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撵“夭风流”后,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有一大段关于晴雯的对话。有人从这段对话里读出了心机:王夫人藏着心机,所以用谎话骗了贾母;贾母心藏不满,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只好在话里话外敲打王夫人。

活到八十岁的老封君,还需要在儿媳面前如此隐忍和委屈吗?要知道,当初贾赦想纳鸳鸯,贾母生气,当场就迁怒到王夫人身上,当着薛姨妈及众多孙子孙女的面,把王夫人好一顿数落。为亲儿子都能当众数落儿媳,有必要为一个下人在儿媳面前隐忍含屈吗?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1)

不过,虽然贾母并没有隐忍含屈,但从她的话里,可以清楚地读出她的无奈。但是,这种无奈不是针对王夫人,而是针对她自己。自认聪明一世阅人无数,却在宝玉、袭人、晴雯三人身上翻了船。她不但看错了晴雯,也看错了袭人,更看错了宝玉

她原以为,被她宠大的宝玉,只会喜欢漂亮且嘴巧的晴雯。没想到,长大了的宝玉,却更喜欢“粗粗笨笨”、“没嘴的葫芦”般的袭人。

贾母把袭人和晴雯同时安排给宝玉,但她更看好晴雯。

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安排到宝玉身边的,晴雯的人事关系直接转到了宝玉那里,袭人的人事关系都依然留在了贾母这边。由此可看出贾母的初心:袭人只是临时调用,晴雯却是长期留用。

这也是贾母的苦心:宝玉太小,需要一个稳重可靠的人去照顾,而袭人从小被贾母培养,贾母深知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是最合适的人选。晴雯十岁才进贾府,为人不够稳重,担不起照顾宝玉的重任。所以,贾母希望在袭人的临时照管下,宝玉和晴雯都能得到成长。最终袭人便可功成身退,回到贾母身边,晴雯则顺理成章上位为姨娘,陪伴宝玉一生。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2)

正是基于这种心思,所以贾母才会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晴雯),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贾母为什么不看好袭人?因为她深知,宝玉和她有着共同的审美,都喜欢漂亮伶俐的丫头,而袭人“从小儿不言不语”,“是没嘴的葫芦”,自然不会讨宝玉的喜欢。

有这样的安排,贾母便以为万事大吉了,坐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谁知变了”,变的不止是晴雯,还有宝玉、袭人、晴雯三人之间的关系

最能体现贾母无奈的一句话,是“谁知变了”。这句话紧跟在“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之后,既表达了她对晴雯的失望,同时也表达她的无奈以及对自我的否定。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3)

谁知变了”,不仅是晴雯变了,整个事态都变了,完全不在她掌控范围之内。

最大的变化是宝玉没有按照她的预想只喜欢晴雯,反而更喜欢她并不看好的袭人。

第三十一回的一个情节,很好地诠释了宝玉、袭人、晴雯三人之间的关系。

先是晴雯不小心“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恰好宝玉心情不好,冲口而出的是对晴雯的指责:“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自己当家立业”,指的是做主母、妻子,说明在潜意识里,宝玉就没想过要把晴雯长期留在身边,而是终究要打发出去配人。

然后是袭人出来劝架,不小心说了句“原是我们的不是”,引发了晴雯的醋意。袭人的“我们”,也是潜意识的体现,在她心里,她和宝玉的亲密关系,达到了一体的地步。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4)

因为晴雯的醋意,吵架升级,晴雯把矛头转向袭人,没想到引来的是宝玉的表态:“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她!

这个“你们”,是对着晴雯说的。宝玉的表态,明确表示了他只看重袭人,同时肯定了袭人所说的“我们”:只有袭人和我是“我们”,你和别人一样,都属于“你们”。

这也说明,袭人的“我们”并非在厢情愿地自作多情,她和宝玉是心意相通的。

宝玉的这个表态,彻底断了晴雯的念想,同时也宣告贾母的安排失败。

“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这是贾母为自己的失算找补。

最被贾母看好的晴雯变得“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不被贾母看好的袭人得到了王夫人“沉重知大礼”、“行事大方”的高赞。贾母对王夫人说,“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这也是一句无奈之语。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5)

有人说,贾母这话言不由衷,其实恰恰相反,她这是自责年纪大了看人不准。要知道,王夫人既是贾母选定的儿媳,也是贾母选定的当家人,如果她否定王夫人,不就是否定了自己吗?

也许有人会问,贾母自责看人不准,不也是否定了自己吗?其实不然,这里有本质的区别。选择王夫人做儿媳和当家人,这是大事;为宝玉选择未来的姨娘,这是小事。儿媳和当家人一旦选定了,不能轻易更换。未来的姨娘还没有成为事实,而且哪怕成了事实,一个姨娘的好坏对家族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贾母肯定王夫人“岂有大错误的”,就表明自己大事不糊涂,只是老了在小事上难免糊涂。

正是为了表明自己在小事上糊涂,贾母又说了一段话为自己找补:

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她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一句“我也解不过来”表明自己也有糊涂看不明白的时候。“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为自己找到了看错晴雯的原因:“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她们”,如果宝玉是因男女之事爱和丫头们闹,那她就应该最喜欢晴雯。晴雯不但长得好,赏心悦目,而且伶牙俐齿,是优质玩伴。但是“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那么不亲近晴雯就情有可原了。

贾宝玉错向袭人吐露心声有何效果 阅人无数的贾母看走了眼(6)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宝玉不亲近晴雯呢?找不到原因,那就当玩笑来说吧,于是贾母说,“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果然,这句话说完,“大家笑了”,这一篇就翻过去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贾母的智慧之处,她善于自我反省和检讨,却又能把反省和检讨在融洽的气氛中表达出来,既不让王夫人为难,也为自己彻底退居二线不再过问家事给出了最正当的理由:我老糊涂了,看人看事都不准确,我还是好好享受我的晚年生活吧。

这也是贾母服老的表现。

相关阅读:

晴雯的主要问题,是进入了认知误区,把预备姨娘当成了正式姨娘

没有请示贾母就赶走晴雯,王夫人的做法,正是对贾母的孝

贾母有多喜欢王夫人?如果回南京,只带宝玉和王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