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前,因为我家孩子的情况,规划小学一二年级重点在英语思维和中文阅读的启蒙上,数学就先不管了。没有安排去上奥数班什么的。其实这是一个爸爸,面临孩子的时间不够,一段时期只能先抓一个重点的决策。

但,并不是说爸爸就放弃了,什么都不管孩子了。整个小学1、2年级,我们还是给她做了很多铺垫的。

具体来说,做了如下事情:

(1)数字的编码和排序应用。

(2)填写九宫格游戏;

(2)棋牌乐,最经典的是斗24;

(4)反证法,枚举法等数学解题方法的思维训练;

(5)代数思维的训练,假设闺女饭钱是1。

给闺女上的第2堂数学课:9宫格游戏;

小学第1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有一天闺女老来问我各种问题,为了打发她,我给她出了一个题,让她去算了一个下午。

题目:

把1到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如下图的9宫格中。

要让所有横向3格和竖向3格,还有对角线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同一个数字。

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请问,这9个数字应该如何填写?

奥数2年级举一反三填数游戏(二年级不学奥数的家长之道系列2填写九宫格游戏)(1)

填入1-9这9个数字……

为什么出这个题目呢?

考试前一天,无意中听闺女说起来,平时测试的时候,她从来都不能按时完成心算。虽然我不觉得孩子算得快很重要,但闺女话里话外,有点影响她的自信心了。决定抽空,在不影响她对学习的爱好的情况下,帮她略微提升一下速度。

如果早知道她有这种不自信,就找其他训练方法了。现在考试结束了,想起来这个题目,对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要算几个小时,可以让她高强度的计算三个数字相加。既有训练计算速度的意义,还让她不感觉疲倦

另外,这道题目,可以让她逐步得到答案,让她体验数学美的一种。——我认为:逐步逼近和逐步推导得到答案,这是很美的一种数学体验。

出题目的时候,为了让她感兴趣,特别说了一下,爸爸当年做这道题目花了一天一夜,一方面表示题目很难,一方面,她比爸爸提前做出来了,会很有成就感。

同时根据她的性格,我说:你的外语考100分,是必然的,如果没考100分,那是有偶然性。但你的数学,既然算不熟练,这次考了100分,是有偶然性的,不是必然的。如果你这道题目能算出来,我就承认,你的数学,也是应该考100分的。因为考试之前,她觉得自己数学不能考100分,但听数学老师说,数学考100分,是很不容易的,她才暗暗下决心考好数学的。考100的结果我们都很意外,当然小学数学嘛……

闺女做题的过程让人还是有点吃惊的。

第一个难点,这个数字是15,她很快推导出来了,用的是排除法,排除了10,19这些大大小小的数字,不过后来复盘的时候,她说,她来问我,虽然我没有说正确答案,但从我的语气里猜出来是15这个数字,而且也感觉15的组合最多了。

第二个难点,中间填写5,有了第一个难点的经验,她尝试了几个数字后,就想到了,中间应该填写1-9中间这个数字,最容易算。

第三个难点,9不能放在对角线上,她做这个的时候,有反复,但终于又一次再把9从角上放到边上,凑出了答案。

最后算了出来之后,兴奋极了。

从给这个题目,到算出来,大概是3个多小时。

但中间有气馁,老来问:爸爸,你确定我能算出来吗?

而且中间老来问爸爸,自己算对没有,获得心理上的帮助。我只好一直鼓励她,你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你一直在逼近正确答案。后来复盘,她说这些话,给了她提示。

最后,我也按事前的约定,承认她数学考一百分,也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了。

有耐心看到这里的家长,这里可以再详细揭示一个学霸的奥秘了:

专注力:对枯燥学习的专注力的训练!

很多书都在强调,小学阶段,就这点知识,重要是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我们在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就会不知不觉的忽视这点。

人性是贪玩好耍的,这点必须要承认。再有趣的数学题,也比不过动画片,更不如游戏好玩!

如果把顺性而为叫“放纵”,把专心学习一个东西叫“专注”,每一次“专注/放纵”的细微选择中。多次选择专注的人,慢慢就养成了一个专注学习的习惯。到了中学,知识量上来,专注学习已经成了习惯了就不怕了。甚至高中冲刺刷题,虽然枯燥,也觉得没什么,是可以承受的了。还能刷出乐趣来,基本上就是学霸了!

虽然说,放弃枯燥的学习选择寻求“娱乐”是人性,但专注学习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很多家长为什么从小让孩子学钢琴学绘画,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朗朗齐白石的,更多的是一种专注力训练。

当然,专注力训练也讲究因材施教。我家小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明显在“智力”至少说反应力反应速度上是有缺陷的,老师发现了告诉我们,然后我们都看出来了。到今天有时候你还能看到她反应速度慢人一筹。根据我家情况和她的兴趣,我们选择了绘画。幼儿园时期,她经常能在家画半天,我们从来都不去打扰她。后来有些绘画班里的老师,特爱纠正专心画画的孩子,我还挺不高兴的。——哎,我和这个世界经常不能和谐相处,我是想训练孩子专注于一个比较枯燥的事物,培养兴趣。老师觉得这孩子能得奖,要好好指导。——上了小学她能专注于给她的玩具讲半天自编的英语故事,我们知道她英语也没问题了。所以,在一年级的寒假,我选了这个题目,是想看看她能不能专注于一个下午,不断计算,不断判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答案。

写到这里,这一段的中心意思就出来了:家长不一定非要用9宫格这个题目训练孩子。我家是恰好孩子在幼儿园专注画画,上了小学专注于英语的世界,她的计算能力弱,我用这个可以让她高强度地算三个数相加,也通过算一下午的题目,来看看她是不是能专注数学题目一个下午罢了。网上还有很多的有趣的数学思维训练游戏,有的也能让孩子玩一个下午,家长不一定非要用这个题目训练孩子。

顺便说一下,幼儿园就发现自己的孩子“笨”,有一个好处:孩子后来的任何一点进步,家长都会很高兴,然后玩命夸奖孩子。当孩子有学得不好的地方,你觉得很自然,她就应该是这个水平。你也不太当回事,容易平常心,所以……

有的家长也问,后来你们还给孩子做过专注力训练吗?答案是家长没有再做了。一方面,我家孩子专注力比较强了。另外一方面,一年级暑假开始,我们报了一个课外班,这个课外班很有意思,平均一个月吧,会有一个“项目式作业”,孩子很早就会在心里规划这个作业该如何完成,然后周末会花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来制作完成项目,然后写文档用绘画或者文字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算法”。有时候还要用英语演讲自己的解决方案。她每月都有这么一次专注地完成任务,家长也不忍心再加训练了。

我们向很多朋友推荐过这个课外班,后来发现,每家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连锁学校的老师也不一样,还真不是家家都适合的。这里为了避免广告的嫌疑,也就不提名字了。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选钢琴,或者选绘画,或者其它课外班,甚至体育类的,也是意志力的训练啊!

btw:九宫格是一个经典题目,网上查了一下,也是历史悠久。

但这个题目,不一定非要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出给孩子做。我们小学二年级时候,又让她做了一遍,这一次,大概是因为老师给他们讲过高斯的故事。二年级的孩子,大脑里的工具不一样了,她快速找到了“15”这个平均值。记得中间应该填写5,答案也就很快就算出来了。

然后这个平均算法的思路,后来还用过一次:《算九宫格的思想方法可以用到平时的作业中哦》

我侄儿小学5年级的时候,也出给他做了做,让他体会一下数学之美吧。

后来给我闺女讲《龟兔赛跑101次》赛跑的系列故事,还用过一次。可谓一鱼三吃了!

-----------------------

龟兔第12次赛跑

比赛数学算术,两个人打平。

最后加一道题目,那就是1-9填入9宫格。

结果乌龟做过这道题,它说一千年前,人们记录在它的背上了。

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