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再说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应该相信哪一句俗语呢)(1)

作者 张庆铎

俗语,是先辈几千年来总结出的经验、道理和教训,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它们中的矛盾现象,也往往并立而生,比比皆是。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是说,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即使你有三头六臂,也需要朋友的助力。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自己”。和上句意思正好相反。区别在于是不是好汉么?若不是好汉呢?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多少有点依赖的味道。那么自己的路走好了,朋友是不是才可能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人看到希望,让别人觉得你值得帮。第一句正确,第二句也有道理,你说该信哪一句!

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来的东西很多,比如健康、爱情等。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脑补一下,金钱的力量有多大?是不是要分对象和时机呢?如果这件事儿变成了“高大上”,比如做人的原则,国家的底线,这是不可以用金钱来买的。因此,要搞清楚这两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做取舍。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的,看人不能只看颜值,还要 看品质和能力。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衣品可以提升人的品味不假,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大有人在。其实,打扮得体,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说白了是智商和情商的关系。判断一个人,不能轻易下结论。第一句话是说做事方面,第二句是个人形象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以做事为衡量标准。

我们不可把“俗话说”和“可俗话又说”看成是一对矛盾体,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性格上,咱不要固执。处理问题上,要分在什么情况下灵活运用。

又比如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告诉我们要知错就改,及时止损方为上策。可俗话又说:“船到江心补漏迟”,是说有些错误不能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后悔药上哪买去?如果说前一句是因为无心,或因疏忽而犯错,那么后一句,告诉我们做事要三思而行,思虑缜密,百密一疏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的过程是考验人心的试金石。坚持和耐力,信心和毅力都会登场。可俗话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是说人心难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不要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看他做多久,如此便可“见人心”了。

俗话说:“老实人终久在,好人有好报”,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可俗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但善良要分对谁,反击要有方法,反击要有度,反击要分什么事儿。我们也不能因为个别的欺凌和不公,就放弃做一个善良的人。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从“唯有”二字可见一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们不可垂头丧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许没用对地方,也许是没用对人。信奉第一句而否定第二句,是错误的。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读书。除非他不是个真正的书生,否则早晚有用武之地。

这些俗话,就看你的需要和选择。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立场不同,你的选择也会不同。同一组两句话,因人因时因事不同,原因过程结果不同,选择都不会相同,你意下如何?

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都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把它说成是我们的人格分裂。也不能说,某些人的人生是尴尬的。此一时彼一时,人与人、国与国都是如此。咱如果有能力,就“好马不吃回头草”,没有能力,就“大丈夫能屈能伸”,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留着。这不是调侃,这叫实实在在地生活。这不叫世故,这叫顺其自然。

你还能列举一组这样的句子吗?欢迎留言!

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