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1)

嵊泗列岛航拍全景 嵊泗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舟山7月17日电(张益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让浙江迎来了为推动共富提供省域范例的新历史使命,其中在县域共富层面,海岛富民也是题中之义。

在浙江最东边的海岛县——嵊泗,该县为推动海洋特色富民产业,不断亮出新招。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2)

五龙乡左岸·屿民宿全景图 受访者供图

以离岛的“蓝海”文旅优势,辐射东部乡镇的民宿产业;着手打造基湖沙滩海上、海滩项目;开辟精耕细作的海岛“桃花源”;以交通基建和共富数字建设为脉络,交织出共富路上的光与影……如今,海岛县嵊泗正“靠海吃海”,诉说着自己的共富故事。

旅与居:海岛文旅和精品民宿

从舟山市三江码头坐船,慢则晌午出行傍晚方至,而于船上远眺,待到李柱山码头出现在海上,便已到达嵊泗县的泗礁岛。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3)

嵊泗多种风格的民宿一角 张益聪 摄

嵊泗县属于海上列岛,位于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以泗礁岛为核心,该县包括大小岛屿630个,有居民海岛28个。

走进嵊泗县,花鸟岛的百年灯塔、枸杞岛的海上牧场、嵊山岛的东崖绝壁、黄龙岛的东海石村……各岛屿绽放文旅经济活力。

以花鸟岛为例,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旅游人次“逆行”压力下,当地旅游收入不降反升,仅单年接待游客5.2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0.79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4.36倍和5.04倍。另外,花鸟岛68家民宿,总营运收入达2589.6万元,民宿平均收入达到40万元。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4)

菜园镇几静民宿 受访者供图

在文旅经济的催化下,精品民宿应运而生,全面盘活列岛文旅经济,形成文旅、民宿之风的“内循环”,向更多民宿创业者发出了海岛“邀请函”。

“因为热爱海钓,我与嵊泗结缘。”在嵊泗县五龙乡,左岸·屿民宿主傅一琪直言,作为嵊泗的民宿创业者,以兴趣驱动至今,他的民宿品牌小有名气,“日宿千元”的价格挡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4月至10月海岛游旺季期间,左岸·屿近30间客房一房难求。

傅一琪坦言,接下来,以民宿品牌为基础,计划开发五龙乡渔产直销、渔产上餐桌,为当地渔民增收、为当地产业扩容将是他的下一步“星辰大海”,为此,其女儿留学归国帮助父亲,开启了父女齐心的民宿发展之路。

与嵊泗民宿的风格迥异类似,当地民宿主的创业经历也并非“复制模板”。

作为嵊泗县菜园镇本地人,郭一萍大学毕业后,经历两年工作,返回家乡开民宿、咖啡厅,成为几静民宿主的她为当地民宿带来了别样的烟火气:池中亭台的前院、恬静淡然的咖啡吧、标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温馨客房……无不透露出海岛民宿“家外家”的氛围感。

谈及开民宿的初衷,郭一萍笑称:“以前我父母就是开渔家宾馆的,现在我开民宿算是继往开来。”

作为“家业继承者”,郭一萍并未躺在父辈们的功劳簿上,而是成了舟山市民宿协会副会长,嵊泗县离岛民宿联盟会长,她表示,以往渔家宾馆的主要客源来自旅行社,这样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导致其品质参差不齐,更难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

如今,看到嵊泗的民宿如雨后春笋,作为同行的郭一萍不忧反喜,用她的话讲,她见证了嵊泗县民宿产业由渔家宾馆向高端精品民宿转变的全过程。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5)

基湖沙滩和海上项目器材 张益聪 摄

期与待:海滩经济和岛上田园

从几静民宿步行10余分钟,来到菜园镇基湖沙滩,这里曾举办首届全国航海运动大赛和全国沙滩排球冠军赛,独特的海滩风光成为泗礁岛本岛的重点文旅资源之一。

“民宿产业需要文旅产业做支撑,而基湖沙滩的目标就是成为当地民宿的支柱。”基湖沙滩海滨浴场负责人王芳东表示,为作差异化旅游特色,基湖村不同于其他岛屿“自然观景 民宿体验”的模式,计划以海上运动和沙滩项目为切口,打造海滨酒店、沙滩烧烤、海上滑梯等创新项目,形成“吃、住、玩”一体的景区综合体。

如今,受新冠疫情影响,基湖沙滩景区的发展建设也按下了“暂停键”。

距离基湖沙滩约10分钟车程,该镇小关岙村则走出了一条不寻常之路,该村一改海岛经济“港、景、渔”的刻板印象,开辟出海岛“桃花源”。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6)

小关岙村自建的灌田水库 张益聪 摄

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不乏良田、美池,或有鸡犬相闻……魏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小关岙村的初印象,不曾想到,这里的村民过着不似海岛的田园生活。

“咱们村老龄化严重,所以土地流转和耕地外包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小关岙村党支部书记傅燕峰介绍称,在嵊泗“一分岛礁”的地里刨食儿,不论是自给自足,还是流转、外包,都得精耕细作。

在2021年底,小关岙村探索出一种以个人、企业、集体“休闲自种 田园体验”的“海上微农庄”模式。傅燕峰表示,这种乡村体验式的承包地一开启,就供不应求,因此,今后还将开辟新田。

如今在小关岙村,不仅承包田不轮空,而且该村集体耕地也被充分利用:在田间地头,成片的玉米正待收获;在陌上田垄,走地鸡三五成群;在风中摇曳,海岛蓝莓别有风味。

2021年全年,小关岙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9.7万元,其中每年20万元左右用于村内老人的城乡医疗保险补助、年节福利……这片海岛共富地里,饱含着村民的期盼,静待着丰收的喜悦。

浙江嵊泗列岛历史(海上仙山诉说离岛蝶变)(7)

夜景里的嵊泗526国道一角 受访者供图

光与影:交通基建和数智工程

实现海岛共同富裕,除了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也是题中之义。

以满足海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嵊泗县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海岛样板:从526国道公路的旧路提升、新路创建,到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数智平台”“‘离岛e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嵊泗列岛共富路上光影交织,有台前增光添彩的交通基建,也有幕后默默付出的共富数智工程。

“526国道公路的提升建设,不仅方便岛上居民、游客的出行,更是海岛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嵊泗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科长赵海明表示,本次526国道海岛环线工程的旧路提升部分包括道路拓宽、绿植栽种、护栏养护等,预计全线建设完成后,提升道路承载量的同时,将整体推进美丽海岛建设。

据介绍,526国道嵊泗段改建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11.25亿元,全线新建1560米特大桥梁1座,另建有大桥级桥梁4座,地下通道1座,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等。

从空中俯瞰526国道新线,时而如腾海乘风的浪里白龙,架海环岛,风浪不侵;时而如穿山填海的钻地土龙,崩山而出,遁地遨游;时而如庇护海港的海岸卧龙,运输通达,保渔增产……

赵海明表示,526国道全线开通后,将形成环岛道路网,并贯通包括五龙乡、小菜园码头、基湖沙滩等重点地段、景区,将泗礁岛岛内各乡镇、产业规划区、旅游景区进行全面串连,提高交通运输转换效率,提升泗礁本岛的国道技术等级和路网服务水平,构建嵊泗县美丽经济的交通走廊。

海岛交通基建轰轰烈烈,海岛数智改革功在无声处。围绕政府与家庭之间的链接场景,嵊泗县搭建覆盖县域家庭的专题数据仓,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富裕群体发展指数体系,统筹构建“共同富裕数智平台”,协助政府均衡施策,助力打造家庭友好型社会。

该平台的应用不仅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辅政重器,更为嵊泗县带来了一场惠民甘霖。

“通过打造‘我的e家’数字应用场景,嵊泗县以惠民为宗旨,协调民生公共服务不均、避免资源错配等难题。”嵊泗县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应诗莹表示,嵊泗县利用数据“跑腿”,打通县域、市域、省域信息互连,让离岛居民办事“不离岛”。

此外,根据嵊泗县民宿产业现状,当地文旅部门着手打造“离岛e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汇集嵊泗县全县1000余家海岛民宿,加强规范化的同时,搭建起民宿主和旅居客双向沟通的平台,全面串连列岛旅游经济。

以文旅、民宿作为海岛脊梁,为海岛经济不断造血;以交通、数智作为贯穿海岛经济的两条“大动脉”,为海岛经济持续供血,全面助推嵊泗县高质量发展,完成离岛的自我蜕变——极目远眺,嵊泗仙山依旧于海上雾霭之间,但共富图景已携紫气由东而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