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1)

图源:陕西消防

近日,陕西西安。一64岁女子在小区散步时左眼下方被弓箭射穿,经救援处于恢复期。据悉,肇事男子系网购弓箭后于小区内练习,不慎射偏反弹后伤人,目前男子已被刑拘。

其实“暗箭”伤人事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4月3日,湖南益阳一名5岁女孩被另一名小孩用弓箭射中眉心。2019年5月13日,一位住在北京朝阳区古塔公园附近的老大爷出门遛狗,突然被一支箭射中腿部。

这些威力巨大的弓箭属于体育器材还是管制器具?“暗箭”伤人事故为何屡禁不止?在公共场合使用弓箭射伤他人,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种类多、威力大

网店可随意购买弓箭

弓箭伤人事件为何时有发生?这或许与其购买门槛较低有关。在各种网购平台上,可以随意购买到弓和箭。

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2)

某网购平台上销售的弓

复合弓、传统弓、反曲弓、玩具弓箭……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输入“弓箭”关键字,立即弹出多种类型弓箭的售卖信息,其中既有儿童可用的玩具类弓箭,也有比赛级专业弓箭,价格多为几十元到数百上千元,不少热门店铺每月销售量高达六七千。

这些弓箭的威力到底如何?

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3)

在某网店销售的某复合弓评价中,有买家评价说:威力大,千万别对着人。

有射箭爱好者表示,普通人往往会低估弓的威力,即使他们经常使用弓的人,也会对弓的杀伤力感到惊讶。一位射箭爱好者曾在家中使用24磅的普通反曲弓练习,一箭就射穿了暖气片;另一位爱好者则透露说,他曾使用30磅的练习反曲弓 圆头练习箭,在脱靶的时候曾射穿过双层的铝皮板房,以及大号钢瓶灭火器。

近日,在中国消防微博中放出的视频显示,5米之外的不锈钢盆,轻而易举就被弓箭穿透,并扎到墙上。

众多实例显示,这些可轻易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弓箭其危险性不可小觑。

弓箭是管制器具吗?

到底谁该为此次事件负责?

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4)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不过,弓并不在管制器具范围内。根据公安部的认定,非机械的类器材(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但是机械类的器材,如弩(又称:机械弩、弩机)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

但个人可以持有、使用弓箭,并不意味着法律容许滥用弓箭。北京市安理(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媛说,射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当在开阔的地方进行,这是射箭人的注意义务。

男子在小区公共场所射箭,对可能发生的误伤他人危害结果存在放任或过失的心理,并造成了小区业主的人身伤害,已触犯刑法,涉嫌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根据刑法规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同时,男子行为也侵害了业主的人身健康权,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贩卖网购这些东西都涉罪

这次事件中,弓箭虽然是“合法网购”,但是其危险性也是存在的。而在网络上,想要购买些“大件”,貌似也不是那么的难。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可以找到很多弓弦、瞄准镜、高压打气筒等气枪弓弩配件产品,多家店铺客服都表示,有产品,需要加微信或qq私聊。记者与两家网店店主微信沟通后,对方都说相关的警用电棍、手铐等器械、压缩气体动力枪、高强度弩,都可以咨询购买,指导安装。

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5)

为了推销,有的店主还在微信发布了一些射杀野生禽类的视频图片,声称自己的产品能碎骨、穿铁,证明威力很大。据这名店主晒出转账显示,仅八月就进账两万多元。不过这些商家很少在这些知名网购平台上交易,当顾客表示要交易,店主就推荐以微信转账等方式交易。

小区散步面部被箭射穿(女子小区散步面部被射穿)(6)

而近日“上外一男生向女生杯中投牛磺酸泡腾片”事件中,其牛磺酸泡腾片也是网购的。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类似的牛磺酸泡腾片很多是以低俗的宣传语、图片为噱头吸引买家。更有商家仍在出售类似女性“迷药”产品,并强调产品无色无味,水溶性,保密发货。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或真或假的“迷药”,在电商平台上竟如普通商品一般能轻松买到。

不管是“牛磺酸泡腾片”,还是“管制器具”,这些可随意网购的非法物品,无论生产者还是销售者包括购买者都是在玩火,都已经触及到法律,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重要的是,如果相关平台无法做到守土有责,这些违法行为就很难获得有效遏制。故此,在强化防范的同时,还应该各司其职,通过合力,形成围堵之势,让类似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巩小龙 综合自中国消防、央视财经、四川法治报、华商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