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剧烈变化。

3.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要点人的生殖和发育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2.生殖过程

(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怀孕:在输卵管中,受精卵不断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最终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3)胚胎发育: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

(4)胎儿发育: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

(5)分娩: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

3.人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输卵管的作用: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女性结扎的部位;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形成月经的场所。

4.青春期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身高突增是显著特征。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功能增强。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2)心理变化:表现为内心世界逐渐复杂,独立意识强烈,性意识开始萌动。

(3)心理卫生:应当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师长密切交谈等。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智力发展黄金时期

要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所含的六大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2.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大米、小麦、马铃薯、红薯等。

(2)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大豆、蛋、鱼、瘦肉等。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它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和物质的运输。

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5.几种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1)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2)缺乏维生素B1——脚气病。

(3)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4)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6.无机盐缺乏症:缺钙——幼年得佝偻病、成年患骨质疏松症;缺碘——大脖子病;缺铁——缺铁性贫血。注意:补钙的同时有时也要补充维生素D

要点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消化腺组成。

(2)食物进入人体被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及其功能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

3.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4.食物的消化过程

(1)淀粉的消化过程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3)

(2)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4)

(3)脂肪的消化过程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5)

(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过程的比较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6)

5.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小肠可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大肠只有吸收功能(可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消化功能。

6.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长——小肠很长,5~6米。

(2)大——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多——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

(4)薄——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很容易通过并进入循环系统,被运往全身各处。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7)

要点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1)概念: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要求:合理搭配食谱,保证每日三餐、按时就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每天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进食五类食物:五谷杂粮类(需求最多);蔬菜水果类(第二多);鱼肉蛋禽类;豆制品和奶制品类;油脂类(最少)。

2.食品安全

(1)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QS图标

(2)买肉类时一定要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

(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

(4)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可食用。

要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8)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9)

要点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0)

(1)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降低,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2)呼气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2.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1)

(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如图)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②气体交换:肺泡 →(氧气) 血液, 血液→(二氧化碳) 肺泡

③结果: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得细胞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多,体积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要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的。(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2)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3)

2.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4)

要点血管

1.三种血管(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5)

(1)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无动脉瓣。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离心)。

(2)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回心)。

(3)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最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6)

2.三种血管的关系(如图)

(1)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三种血管的判断

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血管逐渐汇总,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管径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流动速度最慢。

3.手臂上的青筋输液扎针的部位是静脉

要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7)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8)

2.心脏的工作原理(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19)

(1)左右心房收缩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心室。

(2)左右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动脉,静脉→心房。

(3)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心房→心室。

要点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途径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0)

(1)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动脉血(――→)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肺部毛细血管网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

2.动脉血是指含氧较丰富,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颜色暗红的血液。

3.不是所有的动脉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4.血液循环的意义: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5.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到达病人患病处至少经过心脏2次

要点输血与血型

1.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原则:大量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异型血。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万能血”)。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3.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如大面积烧伤病人可补充血浆严重贫血者可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补充血小板等。

要点人体废物的排出

1.人体的排泄途径

(1)呼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少量水

(2)排汗:通过皮肤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3)排尿: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量水、无机盐和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1)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2)

(1)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部分组成的。

3.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3)

(1)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4.原尿和尿液中都不含蛋白质。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或血细胞,则可能是由肾小球病变引起的。

5.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6.糖尿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可能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7.尿液的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8.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要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基本结构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4)

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物体成像部位)→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产生的部位)→视觉。

3.瞳孔的大小可调节:走进暗处瞳孔会放大走进亮处瞳孔会缩小

4.人们常说的“蓝眼睛”、“黑眼睛”实际上指的是虹膜的颜色。“白眼珠”指的是巩膜。

5.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减小;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增大。

6.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要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耳的基本结构(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5)

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听觉形成的部位)→听觉。

要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2.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脊髓反射和传导

3.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具有细胞核)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可以产生并传导兴奋。

要点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图)

生物中考八年级重点复习知识点(中考生物复习要点速记)(26)

(1)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特定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必须完整,缺一不可。当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中的任一部分受损,则机体没感觉,没反应;当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则机体有感觉,没反应

3.反射的类型

(1)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婴儿的排尿反射等。

(2)复杂反射: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如同学们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等。

4.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如谈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要点激素调节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人体内含量少,却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卵巢等。

(2)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如唾液腺汗腺肝脏等。

3.卵巢和睾丸既属于内分泌系统又属于生殖系统

4.几种常见的激素及其功能

(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促进生长和发育。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幼年分泌过少,患侏儒症

(2)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3)胰岛素:由胰岛(胰的内分泌部分)分泌,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要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其pH小于5.6,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2.重金属污染:水中和土壤中有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砷、镉等,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为控制重金属污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污水要经处理后再排放;实施垃圾分类,对废旧电池等进行集中处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