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说:婚姻仿佛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不管是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走入婚姻的两人至少经历过一轮斟选。令人不解的是,成家后,很多曾经的郎才女貌,成了一地鸡毛;看上去不搭的两个人却卿卿我我,恩爱异常。

性格是天生还是后天决定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1)

都说千里姻缘线一线牵,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缘分,每个人都期望遇到命中注定的良人。

对的人,也许是一个内向,一个爱说,一个善于表达,一个善于倾听,两个人互补;也许是两个人步调、方向一致,为人处世相同,两个人同频。

只是,让人怀疑人生的是,有些互补、同频、看似美满的婚姻也可能渐行渐远。

看了《天生不同》才知道,人与人的天资秉性生来就不一样,可以从四个维度细分再组合成16类人格。大致看来性格互补或者性格相同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情绪情感上也存在着先天的差异,因此在婚姻生活中会有很多磕磕绊绊。

性格是天生还是后天决定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2)

作者是荣格理论坚定的粉丝,她是一家母女三代人的“合体”。伊莎贝尔·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以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为基础,编制了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理论测验(简称MBTI),加上伊莎贝尔·迈尔斯的儿子彼得·迈尔斯,她们三人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本书。

因为遗传和环境的不同,这个世界上绝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那些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对,可以得满分。

感知外界,然后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判断,人们能通过感知和判断完成各种社会交流。书中总结了两种感知方式感觉和直觉,两种判断方式思维和情感,

就感知方式来说,如果看书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本身的是感知型,推敲作者言外之意的是直觉型的;

就判断方式来说,如果处理人际关系时左右逢源的是情感型的,组织事实和观点更游刃有余的是思维型的。

两个人感知和判断偏好差不多,那么兴趣、价值取向相似,他们就可能互相理解、预知彼此和想法和行为,不用等对方说出来,就知道他想什么、做什么,这就是心有灵犀。

相反,如果两个人彼此的感知、判断方式不同,爱好、看法不同,他们就会针锋相对、争吵不休。

这也就是在亲戚朋友眼里都很好的两个好人,家里却鸡飞狗跳的原因,所谓的性格不合不是套话,是真的存在。

性格是天生还是后天决定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3)

另外,人们在感知和判断时,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注度不同,可以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和判断不能同时进行,根据偏重度大小,可以分为感知和判断两种生活方式。

感知、判断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四个维度,两两组合成了16类人格,仅因为性格相同或互补就走入婚姻,显然了解程度不够。

遇不到对的人,任何爱情都不靠谱,遇到对的人,不懂经营,亦是不靠谱。恋爱时感到脾气不投还可以说分就分,成家后有了责任,就要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书中对很多问题也给出了解决办法,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如果更多人在上大学、结婚、择业时参考MBTI测试,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或者另一半,是不是学业更轻松、家庭更幸福、工作更顺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