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公文的语言属于应用语体,或称公文事务语体,也称公文语体或机关事务语体。这种应用语体的特点,是从公文特定的表达方式、运用语言的特点和特殊方式、修辞的特点等诸方面综合地体现出来的。

公文写作的语言模式(公文写作语言的特点)(1)

公文写作

一、准确

公文有极强的法规、政策性和指挥指导作用,它说话要算数,如果语言稍有差错,稍不准确,就会给公务活动带来极大损失。因此,准确是公文语言最基本的特点和起码的要求。

公文语言的准确就是用恰当的词语、正确无误的句子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本质特征,它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分辨词义,精心选用词语

1.恰当选用词语,使词的含义准确、清楚、无歧义。否则,就会使语言含混不清。例如:

没有能源的开发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上例中“不可想象的”语义含混不清楚,到底是“根本不可能”,还是“很困难”。可改为“不可能”或“很困难”。

又如:

经过全力拼搏,该县已基本超额完成了脱贫任务。

例中的“已”和“基本”“超额”语义含混、矛盾,可去掉“基本”。

2.要认真辨别同义词、近义词,注意它们在表达范围、轻重、程度、褒贬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才不致造成歧义。

例如:

①学术交流大会在大礼堂举行,会场陈设得非常庄严。

②有的人开会经常迟到,必须及时加以批判。

③这些谬论在铁的事实面前是雄辩不了的。

例①表达范围不合,改“陈设”为“布置”。

例②程度轻重不同,改“批判”为“批评”。

例③色彩风格不同,改“雄辩”为“狡辩”。

3.要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准确地表达复句间的关系。

错用和滥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表意不准确。

例如:

该公司领导由于明确了目的,端正了态度,工作更加深入扎实,以致经营管理上进步很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以致”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引出事情的结果带有贬义。“以致”应改为“因此”或“因而”。

公文中,常用以下的关联词语来表示句与句之间的不同关系。

假设复句:假如、如果、即使……也……。

条件复句: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选择复句:或、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并列复句:也、又、一面……一面……、既……又……。

递进复句:甚至、并且、尤其、不但……而且……、既……要……、都、何况。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然而。

(二)恰当地使用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表意更准确

公文中,常常会使用一些词语对事物的性质、范围、数量等加以限制,如果对事物的限制不恰当,或者缺少必要的限制,或者做多余的限制,都要影响表意的准确性。例如:

①欢迎的人们亲自用掌声向参加全国人代会归来的代表致意。

②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困难,但他们克服了这些因素,终于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任务。

③ 凡是违反了客观规律的,就可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例①限制多余,去掉“亲自”。例②缺少限制,在“因素”前加上“不利”。例③限制不当,改“可能”为“一定会”。

公文常用量词对事物进行限制修饰。

如:许多、一些、有些、少数、有的、部分、全体、所有、一切、每个、任何、凡等。注意量词的细微差别,恰当使用,会使表意更准确。例如:

当前,一些企业领导人,还没有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例句中“一些”对“企业领导人”做了量的说明。

(三)句子成分搭配恰当,词序合理,结构完整,使表意准确

在一个结构完整的句子里,一般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其次还有定语、状语、补语,相互间要配合得当,安排合理。否则,就会表意不清。例如:

① 我们现在必须以开拓的精神,为完成改革的任务。

② 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③ 市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大力宣传了这次会议精神。

④ 由于纺织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⑤ 食堂买了很多蔬菜和土豆、黄瓜、辣椒。

例①缺谓语,去掉“为”或在“任务”后加上“努力工作”等谓语。例②主语“总产量”与谓语“发展”搭配不当,改“大踏步向前发展”为“大幅度地提高”。例③将“大力宣传”提到“认真贯彻”的前面。例④应将“棉布的出口”改为“出口的棉布”。例⑤应将“蔬菜”放在“辣椒”后,并在“蔬菜”前加上“等”,去掉“和”。

二、简洁

公文总要直接地、迅速地传递某种信息,它的语言必须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这也是它区别于文学作品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

公文写作的语言模式(公文写作语言的特点)(2)

公文写作语言

(一)删繁就简,禁绝空话、套话

要从行文的目的、对象出发,根据工作需要,讲最必要的话。要做到与主旨无关的不写,众所周知的道理不写,对方已经知道或者不必知道的空话、套话不写。要反复修改,使文章“篇无赘句,句无赘字”,言简意明。尤其要注意防止滥用“亲自”“进行”“有关问题”“最”“进一步”等公文的流行词语。

(二)依据文体程式,注重表达方法的特殊性,力戒浮泛空论

公文的文体程式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简明的表达形式,写文章时必须遵循其规范和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地另搞一套。

说明事理时,多采用直接说明、简要说明;陈述事例时,多采用综合叙述、概括叙述,求真不求全,求精不求细,求直不求曲;发表议论时,多是阐明观点、直接论断,较少写出论证、推理过程。这些表达方法上的特点能使公文的语言简洁、内容简明。

(三)注重公文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的运用

公文专用词语是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它具有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若恰当运用,会使语言更简洁。例如不说“可以不可以,请马上批示意见”,而说“可否,请即批示”;不说“在处理公务的记录里”,而说“在案”;等等。

公文中,使用一些生命力较强而又不深奥的文言词语,也使语言简练,且语体庄重、典雅。例如不说“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而说“为此”;不说“收到了”“知道了”而说“收悉”;等等。

(四)注重选用结构简单的句式和结构稳定的概括性词语

在保证表意明确的前提下,选用结构简单的句式,以使语言简洁。公文中,既注意使用主谓完全句,也较多使用省略句和非主谓句;有时也使用否定句,但大量使用直笔表意的肯定句,尤其慎用多重否定句。

为表述的严谨、科学,也使用长句,但力求多用短句;虽也用到复句,但力求多用单句;少用疑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多用陈述句、祈使句。

适当运用概括性较强的成语、谚语、熟语和群众语言,不仅使文章语言简洁,而且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五)恰当运用节缩、数概、引用等修辞方式以及适当运用数字、图表,也能使文章语言简洁

公文语言的简洁,必须在准确的前提下,做到表意周全,简而不疏,简而不漏。如果简而不当,就会造成歧义或误解,那就以辞害意了。

三、质朴

公文的实用性很强,要求写出的文章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得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必去仔细推敲、揣摩。这就要求其语言要朴实平直、深入浅出、开门见山、明白易懂。语言质朴是不是降低了要求呢?恰恰相反,要用质朴的语言反映复杂的公务活动,反而更困难,这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模式(公文写作语言的特点)(3)

公文写作方法

(一)选用质朴易读、通俗易懂的词语和单纯的句子

公文多用词语的直接意义或直言义,忌堆砌华丽的辞藻与矫揉造作。常用公文专用词语,并适当运用专业词语、群众语言,使读者易于领会。公文的语句多用直述式的“筋条式”语言,句子结构单纯,较少修饰成分。即使用到定语、状语,主要也是对中心词语做出限制。

(二)表达多用说明、叙述、议论的方式,一般不用描写和抒情的手法

叙述主要用顺叙,说明主要是直接说明,议论以直陈观点为主。这样,总体格调会显得质朴。

(三)切忌滥用修辞方式

即使要讲究文章的生动鲜明性,一般也不用夸张、拟人等艺术性修辞方式。

(四)结构方式比较单一、稳定

这也使语言更显质朴,内容更易为读者接受。

四、得体

根据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做到文实相符,内容和形式相统一,体现公文特有的语体风格。

(一)把握文体特点,把准文章语言基调

公文文种较为丰富,各类文书的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指挥性公文的命令、决议、决定注重庄重严肃,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讲求严谨、确切、利落,计划性文书必须实在、周密、可行,会议报告应富于鼓动性,等等。

不同文书、文种的语言都应有与文体风格相协调的基调。而各类文书的语言大都要用比较庄重、通俗的大众化书面语言,少用口头语言和方言。

语言还应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有所变化,能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十分陈旧、过时的词语不宜使用;新近出现的名词术语也要谨慎使用,不要以词语的艰深掩饰内容的浅薄;选用网络语言要谨慎,注意其规范。如果忽略了语言的这种变化,也会不得体。

(二)注意接受心理

公文的语言,应根据不同的受文对象,注意其接受心理,考虑不同的分寸。

上行文的语言,应尊重而又不阿谀讨好;下行文的语言,应谦和但又不失度;与平行机关往来函件的语言,则应以诚以礼相待,多商量,勿命令,少打官腔,互相尊重。

惩戒坏人坏事的通报,语言应言之凿凿,义正词严;表彰好人好事的决定,语言则应热情、稳慎。对上级的情况报告,不必用过多的宣传议论,向领导大讲道理;对下级布置工作的通知,又不可过于原则、空洞,应实实在在、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

总之,要从受文对象接受心理的角度注意语言得体。

(三)有选择性地使用模糊词语和委婉用语,也会使公文的语言更得体

例如在记者招待会上,中央领导同志说“在可能的范围内回答提的问题”“感谢中外记者朋友对中国国防感兴趣”,就极有分寸感,颇为得体。

同时应说明,公文语言的上述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不可分割开来。

写在最后:

(急需用完整公文写作范文材料,关注公众号:老蒋文库 各类公文最新资料每日更新)

公文写作的语言模式(公文写作语言的特点)(4)

公文写作素材

#公文##体制内##写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