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是靠什么传承下来的(600岁世界级非遗藏戏亮相徐汇)(1)

藏戏是靠什么传承下来的(600岁世界级非遗藏戏亮相徐汇)(2)

图说:“藏戏”亮相梅陇文化馆(官方图)

雪域古韵,世界级非遗“藏戏”昨晚做客梅陇文化馆。

通常,藏戏艺人以天地为舞台,只要一鼓、一钹伴奏,便能演上三天三夜。在昨晚的徐汇非遗办品牌项目“国乐雅韵”舞台上,藏戏艺人在庄严的歌声和欢快的舞姿中将雪山、江河、草原等“搬”到了凌云街道居民的面前。《温巴顿》是觉木隆派藏戏的开场表演。“温巴”有猎人、渔夫之意。“顿”为出场之意。觉木隆派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发展最完备、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台上的“温巴”唱腔铿锵有力,身段威武。折子戏《牧区牧女》节选自觉木隆派保留剧目《卓瓦桑姆》,展现了藏区牧人的生活状态,真人扮演的牦牛引发小观众的欢呼。颇具看点的还有藏戏中色彩斑斓的服饰。比如,台上不同颜色的面具寓意着不同角色和性格,黄色代表高僧,象征善良;绿色代表王妃,象征温和。

藏戏是靠什么传承下来的(600岁世界级非遗藏戏亮相徐汇)(3)

图说: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方图)

参与表演的是西藏著名的藏戏团,拉萨市城关区雪巴拉姆民间藏戏艺术团。这支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艺术团第一代戏师“玛义·阿旺洛追”“朱琼”与第二代戏师“嘉央罗丹”都是享誉藏区的藏戏表演大师。如今,该团戏师由拉萨市城关区级非遗传承人、80岁的次旺担任。

藏戏,流传600多年,有藏文化“活化石”美誉。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藏戏获列国家级首批非遗项目。(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