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初高一体化发展

县域教育如果缺少统一的思路和规划,会导致小初高三个阶段办学各自为政,不能互为基础,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和可持性发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县域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按照一体化发展思路,小学为初中打好基础,初中为高中打好基础。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和年龄特点,设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从外在到内在,从习惯到能力到素养,促进学生梯次逐级发展。

小升初超前教育扩大化(小初高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之一)(1)

(一)小学以习惯养成为核心

小学四五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定型期,很多初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跟这个阶段埋下的隐患有关。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生活、学习、守纪这三大习惯,对学生一生发展来说即为重,小学也应该把这三大习惯作为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

1.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学习的计划,注意力集中,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保持健康的坐姿,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预习、听讲、复习、巩固等完善的学习环节。

2.规范的行为习惯

心中要祖国,遵守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注重仪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等等。

小升初超前教育扩大化(小初高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之一)(2)

3.健康的生活习惯

主要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安全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等。

(二)初中以兴趣培养为重点

学习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是3-12岁,小学阶段以培养阅读、提问等兴趣,初中以培养思考、探究和讨论等兴趣。虽然小学以培养习惯为主,但是并不意味着仅仅培养习惯,还应该为初中兴趣培养打好基础。小学初中的教育目标应该做到无缝对接,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兴趣培养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是思考的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初中生遇到问题以后,进行积极的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分析。

小升初超前教育扩大化(小初高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之一)(3)

二是研究的兴趣

能够自主、独立进行研究,能够通过实践、实验的手段进行检验和验证,寻求答案和解决的办法。

三是讨论的兴趣

能够找到沟通感兴趣的话题,能够积极参与他人话题讨论,善于交流和讨论。

当然,初中阶段要根据孩子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按照有趣、兴趣、志趣,逐步提升学生兴趣层级,使兴趣与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习实效。

【欢迎关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