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家大潘就是开这个集材拖拉机的,可危险、可遭罪了。”威虎山雪村新建了木材生产展示体验区,将林业伐木时期的生产机械和工具集中展示。每当胡秀英看到这些生产工具都会触景生情,回想起以前伐木时代的艰苦生活。

让改革的春风叩响林区的幸福门(让改革的春风叩响林区的幸福门)(1)

让改革的春风叩响林区的幸福门(让改革的春风叩响林区的幸福门)(2)

经济视野网3月5日电(本网记者 赵洪军 特约记者 刘丽丽) 红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吉祥的窗花将白雪覆盖下的林家小院装扮得喜气洋洋。黑龙江省柴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威虎山雪村“大潘客栈”的女主人胡秀英穿上自己缝制的花棉袄,笑盈盈的推开房门,迎接崭新的一天。这是全国两会前夕,记者专程赴黑龙江采访林区全面禁伐后林区职工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时看到的景象。

“别看进入了三月份,我们威虎山雪村的雪还是这么厚这么白。今天有几个摄影的朋友要来,刚才发微信,嘱咐我穿得喜庆点儿,一会儿好拍照。”胡秀英一边跟记者说话,一边忙活着把冻好的猪肉、羊肉、山野菜拿出来,预备午饭的食材。大门前三块“摄影创作基地”的牌匾证明了摄影人对这里的青睐。她说,上个旅游季杀了两头猪没够用,这个冬天就多储备了笨猪肉,自家养了几只羊和几十只森林鸡,春天采的山野菜,秋天采的蘑菇,足够一个旅游季的消耗。

“当了一辈子的山里妇女,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我是知足了。”五十多岁的胡秀英自从2013年开办家庭旅馆,借着威虎山雪村旅游的风生水起,游客不断,生意红火,收入逐年增加,冬季两三个月、四五万元的收入让胡秀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坚定了信心。

“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一点儿也不假。卫星林场四面环山,气候特殊,十月份开始飘雪一直到来年三、四月份,以前我们林场的人都围着大木头转,男人冬天出去伐木,女人在家提心吊胆,下雪的时候更是犯愁,雪大的连门都推不开,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这雪要是能变成钱就好了。现在梦想成真了,就像新闻报道里说的那样‘白雪变成了白金’。游客来了都说我性格好,爱说爱笑,那是因为我心里高兴呀。”

热情好客的胡秀英这几年不仅收获了财富,结交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成为好朋友,而且受到了各家媒体的关注,成了频频上镜的“名人”。上过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央七台《乡土》、《美丽中国乡村行》节目,接受过各级电视台、报纸、网站的采访,胡秀英因雪村而有了名气,“大潘客栈”也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现在好了,木材停伐后,林业局扶持林场发展生态旅游,卫星林场变成了雪村,林场职工春季造林、夏季抚育、冬天从事旅游服务,家家都有奔头儿。大潘在雪场当起了陪滑员,工作就是玩儿,玩儿就是工作,安全稳定又心情愉快。两个女儿虽然嫁到了外地,但一到冬天旅游旺季女儿和女婿都赶回来帮忙,一家人共同经营家庭旅馆,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我呢,更是开心,游客来了拉着我又唱又跳,自己都感觉年轻了。”胡秀英拿出手机给我们翻看照片,每一张都喜气洋洋,绽放笑脸。

胡秀英说:“别看我是山里人,我最关心国家大事了。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觉得这个‘新时代’对我们雪村人来说特别有意义,那就是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的新时代。”胡秀英说,2018年,她有一个想法,想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尝试发展夏季“康养旅游”,联合雪村三十多户家庭旅馆,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新的一年,满是幸福的期待,“我们一家赶上了好时候,搭上了冰雪旅游的快车,捧上了“金饭碗”,吃上了生态饭。心里就盼着威虎山雪村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自家的小旅馆越来越火,林场职工越来越富。”胡秀英身上散发着林区妇女的善良纯朴与美好,让人感到暖暖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