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寓意深远,可以说到什么时候都是真理。无论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朝廷大堂,还是现在的公司职场,同样的故事一遍一遍的在重演!这就是人性,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利益最大!

这句话最早出自《史记·越世家》。范蠡即行逃走,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王国的宰相文仲,信上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这也说明了,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文武大臣,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首先你是一个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适用于每个人!

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1)

今天再说一个例子,就是康熙年间的周培公!

他也是出身寒门,明末清初的时候出生在湖北。自幼父母双亡,但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得到了康熙的好友伍次友的赏识并推荐给康熙。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和超强的政治才能迅速得到康熙的重用。在为朝廷平叛上立下了绝世奇功。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劝降王辅臣。当时王辅臣拥兵六万,别看小小的六万,但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来说,这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况且王辅臣当时所处的地理优势,南可重击吴三桂,北可直取清王朝的心脏。因此,王辅臣可以说是康熙和吴三桂这架战争天平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砝码!

双方都在极力拉拢他。这个时候周培公展现出他的胆识和智慧,为朝廷和平劝降了他!正当他准备对吴三桂致命一击的时候,康熙对其起了疑心。

周培公不愧是一个政治家,他早已洞察了康熙的内心。他明白,第一他周培公是汉人,在当时崇满抑汉的潮流下,不会走太远;第二,他现在也站在了鳌拜的位置,身为抚远大将军,拥兵百万,已经威胁到康熙的皇位了。

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2)

所以,他不想走鳌拜的老路!即使他没有这个野心,但架不住康熙身边小人的谗言。因此他选择奉旨回京,虽然没有锒铛下狱,但从此十一年被康熙冷落!等到康熙想起他的时候,周培公已经力不从心了。

这只是历史的一个缩影。那为什么有的人明知道是这种命运,还要走这条路呢?因为人生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需要有追求有理想,活的精彩才是目的。

有的时候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关键你要抱着享受的心态去过你想要的生活。人这一辈子到最后还是都会两手空空的走,不论你是乞丐,还是富豪。但他们结果虽然一样,人生经历却是大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