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农村教育(泸溪穷县办富教育)(1)

泸溪县二中全景

泸溪县农村教育(泸溪穷县办富教育)(2)

泸溪县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乡村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

科教新报记者 王燕 通讯员 莫伯芳 李常

11月16日,泸溪县二中副校长罗立生感慨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的校貌变化太大了。”在泸溪县二中,记者看到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均按国家标准建设,所有教室均配有“班班通”多媒体网络化电子白板……这正是泸溪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泸溪县按照“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的思路,围绕“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队伍建设、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均衡发展、一流的教育质量”的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先进县、湖南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等500多项荣誉。

重督导、强管理,把方向、谋全局

“泸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财政比较困难,但对教育舍得投入,每两年要新建一所高标准学校。”泸溪县教体局局长谭子好表示。近5年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1.3亿元,新建或改扩建农村学校校舍12所,扩容校舍面积3.1万平方米,配备学生生活设施1.85万套(件)、音体美器材8.8万套(件)、学生图书15万册。

据了解,泸溪县有40%的学生分散就读于146所农村学校。其中,学生数在100人以下的学校有130所。为了把农村小学建设好,2016年泸溪县出台了《泸溪县村小(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制度》,列出“30个一”对村小进行硬件提质改造。

泸溪县坚持督政、督学和监测,创新“按类设区、督导并重、专兼覆盖、综合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模式,设置4大督学责任区,责任督学每月深入责任校开展随访督导,构建起县政府督导室、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工作室“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工作全覆盖体系。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在《教育督导决策参考》大力推介泸溪经验。

“为规范和提高薄弱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我县教体局的责任督学们几乎每周去农村学校,推门听课,走访座谈,使得每所学校都处于监督管理之中。”泸溪县教体局督导主任张贤彪说。

“通过管理和督查认清差距,发现问题,瞄准靶向,来较快较高水平实现义教均衡。”谭子好说,教育要发展,效益是关键。

暖心政策,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根本在于师资均衡。早在2009年,泸溪县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按偏远程度不同向农村教师每月发放500元至1400元不等的补助,建成农村教师住房1500多套,为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每年将80%的评优评奖、职称评审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每年教师节召开表彰大会,2018年,用670万元重奖209名优秀教师。

农村从教35年的马王溪村小教师杨汉平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的月薪居然“比县城教师高出不少”。杨汉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基本工资外,加上岗位津贴、农教补贴、绩效奖励等,一年收入8万元,“以前,农村教师为了贴补家用要下地种田,这还被农民笑话——教师也是农民。”

“食堂、宿舍、班班通、绘画室、实验室一样不少,城里有的我们都有,待遇还比城里高。”在该县偏远的小章乡黄泥冲村小学彭玉琳老师幸福地说。

“像彭玉琳这样的新进教师,90%都要分配到农村学校,三年内不得调动,实行进城必考制。”泸溪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吴务生说,县里坚持择优录取机制,按需精准设岗,定向招录、定点分配、定岗使用,通过社会招聘、定向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足额补充师资。5年补充教师597名,教师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引得进,更要教得好。该县每年开展一个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五级联动”培训,在“国培计划项目县”考核评价中连年荣获“A类县”。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留在农村,安心乐教,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小学六年直升巩固率达100%,初中三年直升巩固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

多措并举,让农村孩子共享城镇优质教育

“抓义务教育均衡,既要高标准,又要实事求是。”谭子好说。

在经济欠发达的泸溪县,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显然难以实现。泸溪县创新举措之一,是将全县中小学按类别进行捆绑式“结对帮扶”,以“优”带“潜”,以“强”带“弱”,捆绑考核、发展;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对结对成员校当年考核评先“一票否决”。

2016年,白沙中学与泸溪三中组成“结对帮扶”学校后,便进行了捆绑发展:白沙中学的副校长李永生,到泸溪三中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派优秀教师前往泸溪三中交流、轮岗,多次送教、送培、送讲座;师徒结对也打破校域……两年多下来,泸溪三中的校风明显好转, 2017年获得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单位和进步单位,泸溪三中校长陈永国和白沙中学校长李玲同时被评为“2018年泸溪县名校长”。用泸溪县教体局结对帮扶办主任章长林话说,捆绑式“结对帮扶”促成了“学校共同发展、教师共同进步、城乡共同携手”的教育生态圈,“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师资不足、强弱不均问题”。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泸溪县义务教育均衡的另一举措。谭子好告诉记者,泸溪县“三通两平台”建设速度高于全州的平均水平,全面完成教育信息“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中心以上学校宽带入网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率、教师网络平台研修开展率均达100%,有效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如今,泸溪县办了富教育,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