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个著名的段子,你一定听说过。

早年,华为入职了一位新员工,小伙子年轻气盛,干劲十足。不仅工作努力,平时还很注意观察,把对公司的所思所想一一记录。

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将自己在公司所发现的诸多问题,写了一份万言书提交给任正非,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建议,他满心以为任总会被年轻人的热忱与智慧所打动,结果却出乎意料。

任正非对这份万言书嗤之以鼻,还说了一句挺损人的话:如果该员工精神上有问题,建议送医院治疗。

后来,这个故事被人反复提及,作为职场新人不知深浅,空谈误国的反面教材。那么,年轻人到底要不要给领导提所谓的“战略性建议”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人物。他已经在我们的文章里出场过多次,没错,他就是三国时代的明星级人物——诸葛亮。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1)

1/5 刘备有没有采纳《隆中对》的意见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才27岁,刘备则是个46岁的中年人,尽管名声在外,其实连块像样的地盘也没有。

刘备早就听闻诸葛亮的大名,远道而来,除了招揽人才,顺便也想掂量一下对方的能耐。于是他向诸葛亮请教当今时势,以及对他目前的处境有何高见。

诸葛亮早有准备,他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推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方略,这就是闻名天下的《隆中对》。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2)

刘备与诸葛亮影视形象

《隆中对》的内容你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刘备必须接受曹操暂时无法战胜这一事实,所以不可与之争锋。

第二,要对付曹操,刘备必须利用南方的荆州、益州(即四川)和东吴这三股势力。其中,荆州和益州可图之,东吴则必须结盟,组成抗曹联合统一战线。

第三,取得荆益二州之后,刘备应以益州为大本营,北出秦川,南出荆襄,从两个方向进攻中原,一旦实现,“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建议,有点像今天商业世界的SWOT分析。把刘备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全部罗列出来,让对方一目了然。果然,刘备听完拍案叫绝。年轻人,以前从没有谁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后面的剧情仿佛正如诸葛亮所推演的。赤壁之战后,刘备相继取得荆州和益州,随后又攻取汉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此形成。最后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大汉复兴的梦想化为泡影。

读到这儿你大概觉得,刘备从此以《隆中对》作为战略指南,指导他的行动和部署,真的是这样吗?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3)

其实,《隆中对》充其量只是刘备与诸葛亮见面时的一道面试题,在后来的实践中,刘备没怎么把它当回事。

何以见得?你只要看看诸葛亮在刘备身边呆了多久就知道了。就拿《隆中对》里最重要的一环——占领益州来说,刘备进军四川,整个过程是庞统与法正替他出谋划策,根本没诸葛亮什么事。

那么,当时的诸葛亮在干嘛呢?答案是:管后勤。

无论在荆州还是后来在益州,诸葛亮主要负责的,都是像粮草、税赋、运输这些保障工作。至于前线打仗,诸葛亮参与的不多。

要不是法正庞统他们死得早,诸葛亮恐怕难有出头的机会。后来,刘备攻打东吴惨败而归,诸葛亮就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孝直,指的就是法正。

诸葛亮作为刘备“首席军师”的形象,是《三国演义》赋予的,为了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罗贯中不惜对他的履历重新做了包装。这从文学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可惜不是历史事实。

2/5 《隆中对》所隐含的问题

很多人对《隆中对》的战略没能彻底实施而惋惜,如果当年关羽能守住荆州,汉室是否真的有望振兴呢?

其实,即使从战略的角度,《隆中对》也是有问题的。

最早对《隆中对》提出质疑的,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就是苏轼的父亲,他不仅是文学家,也是一名优秀的政论家。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4)

苏洵像

苏洵认为,《隆中对》的想法看似合理,但不切实际。他的理由是: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苏洵的意思是,《隆中对》最致命的缺陷,是以四川为基地,这是偏安之举,因为益州易守难攻,别人打不进来,你也很难打得出去。选择益州,就相当于给自己盖了一座牢笼,只能安稳一时,却休想成就大业。

而毛泽东对诸葛亮的批评更不客气,他认为:

其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本身就有错误。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无论毛泽东还是苏洵,对《隆中对》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一点:定都四川。在两者看来,这对蜀汉的北伐极其不利。

苏洵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定都四川的不利之处。他可能从后世蜀地割据政权的失败中发现了教训,于是回过头来指出《隆中对》的失误。

毛泽东的批评则偏重于军事层面。刘备把基地设在成都,最大的问题是战线过长。后来关羽失荆州,正因为蜀地离荆州太远,才导致援军无法及时跟进,永久错失了吞并天下的机会。

著名学者张文木先生在评价《隆中对》时,也批评诸葛亮犯了类似张国焘那样的“逃跑主义”错误,把四川作为大本营,从一开始就错了。毕竟在中国历史上,鲜有从西南统一全中国的案例。四川独特的地形条件,注定其只适合割据政权,却无法依此图谋天下。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5)

那么,刘备该选择哪儿作为基地呢?张文木认为是江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

重庆扼守长江,靠近荆州。对刘备而言,把基地设在重庆,意味着随时可以对外发动进攻。而且重庆多山,作为水路要冲,同样易守难攻。如果刘备当初定都重庆,历史会不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呢?

当然,这一切只是猜测。毕竟我们是站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回望古代的,今人评价三国,采用的是上帝视角,我们已经有大量的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况且,我们也不能把定都四川的责任推到诸葛亮身上。进军四川,这是当时不少有识之士的主意。在东吴,也不乏有类似想法的人。

3/5 鲁肃也提过与《隆中对》类似的建议

后世对《隆中对》还有个误解,即认为它是诸葛亮的独创,其实不然。

在诸葛亮遇到刘备之前,东吴的鲁肃就向孙权提过类似的建议。

《三国志》关于鲁肃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200年,当时距刘备三顾茅庐还有七年,鲁肃曾向孙权提议:

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罚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6)

鲁肃影视形象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一直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下。但历史上的鲁肃,绝对是一等一的谋略高手。

从鲁肃给孙权的建议中,我们已经能看到《隆中对》的影子,鲁肃和诸葛亮一样,认识到北方的曹操在短期内无法战胜,唯有先立足江东,再做长远打算。

另外,鲁肃也发现了荆州的战略价值,所谓“进罚刘表”,就是这个意思。最有趣的是后半段: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所谓“竟长江所极”,就是占领四川。在当时的人看来,长江是从四川一带出三峡,流入华中地区的。所谓“高帝之业”,指的是汉高祖。当年,刘邦也是在获得四川后,为其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那时候的鲁肃多大呢?28岁。你看,英雄所见略同。论谋略,鲁肃丝毫不输于诸葛亮。只是《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拔得太高,以至于他的光芒盖过了其他人。难怪鲁迅会说:“孔明之智近乎妖”了。

但更有意思的是,无论刘备还是孙权,他们对两位年轻人的建议,都只是听听而已。

孙权一直想夺取荆州,但真正占领得等到赤壁之战以后。至于四川,据说孙权曾约好刘备一起进攻,但关键时候,刘备却丢下他自个儿打进去了。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7)

孙权影视形象

论战略执行能力,孙权似乎比刘备还差。难道两位主公都是无能之辈吗?

当然不是,刘备与孙权都是知人善任之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战略本身,而是你即便知道方向在哪儿,若没有实施的条件,照样没用。

鲁肃的构想很了不起,但当时是什么情况?荆州刘表的实力还很强,此人虽然没有进取心,但做一方霸主还是绰绰有余的。益州的刘璋也是,即使孙权想要他们的地盘,也不是说要就要的。

为什么孙权没能做到的事,刘备却能做到?原因很简单,刘表后来病故,四川境内又爆发了叛乱,碰巧曹操赤壁大败,没工夫收拾南方的残局,这才给了刘备以机会。

读到这,你是否发现了问题关键?对于任何战略构想,重要的不仅是内容本身,还有实现它的时间窗口。

不是说你的建议有价值,领导就会马上采纳。也不是说领导不采纳你的建议,你的方案就一文不值。重要的是,就算你的方向与方法都对,若缺乏成熟的条件与时机,你的方案仍不具备实操性。

4/5 给领导提建议的正确姿势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前面举了华为的那个例子。年轻人该不该给领导提所谓的战略性建议呢?

不是不能提,但得注意以下三点:

1、你的建议能否为领导解决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2、你的建议是否考虑过领导的处境。

3、尽量不要提方向性的建议。

如果你冒冒失失跑到总经理办公室,给他摊开一本厚厚的计划书,把关于企业的未来构想一一道来,那么大概率上,你会被领导轰出办公室。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8)

一方面,领导时间有限,没工夫听你夸夸其谈。另一方面,你的所谓建议,对于领导顶多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他手头有大量迫切的任务要处理,你的“高瞻远瞩”,对他基本没价值。

所以,在提建议之前,你必须了解,什么是对领导“既重要又紧急”的事。

我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来看看会提建议的高手会怎么做。

曹操赤壁战败后,镇守荆州的关羽趁机北上,进攻樊城,羽军势如破竹,威震华夏。当时北方人士见关羽势大,纷纷建议迁都,先躲一躲再说。

如果曹操听了这帮人的话,那么是否会有后来的魏国,恐怕都很难说了。关键时刻,有个人站出来说道:“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

这位下属准确看出,刘备与孙权在荆州问题上存在矛盾,刘备做大,对孙权是不利的。更何况,关羽大胜,有运气成分,不必过于惊慌,只要暗通孙权,在关羽背后给他一刀,就能化解樊城的危机。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诸葛亮后来的劲敌——司马懿。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9)

司马懿

司马懿的建议,既挽救了曹操,又能借刀杀人,可谓一箭双雕,扭转了整个战场的颓势。

司马懿献计,选对了时间,抓住了重点,为领导解决了“重要而紧急”的问题的员工,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下属。

除了时机很重要以外,善于给领导提建议的人,还善于抓住领导的小心思,知道他们目前最想要什么。

我们还是以鲁肃为例,前面已经说过,鲁肃是一流人物,能有鲁肃这样的下属,领导绝对值得。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10)

当年,曹操大军南下,群臣忧惧,集体劝孙权投降。孙权纵然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迫于压力,他也无法拒绝。

鲁肃看出了孙权的心思,明白老板在关键时刻需要怎样的员工。

于是,他私下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曹操占领东吴,对大臣而言不过是换个老板,他们该有的还会有。你孙权可就没好日子过了,能不能活着都难说。

鲁肃一席话,戳中了孙权的痛点,也坚定了其抗曹的决心。毫不夸张的说,孙权能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鲁肃有不世之功。

鲁肃的聪明在于,他能够设身处地,从领导的立场看问题。他了解孙权希望什么,担心什么。及时与领导站在同一阵线上,成为孙权的股肱之臣。

5/5 总结

今天我们聊了聊诸葛亮的《隆中对》。现在知道,《隆中对》对于刘备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指出了一个方向,而指出该方向的人也不止诸葛亮一人。更要命的是,从实施的角度而言,《隆中对》也是有缺陷的。

一个好的战略,不仅方向要对,还得具备可操作性。聪明人往往能找对方向,却未必能找对方法。因为任何战略一旦需要实施,就不得不应对各种复杂的变量。对于这些变量,你只有躬身入局才能体会,绝不是坐在办公室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另外,即便目标和方法明确,如果时机不对,照样白搭。就拿孙权与刘备来说,两人都想过占领荆州和四川,但由于时间窗口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命运的不同。

隆中为什么没有两路兵?为什么隆中对不是个好战略(11)

刘备采纳《隆中对》的想法也好,不理会其中的意见也罢。在他后来的决策实践中,《隆中对》的影响极其有限,诸葛亮受到刘备的赏识,不是因为《隆中对》,而是他在大后方的卓越表现,让刘备看到了他的实干能力。

《隆中对》仅仅指出了一个大方向,而刘备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他后来的成功,与其说是遵循《隆中对》的结果,不如说是靠行动,一点一点地接近那个目标。

所以,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从有个大概的方向开始,一边写剧本,一边彩排,一边上演,修修补补,循序渐进,慢慢成形的。

正因为这样,真正优秀的员工,绝不是那种热衷于画蓝图的人。而是能躬身入局,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你就是组织最需要的战略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