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是双减时代,但是依然架不住大家鸡娃的热情,特别是在孩子小学阶段的,但是很多热衷于鸡娃的家长,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有可能就退出鸡娃了。

因为小学差不多是唯一的,可以靠家长努力来弥补教育资源差距的阶段,而且孩子到初高中之后内容越来越多,题目越来越难,超出范围了,家长很难做到全科都很能跟上。这个时候孩子自己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就很重要了。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学国际象棋(从脑科学看国际象棋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1)

那么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呢?脑科学这样说。

美国教育家苏珊·克鲁格提出良好的学习能力由三个要素组成——信心、自我管理、学习。而其中的信心和自我管理就涉及到大脑内化学成分变化和大脑活动的影响。

所以学习其实从脑科学层面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或者是加强。

建立学习信心

就是让孩子打心底觉得自己能学好,请注意,这不是一句鸡汤,这需要脑科学支持。三脑原理告诉我们人脑的防御机制,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明白恐吓威胁和指责是无法强迫人们学习的,只可能达到表面学习的效果。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强大的,从呱呱坠地时什么都不懂到学习说话看书识字交流等,孩子能学会这些,假以时日,所有学科都是可以学会的。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学国际象棋(从脑科学看国际象棋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2)

然而学有差距,在学习效率专注度和学习成果上,这就需要孩子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和学会面对。

学会国际象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我们的对手是自己和棋盘上的另一方,总会面对输赢,在不断输赢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

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建立学习能力的第二步。

从脑科学来说,在情感中枢初步处理完信息后,接收信息的下一站是前脑,也就是前额皮质。这个部分就像一个个人助理,它会负责管理运动功能、记忆、语言、解决问题、调节冲动、管理社会行为,还有其他很多认知技能。

当前脑负担太重,不仅前脑会疲惫,整个人也会感觉“身体被掏空”,无法做好任何事。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损耗”。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会损耗心理能量,从而使执行能力和意志力下降。要克服这种“自我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自我管理技能,尤其是组织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学国际象棋(从脑科学看国际象棋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3)

除了在学习上做好学习规划来进行自我管理,下棋是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良好方式,特别是国际象棋,对不同的棋子的掌控和布局,组织进攻去击败对手,如果将每种棋子当成一个学科,孩子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调动自己的能力去协调所有子力是必要的。

科学高效地学习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学习,要归功于大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具有改变其神经连接的能力。但是不是只要埋头学习就可以了呢?

在《激活你的学习脑》一书中,有多年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的神经科学家史蒂夫·马森提到,关于学习最本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并且不断加强它们之间的连接。所以我们在让孩子下国际象棋时不仅仅是让孩子玩一种游戏,需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孩子通过学习国际象棋get到的学习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学国际象棋(从脑科学看国际象棋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4)

脑科学,让我们有机会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学习要有成效,努力是必须的,而现在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努力,更高效地学习。

声明:文章转自常青藤国际象棋,版权归原作者及俱乐部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