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因为不知道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究竟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所以还是用我最喜欢的电影角色祝福语问候大家:,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现在职业打假发展如何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现在职业打假发展如何了(职业打假是需要门槛的)

现在职业打假发展如何了

大家好,因为不知道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究竟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所以还是用我最喜欢的电影角色祝福语问候大家: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night. Hahaha! Yeah!”

我的职业:食品打假。但是我希望当各位看到这里的时候,请先放下手中蠢蠢欲动的键盘,看在“hospice care”的面子上,让我把“遗言”交代一下(笑),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当混迹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在咱这个平台潜水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老油条,其实我今天难得一次的冒泡也是因为某些不能多言的私人原因,我还是决定给各位讲讲什么是真正的打假人!什么又是食品打假

1、 什么是打假?什么是碰瓷?

打假与碰瓷的确是所有打假类问题下永远逃不开的原则性问题,甚至于你现在点开平台很多同类型问题之后,看个几楼你就会发现真正精彩的已经迅速由食品打假科普变成了看“打假党”与“碰瓷党”之间的唇枪舌剑。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干打假就是得罪人的活,而只要打假人立心不正,则很容易就可以借打假之名行敲诈勒索的事实。这是我们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毕竟据我所知目前全球范围内除了名誉性的职位之外,专门的“打假资格证”应该是还没有立项(如果立项,我一定考一个)。所以这就从造成了打假人在法律意义上延伸只有消费者权益与公民权益中衍生出来的“公民自我权利保卫”这一个概念。

至于这个概念什么意思?通俗来讲就是“我吃了某种食物,我感觉自己很不舒服,那么我有权追究作为食品售出方和加工制作方的责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宽泛性的概念放在现实社会中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模糊化地带,这种模糊化地带的存在往往会让很多打假活动出现两种常见的恶劣后果,

(1)确实有问题,但打假手段违法。这样就会造成所谓的非法打假,这也是很多商家都会在被打假之后,先上来就表示“你们这个行为是违法”的原因,也是很多地方的食监局会头痛打假人的根本原因。毕竟现实里不流行罗宾汉,你为了一个正义的结果做了错事,同样要收到惩罚!当然想要规避这一条其实对于真正想打假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当然了首先你要秉承一颗真正想要打假的心,小心求证,确定有问题而不是因为操作储存不当而导致的个例后一击集中,然后就要诉诸于我们的法律,因为违法就是违法,物证在是赖不掉的。当然如果害怕麻烦,最好还是找个长期律师,其一是有他在,可以帮你规避你行为中的违法部分。其二是作为第三方的他代理你出现,会极大的降低你和他的风险。

(2)食品没问题,但是我就是讹诈你,也就是“碰瓷”。这正是我们很多打假人风评被害的原因,因为打假这个行业是自发的,也就是说这个群体其实是没有门槛的,所有往往会有很多人真的是为了一己私欲跑来讹诈商家。利用的是“狗皮膏药糖”战术,如同旧时代拦车要饭的乞氓(看似乞丐,实则流氓),对于这种人,我也希望看到一个打死一个。

而正常且正义的打假活动有没有呢?当然有,比如我之前做的打击五项重金属超标(这个这两年比较频发)这种问题普遍的存在于植物农药使用不当前提下生产的植物中,五项重金属“铅铬汞镉砷”每一样都是可以导致身体病变甚至死亡的玩意,这种打击行为我不知道在各位的眼中如何,但是至少在我眼中虽然是收取部分报酬的但是的确在客观上是能帮助维护食品环境安全的!

2、打假人的实际操作问题

这其实是比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因为我们中国人好吃,在这么多年里基本上把所有能吃进东西都开发的差不多了。所以要如何在浩若烟海的食物品类当中找到假冒伪劣产品就要看个人的修为了。这么说起来,我们这行还真是应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

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其实在保证相关的学习完成之后(我自己管这个叫“本科”),就是需要知道自己要去哪一种类里面打假,然后就去专门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我管这个叫“专科”,专业学科)。只要能保证你打假的种类找到够准,其实打假还是很简单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每年春天都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当年龙井新茶”,你只要了解茶行业就会明白,真正的龙井只有“狮云龙虎梅”一年产量极低,要是按每年上市的这个重量就是把龙井茶树算上也不够一半,但是为啥会有这么多龙井新茶上市呢?除去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其实大部分是做了一个文字游戏,也就是他们买的是用龙井制作工艺做出的茶或者是用龙井村下属茶圃里产的茶,当然这只能算是“隐去必要条件”(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的一种低级消费骗局,算不上食品安全问题。但也揭示了食品安全打假的真谛,就是找到一个门类去研究,当你研究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打假非常简单,重要的是学习与引导。

3、打假人的实际收益问题

这也是很多人诟病我们职业打假人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认为“你们是为了钱打假,你们为了多挣钱还不是要出卖自己的良心!”关于这一点,我只能说首先的确是有部分人如我上文说的一样是真的把“打假”变成了“碰瓷”。但不可否认的,有一大部分打假人是真的处于一个社会性目的来进行打假的,现在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整体向好发展不假,但是说一点问题没有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商品门类的问题其实很严重,要不然每年央视消费者晚会又怎么会爆出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每年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而我们作为职业打假人不论如何在结果上是为中国食品环境安全提供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的,而在帮助的同时又能挣到一笔收入,保证这一行为可以持续下去这本身于情于理都是无可非议的。只要注意方式方法与相关规定,这的确是一个不敢说高薪但的确很舒服的活计,否则难不成让每个人都为爱发电不成?

好了说回到实际收益部分,这里我们可以算这么一个账单,当找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到我们打假成功获得收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什么?首先食品安全打假是依据食品安全法14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5条获得10倍赔偿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你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需要吃就可以直接索赔十倍赔偿。比如你花2千块买了燕窝,经检测发现过氧化氢残留物超标(燕窝处理过程中的经常性问题),你不需要吃,在检测完毕的情况下,你就可以要求商家支付2万元赔偿金,并且退回你的全部货款。这其中你需要付出了什么呢?你只付出了和商家谈判的时间!以及因为你自身送检而自行支付的500到一千元不等的检测费用(有些时候也可以向商家要求由其承担相关检测费用)这种案件80%是和解结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统计,起诉后67.18%是和解/调解结案,算上起诉前和解的那就是80%。2万元投资起步 假设1月1日下单6千元购买3单,每单2千 1月3日签收快递并送检,支付检测费1200元 1月13日获得检测报告,2单不合格1单合格 1月13日至1月15日开始谈判 假设诉前和解失败,1月16日起诉至法院支付诉讼费900元 1月17日用亲朋好友账号购买不合格的产品2单9千元 1月19签收并送检,支付检测费800元 1月29日收到不合格检测报告 1月30日起诉,付诉讼费2000元 4月16日5倍和解,获得1万元*2,退款2000元*2,检测管400元*2,纯收益2万元。 5月1日5倍和解,获得2.2万元*2,退款4500元*2,检测管400元*2,纯收益4.4万元。 5个月用2万元获得了6.4万元纯收益,而且2万元本金回来了,收益率是320% 那用8万元做本金,即可获得25.6万元纯收益! 如果仅用1万元下单5款产品,假设4单不合格(和解金4万元),用6万元分2个账户都购买这四款不合格产品,每单7500元,那和解金就是7500元*5*8=30万元。

当然在和解/调解过程中也时常撕逼,常见的有商家否认检测样品是他出售/生产的,指责为单方面送检,不经过生产方同意,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或者干脆一推四五六说自身具备检测合格证书。这时就要一一驳斥,这里有一个拉锯的过程,记住一定要支持住,因为商家毕竟是有不合格的商品在我们手里的,时间拖得越长对他们就越不利,当然了为了防止对方使用拖字诀,也要不停的给对方施压,此时就需要我们长期合作的律师出场帮我们根据法条驳斥他的指责了。把他驳斥服了后,商家的套路就是装可怜,这个时候就是基本已经到了最后胜利的阶段了,要看你个人想要得到多少。当然不要忘了一定要让商家对自身的商品进行整改,否则就真的成了碰瓷了(哈哈大笑)

就是这样,我是 Tender Warrior。打假有门槛,想单纯靠碰瓷是活不下去的,甚至有可能活进去!是祝各位不会梦见绵羊吃小麦喽~再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