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为“寿春”。地处皖北平原,位居淮河南岸,傍依八公山丘,沟通中原与衔连江淮之咽喉重镇。东晋年间,寿县因“淝水战事定乾坤,兵家必争显要地”而闻于今世。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1)

清光绪《寿州志》记载:“寿春县故城,亦曰南城,即今州城。城廓邻淝水,设津渡,筑券门,其地绵延曲折三十余里”。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2)

今寿县古城为南宋初年所重建,呈方形平面,周长约7147米,护城河环绕垣廓,南通淝水,北入淮河。寿县城开4门,每门均有瓮城护卫,防御体系堪造完备。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3)

东迎“宾阳”,南为“通淝”,西称“定湖”,北号“靖淮”,取名则各显愿景意喻。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4)

古城刻碑图矗立于城门口的石板孔道上

除军事功能外,城墙外侧还有两处保存完好的泄水涵闸(古月坝),以体现古城对水灾洪患的设施治理。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5)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6)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7)

寿县宾阳门(东门)瓮城廓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8)

寿县通淝门(南门),进入古城之主干道路也从此门穿越。

在距今寿县古城东侧约5公里的柏家台村,即楚国故都“寿春城”的遗址,目前已是考古现场。由此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一代古国兴衰往迁。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9)

关于寿县,还有几点内容:其一,华夏豆腐由淮南王刘安在此研发诞生;其二,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出至此地,现在给我们的概念是贬义,但在当时是褒义,是刘安在八公山修道成仙后带着家里的鸡犬一起升天,按这理解,不能仅自己富裕,还要与众乡亲共同富裕才是根本初衷。

寿县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安徽寿县古城)(10)

七十年代手绘的寿县古城与周边各城址考古要素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