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

11月24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公司债权人已经向法院递交《破产申请书》,申请对拉夏贝尔进行破产清算。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

此事一出,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拉夏贝尔曾是多少女孩的青春。

拉夏贝尔曾被称为是“中国版ZARA”,也是红极一时的“女装巨头”。

25日中午就有四十万多人涌进拉夏贝尔淘宝直播间,围观打折准备捡漏薅羊毛。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

拉夏贝尔是否在走鸿星尔克的路线?博关注,求同情,卖情怀从而引发网友的野性消费,起死回生?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

拉夏贝尔1998年成立于上海,曾是一家全渠道,多品牌运营的时尚集团。

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登录A股市场,成为内地唯一一家“A H”的上市服饰公司。

到2017年末,拉夏贝尔迅速扩张,全国门店数量高达9448家。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4)

迅速扩张门店,导致拉夏贝尔成本结构失衡,2018年拉夏贝尔净利润为-1.6亿元。

2019年拉夏贝尔关闭门店2470个,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亏损更是高达21.66亿。

2020年拉夏贝尔退出股市,同年9月,在流动负债达42亿后,拉夏贝尔宣布将线上业务由自营改为“贴牌”,门店减少至427家。

2021年9月30日,拉夏贝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8.9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2.89亿元。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5)

2021年10月26日,拉夏贝尔涉及多件诉讼案件,公司旗下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

公司附属17个子公司股权被冻结。

涉及31项诉讼案件,导致公司4处不动产被查封。

截止到10月28日,拉夏贝尔累计未审结、未调解的诉讼案件58起,涉案金额约5.8亿。

拉夏贝尔平地起高楼时,没有合理规划好他的道路,是集团的失误,根基不稳楼塌是早晚的事。

如今拉夏贝尔已然资不抵债,宣布破产清算是最终的结局。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6)

美特斯邦威

“不走寻常路”是美特斯邦威的经典宣传语。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7)

美特斯邦威创立于1995年,创始人周成建。

因其出生在浙江丽水青田县的小乡村,为了摆脱乡村化,想让品牌洋气一些,所以取名为“美特斯邦威”。

据说周成建在一次加工中不小心将一批西服的袖子全都裁短了一截,他将错就错用别的布料补上了袖子。

没想到一次失误竟然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从而创建了美特斯邦威。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8)

当时的年轻消费者认为花里胡哨的美特斯邦威就是时尚。

周成建更是在2003年以1000万的天价打败了可口可乐公司,成功签约了流量收割机周杰伦,迅速以“年轻潮流”占领市场。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9)

2005年经营收益为9.17亿元,同年建立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

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同时推出高街时尚单品ME&CITY,并请了特沃什·米勒代言,开始走向国际化。

上市后收益高达44.74亿,三年翻了四倍。

周成建及其家族以20亿美元资产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位列第五。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0)

周成建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红利,开始膨胀,认为服装制衣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才是未来服装行业发展的焦点。

于是,他将美邦的制衣和销售对外承包,招揽加盟经销商。

同年门店全国门店有2698家,与同期品牌森马的店铺数量不相上下。

加盟模式让美特斯邦威线下门店迅速开遍大街小巷,大规模的铺货也为日后的清仓埋下了伏笔。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1)

拥有众多加盟商的美邦,并没有建立管理机制集中管理,只要求加盟商每年实现25%的销量增长。

因此导致加盟店只会在意销售额度是否达标,不会在意品牌形象,在参差不齐的经营模式下,让消费者逐渐失望。

与此同时国际开时尚品牌开始在国内扩张,ZARA、H&M、优衣库等,他们以更新速度快,单款数量少,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2)

在这样国际化的快时尚品牌面前,美特斯邦威的缓慢更新不再具备优势。

2010年。周成建凭借着对电子商务的敏感,投资6000多万推出了电商平台:邦购网。

将旗下品牌通过邦购商城售卖,遗憾的是消费者并没有买账。

2010年12月邦购网试运营,2011年9月29日停止运行,不到一年就黯然收场。

2015年,美邦集团再次推出电商社交APP“有范”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3)

为了推出有范APP,美邦以5000万拿下《奇葩说》的总冠名,并在后面的第二季第三季也相应拿下了冠名权。

然而《奇葩说》火了,有范APP依旧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逐渐销声匿迹。

如此大量的投资,2015年美特斯邦威首次出现了亏损,亏损金额高达4.32亿。

2016年胡佳佳接任父亲周成建,以5亿元卖掉一处主做房产的子公司,为公司回血扭亏为盈。

2017年再次出现3.05亿亏损。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4)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2019年美特斯邦威以泄洪般的速度走向亏损之路,连续两年亏损额超8亿元。

为了自保减少损失,不得不抛售资产续命。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5)

2021年3月25日,美特斯邦威宣布坚持使用新疆棉花,登上热搜头条。

引发消费者纷纷叫好,表示支持国货,此后的两周,美邦股价涨幅达到1.5倍。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6)

2021年10月19日,美特斯邦威首次举行国潮大秀,邀请众多艺人为其走秀,希望通过“国潮”复古风再次打响知名度。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7)

“不走寻常路”能否再次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班尼路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8)

班尼路这个牌子最辉煌的战绩应该就是曾经打败过优衣库了!

2003年优衣库第一次进军中国市场,首店就选在了北京,当时的班尼路正处在高速扩张时期,以全国600多家门店的优势击败了优衣库,优衣库的第一次进军失败,默默的退出了中国市场。

当时作为胜利者的班尼路应该没有想到在几年后会成为“手下败将”优衣库的代工厂吧。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19)

1996年,香港德永佳公司收购了意大利品牌“宾奴”。准备趁着回归祖国的机会进军内地的服饰市场。

从而“宾奴”摇身一变,更名为“班尼路”。

进军内地后,班尼路请刘德华,王菲做品牌代言人,顶着“香港光环”高调进入广州,成为年轻人追求的高端品牌。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0)

同时,班尼路为了打开知名度,奠定自己高端品牌的地位,将开店模式定位为直营 加盟。

这样不仅减轻了资金负担,还迅速占领了国内一二线城市。

在他击退优衣库后,班尼路一路高歌,2003年—2008年短短五年将门店扩张到2000家。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1)

班尼路公司创立者之一陈勉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表示,班尼路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航空母舰”。

然而,没想到的是手下败将五年后卷土重来,从此拉开了他退场的序幕。

优衣库老板柳井正在败退中国后,痛定思痛,改变了品牌策略,决定降低价格,走平民路线。

此时的班尼路陷入渠道危机,加盟的模式,让他对终端门店的销售走量掌握不足,依旧大量生产衣服,从而造成库存积压过多。

为了清库存,2008年起,班尼路疯狂开设门店,加盟门槛降至谷底,不再走高端品牌路线。

截止到2014年,班尼路线下门店数量已经4044家,分销商多了,库存压力也就小了,同时品牌形象也崩了。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2)

反观优衣库,从不采用加盟模式,只选择直营模式,门店定位也都在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圈,人流量大,平价路线,款式更新快,逐渐被消费人群接受。

随着网络的发达,消费者不再信任广告,更喜欢社交媒体上的真实反馈,所以大面积投放的广告不再被人注意。

随后班尼路的门店开始逐渐倒闭,六年的时间里3000多家门店停止营业。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3)

最后为了生存,班尼路不得不屈服于优衣库,开始为他代工,据悉,全国优衣库门店销售出去的衣服,10%来自于班尼路的工厂。

达芙妮

中国市场每五双品牌女鞋中,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4)

这个声名鹊起的品牌最初是由台湾人创立的,一个叫陈贤民,一个叫张文仪。

1979年,全球陷入石油危机,当时的台湾经济萎靡不振,陈贤民在金融风暴中失业。

失业的陈贤民有了创业的想法,打算延续家族传统企业“做鞋”。

张文仪是陈贤民的大舅子,有着一手做鞋的技术,陈贤民又有着广泛的人脉,此后两人决定一起创业。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5)

创业初期,二人的发展并不顺利,台湾面积小,市场规模是个定量并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陈贤民开始调研,最终将目光投放在中国大陆

此时正值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市场的前景前途无量,陈贤民和张文仪决定在香港成立“永恩集团”,并且给美国客户做代工。

廉价的劳动力结合上鼓励台商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永恩集团”的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小有名气的代工厂。

同时,陈贤民和张文仪二人决定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内地,1990年创建子公司主做女鞋,取名为“达芙妮”。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6)

当时的中国内地,的确需要自己的国货品牌,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手里相对富裕,消费能力提升,但是可选择的品牌相对较少。

所以“香港女鞋”的这个名号一经推出就万受瞩目。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7)

而且达芙妮推出的品牌理念是:“相信女性的力量”,这句话瞬间收割了女孩的心,成为达芙妮的忠实粉丝。

在90年代陈贤民和张文仪就开始大肆投放广告,广告投入高达7位数。

在品牌理念和广告的推动下,达芙妮做成了女鞋品牌的龙头老大,并且在五年后,成功上市。

随后,陈贤民决定开设零售专卖店,很快大陆刮起了“达芙妮专卖店”的浪潮。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8)

常言道,朋友之间不能合伙做生意,亲戚之间的家族企业更是扯不清。

达芙妮的事业蒸蒸日上,陈贤民长期在外抛头露面享受荣誉导致,主抓技术的张文仪心里就有了不满。

不再甘心做幕后支持的张文仪想抢夺占据主动权,在永恩集团的董事会上争夺话语权,为此伤了陈贤民的心。

陈贤民最后将大部分的管理权给了张文仪,随后带着家人到加拿大养老。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29)

然而,跨界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张文仪的领导下,他不懂得规避风险导致达芙妮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将陈贤民请回,至此,张文仪彻底失去了竞争资本,离开董事会。在离开前提出让另一个妹夫的儿子陈英杰进入管理层。

陈英杰在进入管理层后将核心领导人员由原来的台湾人换成大陆人,目的是要牢牢把握住大陆市场趋势,同时主张走平价路线,做大众品牌。

在调整下,21世纪初达芙妮走上了事业巅峰。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0)

好景不长,达芙妮的发展越来越好,陈英杰也渐渐失去了当时的锐气,开始沉迷于上流社会,整日的纸醉金迷,错失了市场变革期,没有及时的从实体转为电商。

这一失误导致达芙妮从中国女鞋品牌的一线沦为了二流,逐渐堙没在各大网络品牌的洋流中。

艾格

双十一前夕,上海破产法庭的一则消息,让大众再一次看到了那个消失了很久的女装品牌,艾格

曾经的女装大牌,却开始以“全场一折”的姿态低价甩卖,进行破产清算

“双十一”当天该店铺吸引浏览量84000余次、访客数近6000人,成交400余单。经过三天的大甩卖,销量达485件。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1)

又一个80,90后的记忆中的品牌倒下了。

艾格源于1916年的德国,主营内衣和袜子,1928年,艾格连锁店发展到法国巴黎,逐步成为了欧洲著名女装连锁店。

1994年艾格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批进驻中国的海外服装品牌。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2)

艾格当时的定价并不便宜,一件衬衣四五百,大衣五六千,在当时这就是大牌。

1997年艾格在中国的店铺数量为723家,年销售额超过9亿元。

到2014年上半年,艾格全球门店总计为4246家,其中3083家在中国。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3)

随着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并且逐渐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同时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艾格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2015年后,艾格一路低迷,营业额快速下滑,多家店面倒闭。

2017年门店数量已经缩减到2442家。

2020年减至0家。

导致艾格在中国的破产并不是销售业绩的快速下滑,而是经济纠纷。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4)

上海陆洲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曾因加工合同纠纷,与艾格公司对簿公堂。

2018年12月,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由艾格公司支付上海陆洲449.73万元。

然而,艾格并未履行相关义务,上海陆洲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9年3月,因艾格公司名下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最终执行程序被终结。

2019年7月,上海陆洲以艾格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同年10月,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债务人艾格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了管理人。今年3月,破产文书被送达艾格公司。

艾格趁着这次双十一活动重回大众视野,将最后的“作品”留给大众然后转身离开。

拉夏贝尔女装旗下有几个牌子(女装巨头拉夏贝尔申请破产清算)(35)

与此同时,也宣告艾格在中国市场彻底落幕。

最后

这些时尚品牌从繁荣到衰落,也给目前停留在时尚行业的经营者们敲响了警钟。

服装市场规模飞速成长,要想在此行业走的更远,需要脚踏实地,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及时改变策略,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走的长远。

不只是在时尚行业....

如今网络时代发展迅速,稍不努力就会被甩出几条街,要时时刻刻有危机感,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那就好好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