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国桐

前段时间,在菏泽市东明县,一名男子但凡见到60岁以上的老人就喊“姑奶奶”和“姑爷”。

不仅如此,他还以“亲戚”的身份向老人借钱。正是在此情况下,出于帮助远房亲戚的想法,不少老人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借给这名男子。

然而,这名男子的行为早就进入到警方的视线中。据菏泽市东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队负责人表示,在这起以“家中亲戚”为由专门诈骗空巢老人养老钱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作案12起,涉案价值2.8万元。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1)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2)

7旬老人被“侄孙”骗了6000余元

2022年3月底的一天,正在菏泽市东明县家中干农活的70岁老人郭霞(化名),突然被一名骑摩托的中年男子叫住,甚至还称呼她为“姑奶奶”。看着眼前这位来看自己的“孙子”,郭霞一时间不知所措。

或许是男子看出郭霞心中的疑惑,于是他便主动介绍起自己,“我是王亮(化名)啊,您不认识我了啊?”

听到男子斩钉截铁的话语,郭霞便邀请这名男子进了屋,之后通过沟通得知,这名男子原来是自己娘家亲戚的孩子。至于“侄孙”为何来到菏泽东明县,王亮则表示,为了尽快找到离家出走的爷爷,他便骑着车四处寻找。在到达东明县后,他突然想起姑奶奶郭霞就住在东明县,于是就顺道来看望一下。

在之后的沟通中,面对“侄孙”的嘘寒问暖,郭霞渐渐打消了心中的疑问和顾虑。就在此时,王亮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中对方告知,出走的爷爷已经找到,不过其爷爷身患疾病现在正在医院里进行治疗。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3)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4)

听到电话里的内容后,郭霞细心地询问起亲戚的情况,而王亮也说出此行的根本目的——借钱。

之后,考虑到亲戚有难,郭霞和老伴经商议将6600元借给了王亮,在拿到钱款后,王亮就匆匆离开了。

到了晚上,郭霞的孩子回家后,郭霞向孩子聊起了此事,孩子的一席话令郭霞产生了疑问,这位莫名出现的男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侄孙”?

为了验证男子的身份,郭霞与亲戚进行了联系,然而没想到的是,娘家亲戚的孩子里压根就没有叫王亮的人。此时此刻,郭霞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5)

老人能喊奶奶吗(见老人就喊姑奶奶)(6)

被抓时他竟然在打牌

“当时老人是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报警的,说自己被‘娘家亲戚’骗了6000余元。”菏泽市东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队负责人张超表示,在了解情况后,他们通过调查发现,今年以来,类似案情还曾在位于山东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曹县、东明县和兰考县出现了10余起,而且巧合的是,这些案件中嫌疑人的作案手段、特征等,与郭霞描述的嫌疑男子极为相似。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判断这不一起个案,而是一起以‘家中亲戚’为由专门诈骗空巢老人养老钱的诈骗案件。”张超说。

由于嫌疑男子在作案时所驾驶的为无牌摩托车,并且受害人对男子的外貌特征刻画并不清晰,因此,对案件侦破带来了难度。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调整了思路,并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嫌疑男子为东明县周边的口音,而且对案发现场地名、村落较为熟悉,所有案发现场均分布在半径30公里的区域内。”张超说,根据这些线索,他们着重对以上重点区域内的重点人员进行缜密的摸排。经过多日的摸排,最终锁定了籍贯为菏泽市曹县的王某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王某某平时生活拮据,但在案发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变得花钱大手大脚,加之相关证据的出现,我们决定赶赴曹县对其进行抓捕。”张超告诉记者,到达曹县后,经多日的蹲守调查,他们逐渐掌握了王某某的踪迹,并最终将其抓获。“当时我们抓获王某某时,他正在一家棋牌室内打牌。”

冒充“亲戚”专挑老人下手

王某某到案后,在确实的证据面前,他很快就如实供述了自己诈骗老年人养老钱的犯罪事实。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交代,由于自己参与赌博,加之无固定工作,手头拮据的他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自今年以来,王某某每次都是天一亮就从家骑摩托车出发,在鲁豫交界处的农村兜兜转转,专门找农村的留守老人行骗,见了老太太就喊“姑奶奶”,见了老大爷就喊“姑爷”。在取得老人信任后,王某某就编造各种理由,例如,家里老人想不开喝药了,走在路上出交通事故了、自己摔伤等骗取老人钱财,然后逃之夭夭。

“王某某作案时专挑家里没有年轻人的老人为目标。之后,他主动与老人套近乎,对老人嘘寒问暖,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此外,王某某接听电话的行为也是他事先准备好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人给他打电话。”张超称,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共作案12起,涉案价值2.8万余元。

在案件破获后,7月8日上午,东明县公安局举行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退赃大会,将追回的2万余元现金,全部退还给受害人。看着被骗钱款又重新回到自己手中,村民们十分激动。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根据此案,张超表示,老年人在遇到自称亲戚的陌生人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作为晚辈,要从身心各方面加大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与老人常联系、多沟通,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讲讲防诈骗的知识,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反诈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