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发生在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为了叙述的方便,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

挨打

“一米等于几尺?”

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应该没有学过。

但是我不敢说不知道。

如果说不知道,可能劈头盖脸的巴掌就落了下来。

我就信口蒙道:“10尺”

我以为米、分米、厘米都是10的倍数。

所以,有可能1米也等于10尺。

但是,巴掌还是打在了背上,并伴随着严厉的喝问:

“1米到底等于几尺?”

“5尺”我又脱口而出。

这次总能蒙对了吧。

但是,迎接我的是背上更加疼痛的巴掌。

这是我读小学时候挨父亲打的一件事。

从家里出发,一直到走到电影院门口,父亲一直在问我这个问题。

我不记得当时读几年级,年纪应该很小。

从家里一路巴掌不断打到电影院门口,我依然不知道“一米等于几尺”。

当然那天晚上看的是什么电影,我现在没有一点儿记忆,

只记得,自己一晚上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一米到底等于几尺。

我甚至有些恨发明这个公式的人,已经有一米等于10分米,等于100厘米了,为什么还要和尺发生关系。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挨打是家常便饭。

作业没有写完,挨打

作业做错了,挨打

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回去晚了,挨打。

弄丢了东西,挨打。

做错了事儿,挨打。

父亲的脾气很不好,对人很严厉,对我更是要求严格。

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只要看到有叉号。

不由分说,巴掌是少不了的。

年少的我,总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儿。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1)

犯错

估计天底下没有不犯错的孩子,我也一样。

后来挨打多了,犯了错就偷偷隐瞒过去。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

天空飘着雪花,天气非常的冷。

我读小学五年级。

放学后,在班里的煤火上烤了一会儿脚,不想,一只布棉鞋的前面烤糊了。

我不知道该怎样解决。

这时候已经放学,学校也没啥人了。

我急中生智,就拿起一块儿冰,放到了烤糊的地方,但是冰并不能熄灭一直冒烟的棉鞋。

我急得快哭了。

这时候,一个高年级的大姐姐走了过来。

问清我的问题后,说,冰块是无法熄灭火星的。

她拿起我的一只棉鞋走到水管前,拧开水龙头冲洗烤糊的地方。

火星熄灭了,但棉鞋被烧了一个洞,并且被水浇透了,已经无法再穿。

我勉强穿上湿透的棉鞋回到家里,父亲在厨房做饭,趁他不注意,我找到一双春天穿的单布鞋换上,把烧坏的棉鞋扔到了垃圾桶里。

那个冬天很冷,即使下雪天,我也是穿着那双单布鞋。

但我却没有感觉到寒冷。

如果父亲知道我烧坏了棉鞋,肯定逃不了一顿打。

我宁肯冷着,冻着,也不愿意告诉父亲。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2)

缺失的母爱

你可能会问我,挨打的时候,母亲在哪里。

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保护我。

父母分居两地,母亲带着弟弟在很远的另一个城市工作。

我从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母亲偶尔会带着弟弟到我所居住的城市来看望我。

记忆中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每年也就有那么几天的见面时间,所以对于母亲我是生疏的。

记忆中没有母亲的拥抱,没有被人拥入怀中紧紧搂抱的感觉。

挨打后只能躲在无人的角落偷偷地哭。

哭够之后,还要擦干眼泪,不能让父亲看出来。

因为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哭。

我没有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所有的委屈只能自己吞咽在心里。

我越来越沉默。

家里来了客人,我不知如何待人接物。

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所以索性就不开口。

父亲就说我“嘴贵”,

见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又是一阵数落。

后来发展到,家里来了客人,我就马上溜出家门,躲在不远处的角落里,看着家里的客人走了,才敢回家。

我内向、敏感、不善言辞、极度缺乏自信。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3)

顺从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欺凌和伤害, 她就必须学习顺从压迫者,不然可能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在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学会了顺从父亲的要求和心愿。

父亲对我的任何要求,我都努力做到不争辩,不反抗。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求我一定报名参加市里举行的数学竞赛。

我的数学成绩很不好,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参加的。

但我不敢说,硬着头皮报了名。

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照他说的做,而且同意他的想法。

结果可想而知,成绩惨不忍睹。

当然迎接我的依然是一顿狂风暴雨的怒吼和巴掌。

随着慢慢的长大,我知道了父亲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

我就想着一定要在学习上下功夫,成绩好了,可能就会改变他对我的态度。

除了顺从父亲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

我想让他对我满意,为我骄傲。

我开始疯狂地阅读小说,每天放学泡在图书馆里。

初中三年我看了很多书,语文成绩也直线提升,后来,每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数学是我的薄弱项,我买了教辅材料,晚上能不知疲倦地做题到深夜2点 。

就这样,我的学习成绩稳居班里的第一名。

随着我成绩改变的,还有父亲的态度。

我很少再挨打了,心情好像也好了很多。

努力学习成了我改变自身处境的办法。

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我只知道,学习能让我不挨打,能看到父亲的笑脸。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4)

0远离

高中三年,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我没有要好的闺蜜,没有交心的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

唯一陪伴我的只有书本以及书本中的习题。

终于,高考后

我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的高校。

在大学期间,

我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依然没有朋友。

我没有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只能形单影只。

我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而别人都是那么优秀,那么光彩照人。

我的人生坐标一直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之中。

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我很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就在我低迷,消沉的时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高年级的学长,

他高大英俊,风趣幽默,善解人意。

对我特别的关心照顾。

我在心里总是默默称他大哥哥。

因为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爱和关心。

我沉沦到了他的爱中。

很快,我们确定了关系。

毕业后,我来到了他工作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

我习惯性地依赖他,什么都以他的意见为主。

他也会处处为我着想。

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

毕业一年后,我们结婚了。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5)

轮回

结婚后的日子开始是甜蜜的。

原以为逃离了原生家庭,可以过上自己向往的日子了。

但是

我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童年时候。

我随意聊天说的话,他都能给我指出很多错误。

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我好,别人他才懒得说。

他的口才很好,每次都能把我说的哑口无言。

我感觉真的是自己不对。

久而久之,

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我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告诉他我的感受。

我告诉他,我都不敢和他说话,总怕自己说错了话,挨批。

他说:“你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你总觉得别人在挑你的毛病,我指出你的问题,是为了你以后更好。”

想想,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我好像又回到了可怕的童年,每天被指责和批评所包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

记得有一次,他带我和他的一个朋友见面,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坐在他们旁边,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听着他俩侃侃而谈,我一句话都没有说。

生怕自己哪句话讲得不对,他又挑我的毛病。

在回去的路上,他问我,一个下午时间,怎么一句话也不说。

我没有说话,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我们一路上再没有说话。

当车开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

路好像走得不太对,

他把车停到路边,让我问一下,

去某某路怎么走,

我摇下车窗玻璃,

看到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在路边站立,

我就问:“老先生,请问去某某路该怎样走啊”。

老先生很耐心地给我指了方向和行走路线。

倒过谢后,我们继续开车前行。

这时候,开车的老公突然来了一句:

“问个路也不会问,怎么称呼人家的。”

我有些愕然,反驳道:

“南京到北京,先生是尊称,怎么不对了?”

他只是“哎”地叹了一口气,却没有再接我的话。

但满脸写着不高兴。

我的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突然间,感觉到他好像变成了我的父亲,虽然没有打我,但是总是用我什么都不行的眼光看我,指责我。

我又回到了“我不好,你好”的人生状态

在我心目中,他懂得很多,很有能力,也很顾家,都是优点,但是,我又一次想到了逃离,像之前强烈愿望要离开家一样。

但我没有勇气离婚,他很优秀,平时对我确实也很好。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6)

再次逃离

一个偶然的机会,单位有个外派的名额,需要到临省的分公司工作一段时间。

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所有手续办好后,我才告诉了他。

他这次却没有责怪我,而是担心地说:

你每次出远门都是我陪着,你的独立生活能力那么弱,会不适应的。

我说,就当这次是对我的锻炼吧。

他没有再说什么。

我到外省工作后,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上学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让我慢慢适应了新的工作。

由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后来工作调换, 要经常和陌生人打交道,

我有些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和主管一起见了几次客户后,

主管就问我:

我觉得你平时写的方案挺有自己的想法 ,

怎么和客户一见面,就感觉到你很紧张

说话也不多。

我们和客户面谈,就是要多和客户沟通,

让客户知道我们的想法

我知道,与人沟通是我的弱项

从小到大我都惧怕和别人交流。

但现在已经影响到工作,

这个难题一定要解决。

我在线下报了沟通交流课,

刚开始课堂上从不发言,

老师后来直接点我的名字

我不得不当众讲话

我也豁出去了

反正课堂上都是陌生的面孔

即使说错了

也没人指责,批评。

那一天,我开始讲,

讲我的故事,讲我的感受,讲我的困境

不知不觉,说了很长时间

不知道谁带头鼓起了掌,

教室里面掌声雷动。

老师说:

你终于突破了自己,挑战了自己

相信自己,你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工作中,

我也从刚开始的胆怯、羞涩、语无伦次,慢慢的变成了成熟、练达。

能轻车熟路地和人沟通交流。

我渐渐摆脱了童年的阴影,不但在工作中重拾了自信,在人际交往中也恢复了自信。

业余时间,我报名了“成人声乐班”。

每天把练习唱歌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

后来,在公司年会上,一展歌喉,竟然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

我从没有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对你指手画脚,没有人对你横加指责。

我打破了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一道数学题让家长吵翻天(因为一道数学题)(7)

后记

我到外省工作后, 爱人每周末会来看我,

刚开始会唠叨我,家里的卫生不整洁,东西乱扔等等

他在指责我,挑剔我的时候

我不再只是默默的流泪

我大胆地告诉他,

听到他指责我,挑剔我的话

我心里是多么的难受

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尤其是打击了我的自信心

我希望他能看到我优点

看到我的转变。

有一次,

我俩一起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

大家天南海北,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身边趣事

之前,这种情况,我只是一个默默的倾听者

但这次,

我也加入到了大家的谈话之中

后来,我竟然成了谈话的中心

以前由于不太爱和人交流

就把时间全部用在了看书上。

我把看过的书融进自己的谈吐中,

提炼到自己的语言中,

没想到大家竟然被我的话吸引

我成了这次聚会的主角。

我后知后觉地发现

这次

他竟然没有挑剔我语言中的问题

而且看我的眼光也和之前不同了。

慢慢的,我发现,他对我挑剔的话语越来越少

后来,他会听我说很久我的工作,我的感受。

再后来,他说

你变了,变化特别大

你越来越独立了,

而且越来越光彩照人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生了转变

现在是:你好,我也好了

心理学中说: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

独立使我找到了迷失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