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本透视原理

一、什么是透视

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透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释为”透而视之“。

二、 达芬奇的透视观

达芬奇认为,透视是绘画的核心。

透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线透视、色彩透视、消逝透视

1.线透视

简单来说,便是近大远小

等高的物体离人越近,它所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越大;离人越远,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越小。这便使得三维空间的变化能在二维平面表现。

2.色彩透视

由于色彩与我们距离的不同,加上大气层的作用,从而使物体的色彩在人们视觉上发生了变化,称为色彩透视。

有如一般透视规律是近大远小,色彩透视体现在物品色彩对比及色彩效果上,简单来说,近处物体明暗对比强,色彩纯度高;远处物体明暗对比弱,色彩纯度低

2、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就是一张图中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图,通常用来表现建筑物正面与侧面同时存在的图画。直线和视线与水平线垂直相交,但横线与视线水平线并不平行。

3、三点透视

通常透视图要画得好,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磨练,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功夫去磨透视图,只要有透视的概念和正确的观念,配合软件,就能创造出正确比例的构图。这个部分只是要帮助我们在草稿阶段有个好的开始而已。不到做到最后效果出来了,发现透有问题,再好的作品也是一样遗憾。

4、三点透视(多点透视)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立方体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

基本规律:近大远小

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灭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1、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画面平行,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特点: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即心点(主点)

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立方体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

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水平线与垂直线与画面平行,不消失;消失线与画面垂直,这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消失点在视平线上。

2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有两个消失点,即余点。

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最少看见两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有一组垂直线、两组消失线。

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垂直线与画面平行,不消失;两组消失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边的余点聚集。

素描一点透视初学(素描基本的透视原理和立体透视)(1)

素描一点透视初学(素描基本的透视原理和立体透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