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人群:所有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渐进负荷 金科玉律 潜力开发

作者: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查无此人、陆肆壹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1)

抗阻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对抗阻力的运动。你通过肌肉输出力量从而完成负重动作。

如果这个动作对身体造成了足够的刺激,你的肌肉会通过产生更多张力来适应——变得更强壮。肌肉增强的主要表现是增加肌纤维的厚度,久而久之,肌肉体积就会变大。

一组有效的训练能够为身体带来“恰当”的刺激,在获得充足恢复之后,你会比之前更强壮。

随着你身体各项属性的提高,你必须阶段性调整计划,使之更加具有挑战性,从而保持稳定的进步速度——这就是“渐进负荷法则”。

“渐进负荷”的主要手段有两种:

1. 增加训练重量

2. 增加做组次数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2)

对于健身来说,个体差异是存在的。有些个体在增肌增力方面天赋异禀;而有些个体进步速度则缓慢许多。

虽说进步速度会因人而异,但我们身体都遵循着同样的生理规则——都以同样的方式适应渐进负荷。对每个人来说,渐进负荷都是增长力量和肌肉的注定规律。

但在渐进负荷的过程中,为何有些人似乎永远在进步,而另一些人总是很快陷入困境?

1.添加的重量过多、过快

如果你注意到前面段落中的措辞,渐进负荷的定义是“阶段性地”增加重量。如果你很快就陷入了瓶颈,无法继续增加训练重量,那么你可能有些急于求成了。你的身体尚未适应上一个重量。

如果一个人每周都增加5-10磅的重量,会发生什么?在短短3-5周之后,他的力量水平便无法寸进,甚至会倒退。

通常在每次训练之后,你的力量水平会提高仅仅1-2%。而对于高水平训练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这个数字将会锐减至0.5%甚至更少。即使增加5磅也可能太多了。你要么无法举起增加的重量,要么会勉强举起导致动作变形,进而很快碰到瓶颈期。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3)

请你记住,你仅仅能够在单次循环中获得0.5-2%的进步。然而,仍然有许多人尝试每一次卧推训练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0磅(约10KG)。

如果一个训练者能够完成300*6的卧推训练,那么增加到320磅大约就是添加了7%的重量。

如果他的进步速度是每周2%,那么从300磅到320磅需要花费4周;

如果他的进步速度是每周1%,那么需要7周;

如果他的力量增长速度是每周0.5%,那么至少要花费14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从300磅到320磅的进步(这更像是大部分人达到300磅以后的进步速度)。

虚荣心是你最大的敌人,永远不要以牺牲持续性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喜悦。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随意地添加负重(尤其是在健身房没有微型杠铃片的情况下!),你应当在身体充分适应当前重量后再考虑增加重量。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4)

“双重进程”模式:

这个方法久经考验,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体型。它行之有效,但是想要看到效果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这种方法能够贴合你自身的真实发展潜力。事实上,你的“真实进步速度”要比你想象中慢得多。

以下是“双重进程”的具体操作方式:

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组数(3-6组)、目标做组次数(假设是6次),以及接近该次数的重量(略小于6RM的重量,假设是240磅)。

你的目标是用相同重量(240磅)完成4组,每组6次的训练。

如果你能够用非常标准的动作形式完成目标,那么在下一次训练中你可以增加5磅的重量。

但如果你只是完成了:

·第一组:240磅6次

·第二组:240磅6次

·第三组:240磅5次

·第四组:240磅4次

那么你还没有达到增加重量的要求

如果你在下一次训练中,

·第一组:240磅6次

·第二组:240磅6次

·第三组:240磅6次

·第四组:240磅5次

你仍然没有达到要求。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5)

严格遵守规则,什么时候用240磅完成标准的4*6时,什么时候添加重量。

随后,你的训练重量来到了245磅,总的做组次数势必会下降,重复之前的操作即可。记住,第一组训练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每一组都达到既定做组次数。

在实行渐进负荷法则时,一定要保守且谨慎,切勿急于求成。增加重量的速度比你的适应速度稍慢一些为佳。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实现渐进负荷,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打败自然规律,获得超越生理极限的进步速度。

2.你的训练中充斥着太多垃圾容量

在渐进负荷中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坚持基本动作训练,并仅仅在弱势肌群中添加额外的训练量。

在4-6周的时间范围内,每周进行3-4次训练,每次训练做1-2个基础复合动作配合少量辅助动作,就足以帮你建立可观的力量与体型了。

另一边,那些经历4-6周训练仍然毫无进展的人,在计划中安排了过多的“垃圾容量”。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6)

过度着迷于各种“花哨动作”而忽略了基本动作,无疑是本末倒置。例如,如果你在卧推时肱三头肌比较强势,那么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的确能带来一定收益,但你的绝大部分收获仍然来自于你在复合动作中实现的渐进负荷。

看看阶段性渐进负荷的忠实拥趸:温德勒、特鲁德尔、布莱克利、赫本、斯塔尔和里皮托,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渐进负荷系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次训练中的动作数量都是少而精。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训练动作不应该超过四个——1-3个大重量的基础动作并逐渐添加重量,随后进行1-2个辅助动作。

仅有少量高级健美运动员,才可以不依赖基础动作的渐进负荷,仅仅依靠器械训练、孤立动作,追求超高容量(那是因为他们早年已经打好了基础!)。

但是,如果你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你需要系统性地提升三大项的力量水平、需要确保每次训练之前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恢复得“太多“总比恢复不够要好。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7)

3.你休息的不够

你的训练牵一发而动全身。力量训练不仅仅会带来肌肉疲劳,同样也会造成神经性疲劳。在进行大强度下肢训练之后,势必会影响你第二天的上肢训练。如果你有一个强力的训练搭档,这样的效果尤为明显。

如果你的训练主要是以孤立动作或者泵感训练为主,那么系统性疲劳并不大。但如果你的训练围绕着硬核的基础动作。那么缺乏休息所导致的全身性疲劳很容易降低你的运动表现,阻碍进步。

当我指导运动员时,我们不会连续两天进行高强度训练。而在高强度训练的前一天我也不会安排任何训练(即使是最简单的辅助训练)。我希望在任何一次高强度训练前,我的学员们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以饱满的状态开始战斗。

为什么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天赋越差越需要)(8)

我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分化有两种:

1.周一、周三、周五训练,周六安排一次简单的过渡训练(主要是孤立动作)

2.练一休一(EOD分化)

一周休息3-4天并不是在偷懒,而是给予身体恢复的机会,为下一次刻苦训练做好充分准备。

4.你已经达到了你的基因极限

众所周知,你的基因决定了你的上限。当你达到了你的基因上限之后,任凭你如何调整训练、饮食都无法获得任何进步。

但绝大多数训练者由于渐进负荷方法不正确,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自身的基因极限,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