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臣张瀚在退休后,写了一本回忆录《松窗梦语》

今天,大鹏就给大家讲一个这里面记载的人生哲理故事:

张瀚考上进士后,按照考试成绩,被分配到御史台上班。

有一次,他去拜见顶头上司,时任督察院左都御史的王廷相。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1)

王廷相没给张瀚讲什么大道理,只讲了自己乘轿时的一个见闻。

王廷相说,有一次他坐着轿子进城,结果半路上下起了雨。

有个轿夫刚穿了一双新鞋,怕把鞋弄脏了,总是找干净没泥的地方走。

可是进城之后,雨越下越大,泥泞渐多,这轿夫一不小心,就踩了一脚泥。

于是,这位轿夫就再也不顾及自己的新鞋子了,随便它往泥水坑里踩。

王廷相感叹道,这做人做官的道理,和这位轿夫的新鞋是一样的啊!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2)

如果扣不好人生第一个扣子,那你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及了。

因此,要常常约束自己行为,做到慎微慎初,这是做好官的必修课。

张瀚听了王廷相的这番话,佩服得不得了,终身不敢忘。

说实在的,这个轿夫由“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故事确实很典型。

很多贪官也不是一上任就变坏的,其蜕变过程,也和故事中的轿夫一样:

开始时“爱惜羽毛”“意志坚定”“大义凛然”,坚拒一切诱惑。

到后来不慎湿了“第一脚”,再到后来“又湿了整双鞋”

最后干脆整个人跳进了泥潭,自此就变得无所忌惮、为所欲为。

而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从“第一脚”开始。

不过今天,大鹏不想说什么廉洁从政,而要说一个孙坚误入歧途的故事。

提起孙坚,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

一大半是靠他爹孙坚,一小半是靠他哥孙策。

否则的话,光凭他“孙十万”那点本事,恐怕吃翔都赶不上热乎的。

扯远了,继续说孙坚。孙坚确实是个人才,十七岁的时候就以智勇双全闻名乡里。

后来黄巾之乱爆发,中郎将朱儁、司空张温等人,都抢着让孙坚过来辅佐自己。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3)

公元187年,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仅用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辖区内的叛军。

为了长治久安,孙坚又和荆州刺史王睿一起征讨了零陵、桂阳二郡的叛军。

因为孙坚出身寒门,又是靠军功起家的武官,所以王睿有点看不起他。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顺便科普一下地理知识。

拜《三国演义》所赐,说到荆州时,大家脑海里一般都会闪现出“荆襄九郡”这个词。

其实在东汉时,荆州只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4)

“荆襄九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剧本中,后来逐渐影响了人们对三国荆州地理的认知。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为了争夺朝政大权,先后死于非命。

结果董卓率军入京,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并掌握了朝政大权。

公元190年,天下州郡,纷纷兴兵讨伐董卓。孙坚跟王睿一商量,咱们也起兵吧!

俩人这一起兵,吓坏了武陵太守曹寅,因为王睿一向与曹寅不和,曾扬言要先杀死曹寅。

曹寅很害怕,心想这是不是要针对我啊?于是就伪造了一份按行使者温毅的公文。

公文中写的啥呢?大概就是说王睿有罪,命令孙坚逮捕并处死王睿,然后上报朝廷。

这时候的孙坚还是忠于汉室的,加之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就被曹寅的假公文给骗了。

有了公文在手的孙坚,不敢怠慢,马上率大军,返回江陵擒拿王睿。

王睿听说有大军前来,立即登上城楼进行察看,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5)

孙坚的先头部队回答,我们征战已久,劳苦功高。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

王睿信以为真,当下传令打开城门,让兵士们自己去库房,看还需要什么东西。

等到大军进了城,王睿才发现了孙坚也来了,不由得大惊失色,忙问:

“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混在队伍中?”

孙坚回答说:“奉按行使者的命令,特来取你的首级。”

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

孙坚回答:“犯了什么也不知道的罪!”

王睿走投无路,只好吞金而死。

等孙坚向按行使者温毅进行汇报时,才发现闹了乌龙,错杀了王睿。

此时的孙坚,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多少年所积累起来的政治资本一下子消失殆尽。

虽然以他当时的军事实力,朝廷不可能派人来治他的罪。

但他的身份却失去了合法性,从朝廷命官变成了叛汉之贼。

失去了汉家归属的孙坚为寻求庇护,不得已就归附了“四世三公”的袁术。

因为张咨是董卓在袁术出奔南阳后任命的太守,属于牵制袁术的势力。

所以,袁术就命令孙坚继续率兵北上,打算借机干掉张咨,独霸南阳。

孙坚引军到达南阳后,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

张咨等人认为,孙坚不过是邻郡太守,无权调拨南阳粮饷,于是对其不加理睬。

于是,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请求他给一点粮食。

三国孙坚开创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人孙坚)(6)

张咨一看,心里更得意了,却不知道孙坚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孙坚了。

第二天,自以为孙坚不能把自己怎么样的张咨,就按照礼节来孙坚这里答谢。

孙坚设宴款待,两人开怀畅饮之际,孙坚的主簿进来,要把张咨抓起来吧!

张咨见势头不好,就想跑。但四周全是孙坚的人,根本无路可走,只好束手就擒。

不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要把张咨军法从事。

就这样,孙坚和主簿,两个人唱着双簧,就把张咨给杀了。

南阳郡的官员大为震惊,从此以后,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不过,孙坚也从忠于朝廷的官员沦落成了袁术手下的第一打手。

有句古语说得好,“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孙坚在这一点上做得就不够好,所以才会上了武陵太守曹寅的当,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果孙坚不误杀王睿,董卓就不会派刘表入主荆州,那样的话,三国历史也许就要重新改写。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松窗梦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