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新华

文:吴秀生、江梅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

经常听到像陈丹青这样在西方呆过的画家说,现在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再从事绘画啦,绘画在今天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人家西方人都是在靠想法玩艺术,绘画已经死亡。我觉得这种观点是消极负面的,绘画永远不会消失,除非人类不存在了。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2)

绘画存在的历史和人类存在的时间一样长,比文字还要早。绘画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无尽的快乐,小孩子一出生下来没有别的爱好,绘画是天然的选择,而成人从事绘画除了乐趣之外,更多的是在考虑他的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

的确现在很多中国学子放弃绘画转向了西方流行的装置、行为等艺术形式,我感觉这不是正确的方向。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审美趣味与价值标准不应该被颠覆与替代。中国绘画永远不会消亡,只能会越来越精彩,因为中国的绘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们应该有强大的内心,更坚定的信念去对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不应该被歪门邪道蛊惑乱了方寸迷失了自我。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3)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4)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还要伴随着战争、瘟疫等灾难,伤害着人类的心灵。人类更需要艺术来抚慰自己的灵魂。绘画就是伴随人类一直存在的最好的安慰剂之一。不能想象人类如果失去了绘画世界将是多么的灰暗和无聊。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5)

在时间的流逝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间所发生的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历史,成为某个时间的当下叙述者口中的过去时态。“绘画已经死亡”这句当年振聋发聩的艺术预言,在摄影术诞生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看来,显然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那个时间节点的艺术史上的一句名言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6)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以来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潮的轮番冲击后,绘画这门最古老的人类手艺,曾经如此辉煌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众多大师巨匠艺术才智的最古典的艺术语言,到今天依然静静的存在着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绘画作为其中的一元,古典时期美术史上那般绘画的黄金时代盛况确实难以再现了。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不同的时代,由于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和身处的语境不同,艺术的目的和任务因此也大相径庭。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图像泛滥、价值多元、时间碎片化的时代,绘画究竟意味着什么?绘画能给这个世界包括给它的创作者和观看者带来什么?绘画的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是过去时代的画家不曾面对也无需考虑的,然而却是今天从事绘画创作并依然希望在这份工作中有所作为的艺术家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7)

我见过身边一些真正热爱绘画的艺术家对色彩、画布以及画室所具有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他们沉迷于形色表现时的确然与偶然,体验着心手相合舞弄画笔时的快感与满足,或轻描淡写或浓墨(油)重彩,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纷繁世界的敏感认知,反复玩味揣摩后倾注画面。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8)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里描述了这样的关系,他说:“我已经努力把艺术的故事叙述成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个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9)

也许正是这些对于绘画的情感,以及对于这些情感的表现诉求,让绘画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具有持续前行的动力和不断拓展、深入的空间,毕竟人类由身体与心灵生发的情感和精神的空间,其深度与广度即便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探索也无法精确地探测和把握。这或许也使得绘画依然保有区别于其它各种新兴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0)

美国艺评家W.J.T。米歇尔《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一书中曾谈到与强烈的情感相关的一个词“欲望”,认为“画画的欲望”不仅仅意味着对一个代表欲望的场面或人物的刻画,也表明画画本身也是欲望的实施,画画就是要把“我们”画出来,而欲望在其中是一种很直接的拉力或诱惑力,正是这股力在图像中留下了踪迹。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1)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生活在“世界图景的时代”,如何让人们身处的现代世界从图景化中挣脱出来,海德格尔寄望于诗歌,将诗歌作为超越现代性、超越作为图景的世界的一个途径。在技术成像越来越快速便捷、图像海量生产几乎占领一切视野的当今社会,绘画作为最古老的图像创造方式之一如何存在?绘画能否像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歌一样具有超越的能力?绘画如何以显现着“我们”的主体性的图像来超越图像,超越已经成为“他者”的、图景的世界,从而在一个泛图像化、景观化时代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自我图像的独立与特性?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2)

是否可以“让绘画回到绘画中去?”,通过“对传统绘画的点线面、平面性、边缘线、空间、色彩、画面结构等的重新梳理配置和组合,赋予其新的内涵”,在“具体的对象”中进行绘画语言、形式以及意义的实验和探索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3)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4)

关于绘画,马库斯·吕佩尔茨曾说“我们始终不能改变的关于绘画的特质是,你要把自己的个体性、独特性传递到画中去。你必须要把一个那么久远的历史和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马克·罗斯科则用疑问的方式给出自己的定义:“艺术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它能洞穿那些平淡的日常生活吗?我们心底的那些原始情感:狂喜、痛苦、欲望、恐惧,正是它们令我们成为所谓的人类,艺术能使我们与它们联系起来吗?”。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5)

绘画本来就是人人都会的行为,但要成为能给他人带来心灵享受的作品最终还是要靠展现出它的艺术性,而不是对自然的如实描绘,也就是说艺术性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存在的形式,是可遇不可求的智慧展现,每一个职业从事绘画的画家都应该将追求作品的艺术性为终极目的。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6)

据说当年毛主席很喜欢听侯宝林说相声,有时同一个段子听完觉得不够过瘾还要他再说一遍,是什么魅力能让日理万机的主席能反复听这段相声?是艺术魅力!它无法言说又令人勾魂摄魄地存在于艺术家的作品中,让听者或者观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给人的身心以极大的满足与享受。试想如果普通人去说能打动主席并且反复听吗?因此,文艺作品的终极目的是要展现出艺术性,同理,只有体现了艺术性的绘画才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从事绘画如果不懂艺术本身的规律是没有入门的。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7)

西方绘画经历了从服务于神到服务于人的文艺复兴的转变,又有从官方沙龙走向民间的的现代主义思潮,他的艺术形态有很多次的变化,这其中有很多有意义的可取的艺术精髓,发展到今天流行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8)

我们对绘画的审美和西方有所不同,对于艺术我们更倾向于写意的、含蓄的美。这也是基于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政治、历史、宗教、文化不同所决定的。但不管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只要能服务于本民族的人民的内心,能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滋养与抚慰就是好的绘画。东西方绘画的发展可以并驾齐驱,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比较好,而不是相互被替代。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19)

东西文化可否杂交?其实,中国画在中西融合中已经杀出了一条血路,中国的吴冠中,西方的后印象派和毕加索马斯都是这么干的。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避免不了。在现实中已经有很多画家的实践证明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比如梵高等印象派画家也借鉴了东方绘画原理,以平涂的方式来画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东方的林凤眠、吴冠中等学习了西方绘画理念之后,成功的将西方的色彩与构成转换到我们在中国绘画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中国绘画形式。

陈丹青说绘画已经过时了(陈丹青说绘画已死)(20)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绘画不会消亡,中国绘画更不会,只要中华文化不断,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趣味就不会消亡,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画将是未来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