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工作制的分类是对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它包括启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工作制分为S1~S10共10类,可分为连续、短时、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几种类型。周期性工作制包括一种或多种规定了持续时间的恒定负载;非周期性工作制中的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的运行范围内变化。实际应用中以S1-S3工作制为主,其中西门子电机的铭牌数据一般按S1工作制进行标定,下面我们将通过图文的方式来主要介绍这三种工作制。

1、 S1工作制——连续工作制

在恒定负载下运行足够长的时间,达到热平衡。也就是我们说的长时工作制。

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分哪三种(电动机一般有哪几种工作机制)(1)

图1:连续工作制 S1工作制

P—负载功率 Pv—电气损耗 θ—温度

θmax—达到的最高温度 t—时间

2、 S2工作制——短时工作制

在恒定负载下按给定的时间运行,电机在该时间内不足以达到热稳定,随之停机和断能,其时间足够使电机再度冷却到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在2K以内。本工作制简称为S2,随后应标以工作制的持续时间,例:S2 60min。

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分哪三种(电动机一般有哪几种工作机制)(2)

图2:短时工作制 S2工作制

P —负载功率 θ —温度 t —时间

Pv—电气损耗 θmax—达到的最高温度

Δtp—恒定负载运行时间

3、 S3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停机和断能停转时间。这种工作制中的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不致对温升产生显著影响。本工作制简称为S3,随后应标以负载持续率,例:S3 25%。

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分哪三种(电动机一般有哪几种工作机制)(3)

图3:断续周期工作制 S3工作制

P —负载功率 θ —温度 Pv—电气损耗

θmax—达到的最高温度

t —时间

Tc —负载周期 Δtp—恒定负载运行时间

ΔtR—停机和断能时间

负载持续率= Δtp / Tc—负载周期

4、 其他几种工作制

关于其他几种工作制的定义如下,本文不做详细介绍,具体详情可以参考标准GB 755 / IEC 60034-1。

S4工作制——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对温升有显著影响的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

S5工作制——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

S6工作制——连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时间空载运行 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

S7工作制——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

S8工作制——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在预定转速下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或几段在不同转速下的其它恒定负载的运行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

S9工作制——负载和转速非周期性变化工作制:

负载和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包括经 常过载,其值可远远超过满载。

S10工作制——离散恒定负载工作制:

包括特定数量的离散负载值(或等效负载)/转速(如可能)的工作制,每一种负载/转速组合的运行时间应足以使电机达到热稳定,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最小负载值可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