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不断寻求更优质增长机会的调味品公司,千禾创立之初主要经营焦糖色等食品添加 剂业务,通过对下游客户的服务、学习,千禾选择向调味品赛道发起冲击,最终成功转型,成为西南地区的知名调味品企业。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1)

深耕十余载:其实早在2008 年,公司顺应行业的升级趋势推出零添加健康定位的调味品产品,打造品牌差异化竞争切入点,并在迄今的 10 多年里持续强化零添加品牌定位及产品矩阵。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2)

2013 年后,千禾又以汇鲜堂为跳板切入华东的商超渠道,通过“高举高打”的方式, 探索省外发展模式,现阶段实现全国化的初步布局。一路走来千禾不断突破自身限制,持续实现高质量成长。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3)

在品类高渗透率的背景下,我国酱油市场已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产品升级是行业的核心驱动。对标日本,我国饮食消费正处于健康化升级的前段, 健康定位的调味品将迎来更多受众,驱动消费规模扩容。随着此次海天酱油添加剂事件,将进一步助推健康化的产品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渗透提升。

当零添加成为未来的趋势,千禾味业在零添加的优势还能否保持?

根据研究,我国酱油每年人均消费量基本 7.5L左右,酱油企业再要提升人均消费量很难,所以酱油市场毫无疑问是头部企业的相互竞争。而现阶段行业内的玩家需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是品牌运作能力,解决产品信任度的问题,或提高产品溢价。

第二是网点覆盖多的,现在行业渠道由原来笼统的封闭渠道,变成可清晰划分的团餐渠道,驱动因素主要是安全性和成本驱动。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4)

第三是品质稳定,这不一定是品质好,因为好吃的衡量标准不一致,比如日本萨莉亚提倡“畅销才好吃”, 好吃是没有特定标准的,但产品口味口感稳不稳定消费者能吃出来,结合前文消费者对 就餐场所的偏好可以看到,大众基本都会选择那些第一有品牌,第二有品质保障的餐饮刚需求业态,最终指向的就是餐饮连锁企业。

对于千禾来说,公司核心营销点就是以零添加为主要卖点,千禾头道原香较早地建立了 C 端消费者对千禾的认知,这一点它是有一定优势的。近年来,随着健康化需求的普及,千禾逐步解开零添加这一概念与高定 价的强绑定,布局中端产品,使得零添加更快地融入普通家庭的消费习惯当中。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5)

但在渠道和市占率上,千禾并不占优势。整个行业竞争加剧,龙头挤压式增长,整个酱油行业 CR3 不到 30%,海天率先成长为全国性品牌,市占率约 22.7%,规模份额明显领先,根据测算,餐饮渠道相对优势更明显,市占率约 25%。第二梯队的中炬、李锦记、东古市占率均在 10%以下,大多数品牌都还在全国化的进程中。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大量的区域性小品牌。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6)

当目前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开始痛定思痛开始抢占无添加产品市场时,千禾味业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千禾味业背后主力(深耕零添加调味品十余载)(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