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

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

无伤跑终身才是健身跑步的王道

叶晓风

常有朋友说,我不跑步,我膝盖不大好,跑步伤膝盖。其实所有的运动都会引起伤痛,伤痛并不是跑步特有的。健身慢跑带来伤痛相对其它运动概率算小的。要说伤膝盖,跳绳、登山、快走都会。所以笔者认为:如何避免伤痛,是健身跑者要特别注意研究的,无伤能跑终身才是王道。本文主要是想和跑友们交流探讨,怎样才能避免跑步受伤。

我们在每一次跑步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白,自己跑步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跑步是为了身体健康,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为了减肥,保持轻盈的身材,说到底也是为了健康。很少有普通人参加跑步运动就是为了参加马拉松,为了越跑越快。只有牢记自己跑步的初心,才能在日常的跑步练习中,出现不必要的追求,从而造成伤痛。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跑步伤痛,都是忘记了跑步的目的,片面求多求快造成的。

为了避免跑步受伤,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的跑姿是否正确。有人说,跑步谁不会啊?会走路的人就会跑步。跑步每个人都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姿势都是适合长距离长时间奔跑的。普通人一次慢跑,即便五公里,也需要6000到7000步,如果跑十公里,大多数在10000步以上,长期重复一个错误的动作,受伤在所难免。根据动作错误不同,伤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不限于膝盖。

那么怎样的跑步姿势才是正确的健身慢跑的姿势呢?网络上有很多教程,说法上有所差异。我认为慢跑的过程是维持一种平衡的过程:身体站直,直立往前倒,为了使自己不倒地,就需要向前迈步维持自己不倒地的状态。慢跑的过程,就是维持自己前倾的重心不倒塌的过程。在具体表现上为:眼睛平视,腰腹略收紧(有专家说是收紧核心),重心适度前倾;髋部积极向前送,结合腿根主动向前向上迈动;小腿放松,落地时与大腿保持一定的角度,避免伸直;脚掌在重心下方或者尽可能接近重心落地,并在地面轻快“滚”过,在地面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关于脚掌哪个部位先着地,跑界争议很多,有说脚跟先着地,迅速向前脚掌过渡的,有说整个脚掌着地的,也有说前脚掌着地的。我觉得都没错,那是每个人速度和状态不同,所以感受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跑速和状态下,脚落地的状态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为了避免跑步受伤,应该坚持小步幅高步频。小步幅和跑姿是相关的。只有坚持小步幅,才能保证脚在重心下方落地。步幅过大,脚掌落地在重心前方,脚踝和膝盖受力就会变大,受伤的几率就增大。步幅变小了,就需要提高步频来维持一定的速度。现在跑界一致认为180是最合适最经济的步频。但是作为初跑者,不能一开始就追求180的步频,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提高步频会提高心率,对年龄大的跑友来说存在风险。大多数初跑者如果不刻意追求,步频会在150到160之间。初跑者应建立一个意识,就是提速要先提高步频而不是增大步幅,慢慢在实际跑步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步频。一般来说,个子高的朋友,180不到点会觉得比较舒服,个子矮的朋友会比较舒服的步频会超过180一点。

为了避免跑步受伤,要防止求快求多的心理。很多初跑者觉得,跑步就是要快的,看到别人超过自己,不知不觉地会加快速度,导致动作变形,步幅过大步频过高,从而受伤。也有跑者觉得健身慢跑,为了达到减肥的效果,必须距离跑远一点。在还没有正确跑姿养成和一定跑量积累的基础上,盲目提高自己每次的慢跑距离,从而造成伤病。

在这个方面,几乎所有的健身跑者都犯过错误,笔者也不例外。本人慢跑第二年,感觉越来越好,每次跑步距离都在10公里以上。曾有好友提醒我,根据我的年龄和跑龄,跑这个距离太长了,有受伤风险。我没有听劝,因为自己觉得状态极好,十公里根本不在话下。没多久左膝盖就出现了胀痛,只能歇跑四十几天,好在核磁共振检查,伤情不算严重。过后在跑姿跑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听从资深健身跑者的指导,尝试进行了“压心率”跑,同时严格控制每一次跑步的距离,之后几年再无明显伤痛。

压心率跑,就是在自己健身跑步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不是配速,而是自己心率数据。关于“压心率跑”,本人另文再和朋友们交流。

那么究竟跑多快,跑多长距离才能保证安全无伤呢?这个要根据跑者的年龄和运动基础来定。朋友需要们把握的原则是:在跑姿基本正确的前提下,慢慢提升速度和距离。健身慢跑是个人修炼的过程,不能着急。有一定的积累以后,每次的健身慢跑时间在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为宜。随着能力的提高和跑量积累,同样时间的一次健身慢跑,配速会更快,跑步距离会更长,平均心率会更低。几天跑一次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这里笔者推荐佳明运动手表,跑完后会提示你恢复时间,可以作为我们下次何时跑的参考。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慢跑,俗称“佛系跑”。有些跑者比较年轻,或者有较好的运动基础,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跑步水平,参加一些比赛或者跑步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兴趣,那是有一些另外的训练方式的。但是大家都不是专业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的同时,还是要保证无伤病缠身。过分追求运动成绩,让自己跑不下去就得不偿失了。祝愿所有的健身慢跑爱好者,能无伤跑终身,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