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随着经济运行的需要在不断增多,但核电厂的建设质量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发展核电技术的关键,只有保证在建厂时的工程质量,才能在后期的核电厂运行中为社会增加更大的社会效益。在核电厂的建设中,控制质量需要从几个重要的核电施工技术着手,在下面的分析中,将进行重点探讨。

核电工程主要危险源有哪些(核电建设到底有多危险)(1)

1核电技术

除过现在常用到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外,在上世纪初,在一些国家还尝试过用核聚变发电,但由于该项技术还不成熟,一旦发生核聚变反应,很难控制,也就终止这项技术的尝试了。所以,现在所说的核电技术也就是常用到的核裂变技术。核电技术经过了四个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的特点不一样。在第一个时代,主要指在1950到1960这个时间段,当时的核电技术还处于实验验证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建设的核电站。第二个时代,就是在第一个时代之后的二十年里,在得到试验验证后,进入到批量生产当中,在这个阶段中,兴起了一股兴建核电站的热潮,建设出了很多出名的核电站。第三个时代,主要是轻水堆相关技术在核电站的使用已经相对成熟了。第四代,主要是在核安全性能上的研究和实用,怎样更经济地使用核电以及怎样发电,才能使得核废物少,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考虑核电技术的有效利用以及怎样较少核电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已经是核电走向成熟期。

核能发电具有的优点主要有:一、发电效率高。相对于风能发电、水力发电和煤炭发电,核能发电的效率最高,提供的电能效率最高,能为日益增加的城市用电量提供保证。二、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就能发电,这比火力发电更有广阔的市场。三、电力运行更稳定。相对于其他发电方式,核电在供电上更稳定。相比较与其他几种发电形式,核电具有基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巨大优点。比如:使用水发电,水的多少将是发电的最大影响因素,当水量不够或者落差不够时,就发不了电;火力发电必须建立在煤炭量充足的前提之下。反观核电,就没有这些影响因素。

当前,多国都争相最先掌握核电技术,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我国是在世界上核电使用上较早的几个国家之一,现在,核电的开发利用已经是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中的一项基本政策,并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进一步科学地开展核电工作。

2核电厂建造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概述

2.1核电厂建造风险管理

很多人有这样的共识:核电是很危险的,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在前苏联,就发生过核泄漏事件,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很难挽回的。当然,有些人也过于乐观,认为核电在我国使用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意外情况,因此,核电在使用上不会发生任何意外。这两种认识都是偏颇的,只有管理到位了,将核电在运行上的各种意外情况控制好,才能将意外发生的概率基本降到为零,因此,就需要对核电项目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由于诸多因素,我国在风控这方面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评估体系,加上专业人员的欠缺,因此,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基本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大兴核电厂建设中,一定要重视以上的几点不足之处,成立专门评估风险的部门来,由这些部门来进行专业评估核电厂的风险,加强核电厂从建设到后期运行管理等一些列的活动;还需要加强专业评估人员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来满足评估工作的需要。做这些工作都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角度着想,因为安全无小事,特别是核能,万一发生泄漏,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这是需要重视和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

核电工程主要危险源有哪些(核电建设到底有多危险)(2)

2.2核电厂建造质量管理

在我国核电厂开始兴建之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规定,只是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核电厂施工准则,还有一些质量要求,在后来,随着这个行业的管理不断加强,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行业规定,随着这些规定的陆续出台,为我国核电厂的科学合理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现行的行业法规主要是:一、核电站质量保证规范HAF003,该规定主要是从核电厂的施工质量上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也是核电厂在建设中必须要遵守的一项规定。二、GB/T19000,它是在施工标准上给出具体的执行标准,给建厂的施工员提供参考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核电站质量保证规范HAF003的是强制性标准,而GB/T19000为推荐标准。因为一个是强制性的,而另一个只是推荐实施的,所以,在质量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这两个标准制定的初衷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核电厂的建设标准,明确使用哪一种执行标准,不可时而执行这个标准,时而执行那个标准,这样容易造成施工混乱,不利于统一管理。

3质量保证分析

3.1保证核电厂工程质量的作用和目的

建设核电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并投产,如果在建厂时,并没有注重质量关,在使用中一旦发生核泄漏甚至是核爆炸,这给核电厂周围的群众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也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特别是电能的使用和环境的保护,如果出现了突发事故,电厂周围的供电必然中断,给生活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果是核泄漏,对环境的破坏很多都是没法恢复的。因此,一定要在核电厂的建设中和使用中,加强质量监管,保证核电厂运行正常的同时,也能让公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方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核电工程主要危险源有哪些(核电建设到底有多危险)(3)

3.2核电厂质量保证责任体系

(1)质量保证的责任是重点

施工单位必须承担施工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必须在建设中,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明确出来,让施工方的责任领导签订施工知晓书,让他们明白核电厂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旦出现施工问题,肯定是会依法追究施工单位的领导的,不可能放任劣质工程在核电厂存在。

(2)营运单位必须保证后期运行中的监管责任

营运单位必须在核电厂的后期运行中发挥监管责任,从内部监管到外部控制,都不能留下监管死角,两个监管方向都不能放松,不能因为只重视外部因素的监管而放松了内部监管,要知道,很多行业中的监管不严是出现在内部。在监管中,要落实监管责任,不能直走形式。

(3)核安全责任

国家核安全局是核安全管理的总部门,在核安全局的总体领导下,在每个核电厂成立监管本电厂的安全管理部门,对本电厂的安全负责,对在建设中的每种施工材料到施工人员的管理,再到每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细节,都需要落实监管。

核电工程主要危险源有哪些(核电建设到底有多危险)(4)

4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

4.1理论和方法

本文采用概率基本分析方法,结合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和可能性、频繁性、后果(LEC)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分析。通过D=LEC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在计算中采取的是一种半定量的特殊计算方法,对影响D的三个因素通过取不同的值来计算和评价D的具体数值。二、采用这种方法对评价者的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只有具有足够经验的评估者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三、这种方法具有实用性,应该扩大范围使用。

4.2确定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风险R值,可分为5个等级分级标准。I级:R的范围为32~45,红色预警风险;II级:R的范围为18~30,黄色预警风险;III级:R的范围为12~16,需关注风险;IV级:R的范围为7~10间,一般风险;V级;R的范围为1~6,可忽略风险。

4.3建立风险识别模型

有了这个模型,能够较直观地发现几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各种关联。

4.4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

通过风险事件信息收集,运用专家评价实现。以调查问卷方式,根据概率和重要性分级表确定风险因素的等级,从而计算得出定量的风险R值。

4.5风险应对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风险制定合理的分级处理预案。

5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

5.1质量管理体系认知不足

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但往往只有少数质量管理人员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多数员工及施工人员对其却不够熟悉或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过程中违反体系要求,凭经验施工。并不能因为赶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

5.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足

核电施工并不同与普通的施工,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一定要让每个施工参与者都知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因为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中一些不起眼的施工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在竣工后的使用中出现状况。

5.3核安全法律意识淡薄

在核电管理上,我国的部分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核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核能如果利用不当给人们会带来多大的危害。他们并没有法律担当,很多人认为一旦出现问题,那也是国家的事情、核安全局的事情,自己只是从业者,不会担当什么责任。这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想法,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对这些思想散漫的管理者敲响警钟。

6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6.1强化核安全文化

在管理中,需要对核文化加强宣传,对核反应的整个文化背景以及核危害等方面加强宣传,在管理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强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6.2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

材料的管理是关键,但很多施工现场却恰恰忽视这一点。对采购回来的材料,需要做几个处理:一是没进场的材料不合格的处理。这种材料坚决不能进入施工场地,而是直接退回。二是已经场地的材料不合格的处理。对这种材料,不要做好记录,并查找材料的来源,并做好后期的清理工作。三是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的正常管理工作必须加强。

6.3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1)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分析

①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落实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明确施工目标等。

②施工图纸的审核和技术交底环节必须落实好,这样才能在实际施工环节进行顺畅。

③沟通渠道畅通。在很多技术环节以及部门之间的施工交接工作,需要加强沟通,才能避免施工中断。还有,如果设计环节出现不周到的地方,需要各部门相互协商,直到施工方案合理修正。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①加强施工抽检力度,对正在施工的项目,需要跟踪检查,这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上的不足,并能及时整改,避免在施工后期发现,但返工难度加大的问题。

②加强每个施工工序的监管。每到施工工序,不仅都有先后顺序,而且在各个工序完成之后,只有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后面的项目施工,一旦发现前一个工序存在瑕疵,必须进行整改。这就需要质检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每个工序的施工情况的统计和监测力度。

(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

6.4做好调试质量控制

(1)完善调试组织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在调试组织机构中设立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质量控制主管等质量管理岗位,明确调试质量管理职责;选用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扎实的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化调试队伍;科学的策划和编制调试质量管理程序。

(2)重视风险管理调试准备期间,分析调试工作任务,找出风险点,做好有效的预控,准备安全防护措施;在调试班前会上将调试项目中风险点告知所有参加调试的工作人员并签到,确保参加调试人员的精神状态良好,能够胜任当前的调试工作。对于重大调试试验项目,需要编写重大调试试验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重大调试试验方案和程序组织开展调试工作。

(3)严把调试过程质量控制,对不同的核电调试项目采用质量控制分级管理。调试质量控制工作由如下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流程:(a)编制调试质量计划;(b)由试验负责人同时执行质量计划和调试程序;(c)核电站内部的调试质量管理人员对调试过程的管控,同时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监督站对核电调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d)对试验结果符合程序验收准则要求的调试试验项目准予放行;(e)如有需要编制调试质量监督报告;(f)关闭质量控制工作。定期开展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对调试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

核电工程主要危险源有哪些(核电建设到底有多危险)(5)

总结: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研究是核电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工程师和学者结合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在国际标准条件下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的理论及趋于完善的实践方法。核电工程质量管理风险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发现质量管理问题、寻找改进对象以及提高工程质量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