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王轩 记者 徐媛园)午后,第三客运公司汽车三队44路驾驶员苏桂芳结束了早班,急急忙忙赶回家,两岁半的儿子正在午睡,摸了摸他的小脸,叮嘱今天上迟路牌的丈夫张俊几句后,张俊就出门上班了。为了照顾孩子,自去年开始,两人开起夫妻车。苏桂芳是长期早班车,张俊上长期晚班。早路牌时在站头,两人匆匆说上几句交接工作,苏桂芳就要回家继续“接班”照顾孩子了。

抗疫特别贡献者(南京战疫浓情七夕)(1)

今年7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爆发疫情。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司及车队做好运营生产及防疫工作,苏桂芳和张俊夫妻俩每天都将自己的车厢消杀到位,不留死角。女同志心细,苏桂芳除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以外,还不厌其烦地提醒丈夫别躲懒,要认真做好一趟一消杀,口罩戴戴好,晚上视线不好,对上车乘客的验码工作尤其要心细,遇到问题及时与车队汇报沟通,确保行车安全。

抗疫特别贡献者(南京战疫浓情七夕)(2)

张俊一边“嫌弃”着妻子的“婆婆嘴”,一边觉得心里暖暖的。正是有这样的互相理解和支持,才能让他无后顾之忧地做好长期晚班车。对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的问题上,张俊显得十分愧疚。但是妻子安慰他,自己早班收的早,回家可以多陪陪孩子。张俊深知妻子的不易。每逢休息日,妻子总是不辞辛苦,为了全家忙活一桌子好菜,从来不说一个累字。不善言辞的丈夫张俊总是用一脸憨笑来“回馈”妻子苏桂芳。

他们在为“宁”防疫默默奉献着,也在为自己的小家默默守护着。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