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 山栀子 摘编谭道盛《高人赐名“白云边”》)白云边出名五十来年了它本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方位词,冠上酒名之后,立马名声大振,人们都说,这名字好极了,听起来感觉新奇大气,文化厚重,亲切可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湖北陷阱式采访?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湖北陷阱式采访(特约记者行谁为松滋)

湖北陷阱式采访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 山栀子 摘编谭道盛《高人赐名“白云边”》)白云边出名五十来年了。它本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方位词,冠上酒名之后,立马名声大振,人们都说,这名字好极了,听起来感觉新奇大气,文化厚重,亲切可人。

(本文作者谭道盛,81岁,曾任白云边酒厂厂长)

它将诗仙与酒仙,名人与名酒,泰斗与工匠,松滋与酒乡,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松滋酒文化,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可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时间回到1974年5月。县里接到上级通知,称凡是有酒厂的县、市,都要派人参加国家轻工业部在长沙召开的中南五省酿酒工业会议。松滋县领导非常重视,要酒厂一定要派人参加。

当时的松滋县人民酒厂规模很小,正式工、副业工合起来只有20来人,管理人员只有两三个。谁去呢?党支部书记谢士金摔断了腿,卧病在床。厂长李茂文他自己都说,斗大的字认不到一箩筐,只会搞生产。从水平能力上看,兰贤英是合适人选,可这位主管财务、供销的兰股长,官小权力大,一抹带十杂,是个大忙人,不能去。怎么办?

(今年87岁的兰贤英在子女身边安度晚年,目前身在南方)

最后还是徐﹙庆尧﹚县长一锤定音:就叫兰贤英去!五月的某一天,兰贤英按照通知说的,带着三瓶“松江大曲”,好不容易到了长沙,在酒会报到处交酒签到之后,就到指定的招待所住下了。

据兰贤英讲,参加这个会的大约两三百人,会议开得很特别,一没听报告,二没组织学习讨论,主要是由轻工部的专家和各省的品酒师,共同品尝、鉴定各地送来的样酒。一方面是从中发现和推荐优质的低度白酒,准备出口欧洲。另一方面是筛查普通白酒,优中选优,摸清底细,为全国评酒做准备。

过了两天,一位湖南工程师见到兰贤英,小声细气地对她说:“兰股长,你们的酒很不错咧!”听到这个消息,聪明机灵的兰贤英觉得有通风报信的意思,于是立马给厂里发出加急电报,要家里立即派专人送两件酒到会上来。

不到三天,一个叫张道美的工人用扁担挑了两件﹙24瓶﹚酒,交给了兰股长。她火速将这些酒,一瓶不剩的分别送给了北京来的酒专家和各省领导及品酒人员,请他们尝一尝,并提出宝贵意见。

半个月过去了,多数与会者都回家了,可是“松江大曲”没有音讯。着急之时,也就是酒会的最后一天,那个湖南工程师通知兰贤英,说是辛海庭工程师在接待室等她。兰贤英顿觉眼前一亮,飞也似的到了接待室。

辛工见面就说:“小兰呀,你们的酒很好,就是名字不好,听起来很俗气。再者,哈尔滨已经有个松江大曲,人家是注了册的。江苏省有一个松江县,有些相雷同,搞得不好,人家分不清这酒是松滋的,还是松江的,所以你们的酒必须更名。”

兰贤英脱口而出:“辛工,您水平高,就请您给我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辛工问道:松滋离洞庭湖有多远?兰贤英说,我们县与湖南紧相连,就在洞庭湖的北边,长江支流松滋河的水直接流入了洞庭湖。

辛工闭目寻思了一会,随口咏道:“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接着又把最后一句加重语气念了一遍,然后说道:“就叫白云边,好不好?”大家齐声叫好,也确实是好。

兰贤英喜出望外,连忙打电话向厂里报喜,讲述了更名的大致情况。好消息不胫而走,这事很快在群众中传开了。听说“白云边”三个字出自一首诗,谁写的,不知道。于是有人翻遍了毛主席诗词、唐诗三百首以及其他古典,一无所获。直到兰贤英凯旋归来后,才知道是李白的诗。

从此以后,金色“白云边”,就成为酒名、厂名、商标名三位一体的企业,1979年、1984年、1989年三届白酒评比,均获国家银质奖。成了松滋的一块金字招牌。

当年,松滋县印刷厂的设计员黄家滋,将繁体白云边三个字写成篆字,白底金字,主体突出,周边衬以淡描图案,成竖椭圆形,经印刷成形后,粘贴在乳白色的酒瓶上,红色瓶盖,最后在瓶颈上挂上仿制银牌,古色古香,甚是好看,使白云边酒更俱魅力。

在这里,我还要把为白云边取名的辛海庭工程师简略介绍一下。他生于1927年,享年81岁,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文革中,下放到五七干校,熬了五年酒,因祸得福,使他获益匪浅。后来回到轻工部,还是干本行。他是中国白酒界四大泰斗之一。由于成绩卓著,曾获国家突出贡献奖。

﹙作者系原松滋白云边酒厂厂长,写于20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