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综述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春分那日无意间翻到了陆游的《沁园春·粉破梅梢》,拜读后所写。赏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为赏析和总结。文章从这首词的来历,作者的概况等处入手,从现代人的角度对词进行了翻译、评说和赏析。对陆游成就很大却不受重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赞赏了他驾驭文字勾勒春天的能力,并对他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表达出深深的敬意。

关键词:陆游 粉破梅梢 诗坛领袖 收复失地 主战派

一、开篇

大家好,今天我要赏析的是陆游的《沁园春·粉破梅梢》。陆游生活在金兵南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举国动乱的时代。他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事业,但却未果。这首辞139字,借景喻情,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有心抗金,却请缨无门的愤懑和痛苦。今天我就来拆解这首传颂近千年的词。

二、此词来历

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4年)十月,陆游因主战而被罢官贬职,此后两年时而蜀州,时而嘉州,席不暇暖又改调荣州任摄知荣州事。任处均是极为荒僻之地,官位不高,且为闲职,权事无多,来去匆匆,无所作为。与两年前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壮怀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昂扬向上的意气相比,此时的他,情绪低落到极点,只好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寄情于山水,以赋诗作词表达自己的复杂情绪。

陆游在荣州任职仅70天,却写下诗22首、词10首,主要有《入荣州境》《来牟镇早行》《初到荣州》《城上》《西楼夕望》《醉中怀眉山旧游》《登城堂晚步》《客中夜寒戏作长谣》《高斋小饮戏作》《太液黄鹄歌》《自唐安徙家来和义》《东山》《龙洞》《虎洞》《乙未元日》《别荣州》《蓦山溪•游三荣龙洞》《好事近•寄张真甫》《水龙吟•荣南作》《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桃园忆故人•并序》等。 《沁园春·粉破梅梢》就是当时的作品之一。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1)

这里说说宋孝宗赵昚,赵昚是宋朝的第11任皇帝,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上位到宋孝宗赵昚接位,200年内大部分时间边境都不太平,不是契丹就是金国,总有仗在打。赵昚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抗金情绪特别激烈,他处理了秦桧,给岳飞平了反。但此时的南宋已是国力不足,且在军事上没有可堪一用之人,无奈之下与金国签了“隆兴和议”,放逐了一批包括陆游在内的主战志士。而后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使国家逐渐稳定强大,南宋在他的治理下走向了阶段性的繁荣。

三、作者概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曾参加礼部考试,考中,却被秦桧黜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官至宝章阁待制。宝章阁待制就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应酬诗文,没有什么实权,从四品。晚年退居家乡。一生的信念是收复中原,妥妥地主战派成员,因此不受重用。

陆游一生经历了宋朝四代皇帝,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除了宋孝宗有点建树以外,其它的后世评价都不太不怎么样。宋高宗重用秦桧杀了岳飞;宋孝宗给岳飞平反转向经济建设;宋光宗昏庸无度怕老婆;宋宁宗最后向金国称臣进贡。陆游活了85岁,其中高宗期37年 ,孝宗期32年,光宗期5年、宁宗期11年,经历这样的年代,算是生不逢时吧。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以诗的成就为最,是南宋的一代诗坛领袖。据古诗文网统计:全部的诗和词有10456首(也有人说是9346首),其内容极为丰富,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辞风格时而雄浑豪放,时而清新典雅,但贯穿的主线是忧国忧民,气吞残虏的爱国精神。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2)

传世之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

他与表妹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至今被传唱,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写尽了陆游的心酸、眷恋和无奈。

四、总述

《沁园春·粉破梅梢》写的是满眼裹不住的春景,表达的却是浓的化不开的为国担忧的情怀。正是这种一心要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愿望,奠定了陆游成为爱国主义诗人的基础。

五、解词

1、原词

陆游 沁园春·粉破梅梢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

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

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

看故人强半,沙堤黄阁,鱼悬带玉,貂映蝉金。

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

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2、译文与评说

沁园春·粉破梅梢译文

梅枝上粉红的花苞绽放,绿地上萱草的嫩叶拱动,啊,春天来了。

慢慢放下遮门的珠帘,找出筇竹做的手杖,我们去郊外踏青散步。

外面的冰雪融化了,河中的鲤鱼奋力的跃起。

天气回暖了,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

美丽的大自然一片生机盎然。

荔枝郁郁葱葱疏密有致,竹枝袅袅婷婷婉转哀怨,

面对着如此美景,我却心境难平,含泪饮下一杯浊酒。

久久地靠着栏杆,环视江河山川,不禁哀叹它们面貌依旧变化缓慢,

然而岁月却似骏马急驰,飞奔而过。

山还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人却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意难平的原因是,曾经是一腔热血满心报国的自己,

如今头发都白了,可还一事无成。

看看原来的朋友们,个个穿金带银加官进爵,功成名就。全然不顾国家统一与否。

而象我这样不求个人利禄,一心思想收复河山的人,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

只落得万里凄凉流落异乡,这份心里的痛能与谁说。

在裹着春天气息的东风里,驻足眺望还在沦陷中的长安,

灞桥边的如烟翠柳,只有你们懂得,我是多想把你们收回国家的怀抱。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3)

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粉破梅梢》赏析 第二部分

一、赏析

这首很美的词是陆游51岁时的大做。总体来说,上阙写景,下阙抒情。

开篇“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写花艳草绿,“破”、“动”二词,惟妙惟肖的表达了梅枝开花,萱草拱动的情景。大自然生机盎然,一片活力,春天来了。

“渐珠帘低卷,筇[qióng]枝微步”,写人们掀起珠帘要走出屋门去踏青散步,为什么要带筇竹做的手杖呢,我认为一是为了走路助力,二是为了驱赶蛇虫。

“冰开跃鲤.林暖鸣禽。”写的是最能体现春意的两大实景:河水和丛林。

冬日里寒气袭人,凝水成冰,春天到江河解封,冰融水流,水中的鱼儿兴奋地破冰跃起。天气转暖了,林子里的鸟儿高兴的舞着跳着、叫着唱着。好一幅动感春景图。在这样的画面里漫步,心情该有多美呀。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是用来承上启下的句子,荔枝郁郁葱葱疏密有致,继续的是盎然春意。竹枝袅袅婷婷婉转哀怨,则是双关语,上承荔子为景,下接竹枝为情。竹枝指的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刘禹锡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德宗贞元年间人士,曾官拜礼部尚书,任职间因触犯了大官宦的利益被久贬远荒,遭贬时节效仿屈原的《九歌》创作《竹枝词》。陆游与之有心灵上的共鸣。《竹枝词》用词精美含思宛转,由此引出了“浊酒一尊和泪酌”的伤感。

陆游用花草、游人、鱼鸟、林木做铺垫,用竹枝做引子,很自然地带出了和泪酌的心事。

“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是说他本人,手持酒杯,身依栏杆,看山川起伏不变,河水奔腾不息,而属于自己的时光 却似骏马飞驰,转瞬即逝。"冉冉”、”骎骎”一慢一快相对而出,触发了词人的哀叹:山还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人却却经不住岁月的流逝,年华不再了。

上阙写眼前实景,陆游用粉破、绿动、微步、冰开、林暖、跃鲤、鸣禽等词构勒出了一个动态的春天,让人徜徉其中不愿离去。而从“竹枝哀怨”起,景中带出了情,拥有好山好水好景,却时而含泪饮酒,时而捶胸叹息,开篇挺欢快的一首词,到这里变的沉重了。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浸”。为什么会哀叹呢?原来为抗击强虏北望中原,年轻时身为一介文人的陆游曾投身军旅,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报效国家,那知道世事竟会如此艰难,一直到鬓发如霜垂垂老矣,山河依然破碎,故土仍未收复。全部的企盼、所有的付出都成了一场空。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书愤》中所写“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霜鬓已先斑”。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4)

书愤

“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看看原来的朋友们,个个功成名就,穿金带银,加官进爵,活的很是滋润,却全然不顾国家统一与否。

“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意指象我这样不求个人利禄,

一心只想收复河山的人,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只落得万里凄凉流落异乡,这份心里的痛能与谁说,真让人想不通。陆游是个很执着的人,他的一生只想着抗击金兵和收复失地,虽因此遭排挤,受打击,但这个信念始终没有消减。一直到离世前给儿子写的遗嘱里还念念不忘《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灞桥位于西安市城东,是一座古桥。由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所修,秦穆公在位时间(公元前659年~前621年),迄今已近3000年了,遗址还在。这里是指尚在沦陷的长安、当年陆游曾协助他人筹措收复长安事宜,但无果。

下阙直抒心境,写这首词的时候陆游51岁,人生过大半,青丝变白鬓,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理想越来越难以触摸。他的失落与惆怅、愤懑与不满,哀叹与无奈,全部在这里一泻而出。结尾出了幻境,醉眼里仿佛在风中看见了山那边的灞桥,桥边的烟柳在迎接收复失地的队伍,队伍里挥斥方遒的那个身影就是陆游本人。

二、感触

这是一首伤春的词,读完这首词并了解了陆游所处的年代后,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陆游的确是爱国,他爱的执着,爱的深沉,可是他应该知道打仗打的是国力,打的是钱,贫民弱国无胜算。当时的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快不行了,陆游徒有伤春悲愁的叹息,却无救国回天的能力,这是一代文豪的悲哀。不过这是古人的事,今人只是议论一下。

综观陆游现存的诗词作品,这一类的内容不少,他的笔下的景呀物的大多只是他寄托主观情感的载体,但无论怎样,我们透过这些诗文看到的本质还是他忧国忧民,想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5)

咏梅

三、回顾

对陆游的沁园春·粉破梅梢无论是赏析亦或是戏论到这里也就要结束了,在这篇文章里,我首先讲了这首词的来历,讲了陆游被罢官贬职是因为主战。同时谈了一下放逐陆游的皇帝,发现他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处理主战人士也是形势需要。

其次介绍了陆游其人,做为南宋的一代诗坛领袖,他一生的信念是收复失地北定中原,妥妥地主战派成员,在经济建设时期不受重用,似乎也说的过去。

接着逐句赏析了这首词,被词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所折服,陆游用粉破、绿动、微步、冰开、林暖、跃鲤、鸣禽等词构勒出了一个动态的春天,让人徜徉其中不愿离去。

最后谈了下自己的想法,陆游的确是爱国,爱的执着,爱的深沉,透过他的诗文可以看到他忧国忧民,想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不过生在走向没落的时代,他再强烈的爱国举措也无法挽救宋朝的颓势,只能留下深深的叹息让后人评说。

陆游要是能穿越到现在就好了,面对祖国不再支离破碎的大好河山和强进的发展势头,以及处理疫情时的大国风范,他或许会和我们一起高唱一曲《我爱你中国》。

最后给陆老先生回个话:

晴朗一片是天空,欢喜九州早已同,中原兴旺已多日,隔空举杯告陆翁。

描写春天的诗句陆游(写在春天里陆游沁园春)(6)

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