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1)

皮影戏是中国影戏的一种。皮影戏通过演员操纵皮影来表演,故皮影戏可说是「以声带画」。因为皮影的影偶人物不能表达感情,加上影偶的关节简单,难以做到较复杂的动作,所以皮影戏以唱白及雕刻细致、复杂多变的脸谱及头饰等,来表达人物的身份及思想感情。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2)

除了作为一种观赏的民间表演艺术外,皮影戏的影偶及场景本身已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虽然皮影戏在近代曾历尽浩劫,大部分的戏箱均因战乱及时局动荡而遭毁,但流传至今仍有不少清代的皮影精品,是研究皮影艺术弥足珍贵的重要文化财产。

影偶的头部造型分为脸谱及头饰两部分。

脸谱造型十分丰富,色彩缤纷夺目,藉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有观赏价值,兼具装饰的功能。如陕西皮影脸呈方形,雕刻细致而精密;四川皮影的雕刻设计受传统川剧影响颇大,如成都灯影的头部前额突出呈弧形,下巴曲而圆。

影偶的头饰以帽饰为主,分冠、帽、盔、巾等。皮影影偶的帽饰是用以区别人物的身份、官阶、出身等,如冠有龙冠、凤冠、荷叶冠;帽有罗帽、员外帽;盔有高盔、帅盔;巾有八卦巾及方巾等。此外,影偶的胡子也体现了人物的年龄与身份,如一字髯、苍满髯及八字髯等。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3)

至于戳子方面,有龙袍、蟒袍、官衣、褶子、铠甲、旗靠及仙衣等。皮影的基本服饰与戏曲服饰相同。如蟒是将相的官服,分男蟒及女蟒。男蟒雕九条团龙,女蟒雕有丹凤朝阳等图案。靠是将士穿的铠甲,分硬靠(身后有四面小旗)、软靠(没有旗子)、神靠(雕有天衣飘带)等。

场景方面,因受影幕的限制,只能采平面空间,但却能以半侧透视呈现了三维立体结构。另一方面,皮影亦可同时雕刻出一出戏的一个场景,包括人物、道具及布景等。常见的场景如亭台楼阁、庙堂寺院、山石花木及金殿朝房等。

影偶的结构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4)

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南系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灯影身高60-80厘米,个别高达1米,中灯影40-60厘米,小灯影24-30厘米。成都灯影全身共分14关节:帽、头、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头子可插进脖项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连结。一个穿戴整齐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头作一段,统称「帽子」(北方称「头荏」),衣履共作一段,统称「把子」(北方称「戳子」)。

中国皮影关节灵活,在优秀艺人操纵下,行坐顾盼,端带撩袍,舞刀挥剑,驾雾腾云,打斗驰马,出神入化,令人叫绝,扮演种种传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净、丑、神、佛、灵、怪、兽种种难以想象的影窗形象,成为驭物为灵的艺术。

皮影制作五部曲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5)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6)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7)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8)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9)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10)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11)

皮影戏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