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历史名人和故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1)

  耿仲明是盖州东部山区连阴峪(今盖州市榜式堡镇天宝村)人,原为明朝毛文龙辖下参将,骁勇善战。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后不久,1633年耿仲明率官兵及家眷6000余人,跟随孔有德、尚可喜受降于努尔哈赤,授总兵官。后屡败明军,1636年被封为怀顺王。顺治初从多尔衮入关,1649年被改封为靖南王。耿仲明死后,子耿继茂袭爵。1671年耿继茂卒,耿仲明之孙耿精忠袭靖南王爵,镇守福建。

南京的历史名人和故事(靖南王耿仲明世家)(2)

  此时,耿军增至十余万人,势甚猖獗。为此,康熙帝以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统兵入浙,很快便在衢州、常山、绍兴、淳安等地打败耿军,收复嵊县、寿昌、遂安等地,又在木道山一役消灭耿军2万余人。继之先后收复黄岩、徽州、婺源、建昌等地。其时,耿精忠在福建境内因与郑经交恶,致泉州、漳州均被郑军攻占,处境越加艰难。康熙帝为分化耿精忠与吴三桂的关系,宽释其在京被收禁的亲人,并命其弟耿聚忠奉敕到衢州,再次劝降。但耿精忠仍不接受,并孤注一掷,继续发兵攻打浙江衢州和江西的建昌等地。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杰书与赍塔合兵大败耿军于大溪滩。此时,福建汀州、邵武、兴化3府先后又归郑经所有,耿精忠见大势已去,只好接受杰书的劝降,但要求明诏许其赦罪立功。为掩盖罪行,耿精忠急忙派人缢杀范承谟。康熙下诏复耿精忠王爵,命其随军讨伐郑经,清军迅速打败郑军,收复兴化、泉州、漳州及邵武、汀州等地,郑经遁回厦门。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念耿仲明对清朝开国有功,令耿仲明三孙耿昭忠以怀顺王礼仪将其尸骨从江西吉安归葬盖平县耿家祖茔。次孙耿聚忠请清代名儒、著名书画家朱彝尊撰写《靖南王耿公仲明墓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诏耿精忠入觐,以负恩谋反罪将其下狱,革去王爵,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耿精忠被凌迟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