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1)

林昶佐、洪慈庸前后闪辞“立委”,高潞·以用则遭“时代力量”除名,双方正准备对簿公堂。因为路线不同,“时代力量”内部近来接连几起自爆,大家或许好奇这个党还有续集吗?现在看来2020年恐怕就将全剧终了。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2)

“时代力量”这股新兴的政治势力快速殒落,恰巧发生在柯文哲成立“台湾民众党”之后,但要说柯文哲与民众党是压垮“时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恐怕也不尽然,缺乏核心理念与明确的政治路线,可能更是主因。而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似乎也走着类似的轨迹,“今日时力”会不会成为“明日台民”,恐将牵动台湾第三势力的发展。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3)

“时代力量”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反马”与“反中”力量的汇集,所以一方面延续了“太阳花学运”的能量,另一方面则获得民进党的结盟与礼让。2016年如果没有民进党选择性的礼让,今天“时力”的三席区域“立委”恐怕都将难产。在民进党的帮助下,“时代力量”以更年轻之姿继承了“独派”的路线,也让“台联党”走向尽头。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4)

共同的敌人让“时代力量”可以暂时掩盖内部对未来发展路线的分歧,更可以消弭与民进党可能的竞争关系。然而一旦这个目标消失,存在于“时代力量”内以及与“大绿”之间的矛盾,就无可避免地浮现出来。有人固然因“韩流”强大的压力而希望整合绿营所有力量,但多少也可能贪图“大绿”继续礼让,有人则希望摆脱“小绿”与“侧翼”的定位,而走一条更自主的路线。其实这正好反映出“时代力量”缺乏核心理念,只是因选举利益而结合的本质。于是当他们再次走到选举结盟合作的十字路口时,“挺蔡”和“挺柯”者就只能分道扬镳。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5)

柯文哲新成立的“民众党”也是因选举而生,与“时代力量”稍有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是围绕在柯文哲个人的光环之上,这与“台联党”和亲民党有明确的精神领袖较为相似。台湾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不是没出现过,但是第三势力的存在,除了个人光环外,还是得看两大党领导人的路线与人望。例如2005年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后,能够吸纳跨越宋楚瑜的支持者而成为泛蓝共主时,亲民党自然趋于没落。当两大党缺乏政治明星或虚弱时,不仅党内容易群雄四起,蓝绿之外的空间也会随之出现。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6)

我们从“民众党”成立与后续响应的成员而观,似乎还走不出台北市府的格局,柯市府局处长更迭频繁,也显示柯文哲缺乏“人和”特质。未来在蓝绿高度拉扯之下,能不能号召推满34位让人亮眼的不分区“立委”名单,恐怕仍是未知数。倒是近期柯文哲不断抛出争取郭台铭与王金平合作的消息,甚至表态自己不选2020而更希望推郭参选,其实却暴露出2020一战柯文哲并无胜选的把握。

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未来(从时代力量结局预知)(7)

郭台铭选2020对柯文哲而言,恐怕更像是“败战处理投手”,目的只是希望把政治能量累积至4年后。当然柯文哲也看准明年“立法院”可能蓝绿不过半的新局,期待能够扮演关键少数力量。柯文哲的崛起是在蓝绿间寻找存在感,而“民众党”的成立与发展,也同样寄望在两大党难以过半的格局,这种缺乏核心理念,只在蓝绿间见缝插针,为了选举而成立政党的模式,“时力”的快速泡沫化,恐怕已是最新的借镜。

(作者为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台湾《中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