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欧阳修,号醉翁,又称“六一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他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特别是其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天下无人不晓。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可谓情有独钟,恋恋之情在他的作品中屡有体现。他曾与北宋另一名重要的词人梅尧臣交往极好,两人约定,在西湖买田建屋,待年迈居于这里,数年后,终是如愿以偿。

苏轼西湖诗十首(欧阳修这首清明游西湖的词)(1)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欧阳修在清明节踏青游西湖的词《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这首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这一日,颍州西湖的百姓踏春的情景。题目中的“上巳”指的是俗称的“三月三”,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苏轼西湖诗十首(欧阳修这首清明游西湖的词)(2)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清明节和上巳节的时候,西湖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满目望去,都是繁华热闹的景象。诗人没有提繁华热闹到什么程度,令读者不由得展开了遐想。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一定是游人如织吧。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这两句诗人只提“争道谁家”,却是让人立刻联想这要多热闹才会互相争道呢。如果车不多人不多,又怎么会嚷嚷着要争道呢。诗人说,原来是一辆刻着金丝花纹,有着红色车轮的车,从岸边的绿柳下驶过。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游人们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太阳下山了才互相招呼着离去,这时的人们醒的,醉的,无比喧哗又嘈杂。诗人把人们结束愉快一天的场景,写得无比生动有趣,宛如近在眼前。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道路是转弯的,湖的堤岸也有些倾斜,全都是赏花踏春的游人。大家一路欢笑,渐渐远去,一直延伸到城头处,沿途开满五彩斑斓的鲜花。最后一句的“总是花”,充满诗情画意。

苏轼西湖诗十首(欧阳修这首清明游西湖的词)(3)

欧阳修的这首词,角度很是新颖,他把重点放到了喧闹与熙攘的人群,“争道谁家”“醒醉喧哗”“直到城头总是花”,都在说人多的不可想象。诗中没有刻意去说西湖是怎样美的,而是用热闹繁华的样子,映衬西湖的美丽。

这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以浅显的词汇,独特的画面,巧妙而新鲜的写作手法,让每句诗都充满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可以不去近前,就能感受到西湖难以言说的美丽风光,这幅有趣的踏春图,自是让人过目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