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贾浅浅事件怎么看。我只能无奈地回答:“林子大了!”。

但是,这个“林子大了”,不是专指贾浅浅,还有媒体、作协、吃瓜群众、以及司马南们……等等吧。

这些都是林子大了的鸟。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1)

先说贾浅浅

看其照片感觉她非是婉约、温良的“民国女子”,而是性格跳脱、无羁的“豪放女”。不知是否是这样。如果是,她写“屎尿诗”就不以为然了。

写就写吧,“或可自赏,莫付流觞”也就罢了,可偏偏一炒再炒、一火再火。但是其中缘由、背后内幕,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也可能当事人都未必尽知。做为事外人更是说不清的。真相,只有天知道。人在做,天在看。

贾浅浅作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无论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书房的浸染,我相信她的文学造诣和鉴赏水平都不会低,还会高。

于是找来一首贾浅浅的短诗,写得如何,这里不作任何品鉴,人们自己去读、去见解、去评说。

《朱鹮》,作者:贾浅浅太阳照亮山坡的时候,飞来一只鸟。那是一只朱鹮,落在乔木的金冠上。它凝视着水面上的太阳,像朝圣者望着恒河。

人们所看到的和了解的,只是媒体想让人们看到和了解的,媒体再进一步引导人们这就是全部。

我说,媒体在制作盲人摸象。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2)

再说媒体

“或可自赏,莫付流觞”。

为什么贾浅浅的“屎尿诗”就付与流觞了呢?这不得不说一说媒体:不良的媒体和媒体的不良。

不良媒体:专门挖掘个人隐私和某些阴暗面,只为吸引眼球、获得流量,最终是为了金钱。像毁掉文章、马伊琍家庭的某娱乐周刊,可谓用心险恶,狗仔至极。

媒体的不良:本来可以过滤掉的、不必上到版面的东西,却被大大地渲染了一番,而其真正的东西却被忽略了,甚至隐藏了。向把余秀华渲染的只写“睡你”和“阴毛”,但余秀华的诗集里根本没有收录这些诗,因为那是“莫付流觞”的。

现在,不良的媒体、或媒体的不良,又红红火火的渲染出了一个贾浅浅,只会写“屎尿诗”的贾浅浅。

当然也不可否认,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良的自己或自己的不良。不然不良也不会找到你身上。

当然,还有媒体监督者的不良和不良的媒体监督者。

当然,还有吃瓜群众的不良和不良的吃瓜群众。

总之,这是一个媒体的时代,也是一个不良的时代。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3)

三说吃瓜群众

作为群众围观、看热闹,这正常。但是一味地瞎起哄就不良了。瞎起哄不同于发表看法和意见,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吃瓜群众的不良,也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和积怨。这些不满和积怨恰好被媒体找到了发泄口,媒体也有了大肆利用吃瓜群众的不良的机会。于是,热闹就来了,就火了。

借此,不良的吃瓜群众大展拳脚,蹚浑水、蹭流量、混脸熟、赚粉丝,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如鱼得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好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于是便有了:

浅浅的笑浅浅的尿

送给作协当饮料

作协会意地一笑

直夸浅浅尿得妙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4)

四说作协

中国作家协会的加入是有条件,尤其是对申请者的文学成就有硬性指标的。比如: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不少于30万字(诗歌按10行1000字计);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独立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少于3部,至少含2部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等等。

当然,这些条件取其一即可。

就贾浅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事,作协回应:系按程序进行。我相信。

我还相信贾浅浅加入中国作协的文学成就的硬性指标肯定没问题。因为她在国内期刊发表作品肯定没问题,哪怕一般般的作品也比别人写的好的作品容易发表,因为她拥有着著名作家的爹的光环和人脉。

现在的期刊,尤其是所谓的国刊,上刊主要是人脉、和美女。不良的主编造就期刊的不良。

投稿?别天真了,更别傻了。

当然,人脉 好的作品,也是没得说的。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5)

最后说说司马南们

每每有事件,便总有一些自诩正义的人出来发声,我称他们为“司马南们”。

我并不反对司马南,也无意诋毁他。我只是想说司马南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他后面是一个团队,甚至还有利益集团。他需要养活团队,他还要看幕后老板的脸色。不是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需要他说什么才能说什么。

所以,司马南们自诩的正义是被包装了的,是带有功利目的的。当然,为他们快语直言、和一部分真话点赞也是对的。但是,别太相信他们,别“铁粉”他们。

在贾浅浅“屎尿诗”上,那些所谓正义的、道德的、讲真话的司马南们,有几个不是别有用心、有几个不是另有目的、又有几个不是有所图呢?

人心不古。

此风不可长。

2022.8.31夜 于静虚斋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6)

人间遗事贾浅浅(江湖散人)(7)

作者简介:江湖散人,本名王振,字祖兴,号江湖散人。石油工人、河北作协会员、河北网络作协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常年浪迹荒野,不知都市繁华,不明世俗流年,只求心灵的完美,思想的自由。中学时开始发表诗歌,散见于国内报刊、诗刊,有诗获奖,有诗入书。曾十年未写一字,只醉心读经。著有诗集《爱你,以一世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