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如歌,笙笙空灵,长安如诗,字字句句都留不住失意的人。一笔落高楼,高楼歌舞何时休?仗剑携酒堪风流,倚栏自嘲,只道长安留不住,青山天远,白袍长剑,提酒不回头。这些,便是李白的一生了。还记得在陈凯歌的新电影《妖猫传》里,杨贵妃回眸一瞥,叫住李白,告诉他,"大唐有了你,才真的了不起。"没错,诗仙李白,醉了大唐,迷了后世,他的诗,流传千古,吟咏万代。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1)

唐朝诗人最后的结局,其实很少有完美的。诚如李白、杜甫那样的诗人,哪怕再怎么满腹才华,得不到长安城皇宫里皇帝的赏识,也依然过不上达官贵人一样的好日子。有的人觉得李白过得潇洒,然而他内心真正潇洒吗?纵然他遨游山水,访历名山,可也无人知他的寂寞和哀愁。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2)

他的寂寞是因为诺大的盛唐,人人赞颂它的繁华,可却无人懂李白的失意,他的寂寞是因为几次入宫,却因为常人不能及的才华,还有生来就傲气的性格,不受皇宫里那些唯唯诺诺阿谀奉承的人的待见。可是李白,也不需要那些莫须有的东西,他心里想的,只有诗,只有酒,还有希望自己的一番本领,能够换来一身功名。不是吗?自古本领换功名,那些考取功名利禄的人如此,唐代那样一个盛世,长安如此繁华,不晓得引来了多少豪杰文人前去,为自己争一个功名,起码让自己在长安有一个立足之地。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3)

不为功名为什么?还有世人的艳羡吗?李白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可来到皇宫,真的就能过上李白想要的生活吗?真的就能进到自己想要的世界吗?华丽殿宇,高墙围栏,这里来往的都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之辈。李白不甘啊,于是他不愿违心的去吹捧皇上,他让高力士脱靴,他几日连续醉倒于酒香里,不见殿宇冷目,不见旁人围观。李白,终于还是失意潦倒了,找不到真正能懂自己的人,明明满身都是才华,明明活脱脱一位谪仙人,大抵是因为从天上来,所以不被凡间所理解。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4)

到底是他行路太难,不如遨游在山水间。他希望进宫,于是来到了长安,他希望以自己一身才华,可以得到某个名人或者直接是皇上的青睐和欣赏。他没有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他是完全有这个实力的,只是他低估了那些人的欣赏能力。他不屑于跟那些酒囊饭袋纨绔子弟一样,随便找一个后门就能进宫做官,李白觉得那样没意思。这个也能看出李白性格里有他正直的一面,可李白也不愿意和大多数没有家事背景的考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从最低级的考试,一路到最后的考试,李白觉得那样太麻烦了。简直就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浪费。他希望自己可以凭借这身不凡的才华平步青云,一马平川,一举成功。可李白显然失算了,他不知道高深的楼宇里藏着的是怎么样的规则和游戏,他不知道在那些权势那些利益面前,勾心斗角可以进展到何种地步。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5)

不过李白这次进宫,他还是被好多人记住了,因为他那不凡的才华,不凡到连皇帝都有些嫉妒。他也的确实质上风光了一把,因为他的蜀道难还有行路难,被那些人看见,使劲的夸赞了李白一把。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贺知章老诗人那样,去欣赏李白,赞叹李白的。十几年之后的李白已经年过四旬,因为他和贺知章交好的原因,他终于再一次有机会进京,来到长安。后来李白真的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哪怕唐玄宗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宫廷诗人。

可是对于李白来讲,还能有哪个职位,比宫廷诗人更加适合他,更加与世无争呢?即便只是做了河清海晏的点缀,即便只是这大唐盛世的锦上添花,这对于已经离京多年的李白来讲,已经尤为珍贵了。可是这样一个职位和工作,却接受不了长期的忍耐和适应了。因为歌舞宴饮不是李白的志向,他对此没有兴趣,要不是那份属于他的风雅。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大唐盛世不可能永远是盛世,这大唐会过去,这盛世迟早会腐朽。那么他这个锦上添花,还有什么意义呢?

巧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6)

最令人难忘的,是李白写给杨贵妃的那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除非是有过天宫的经历,凡间的人怎么会有如此的体验和经历,又能有如此的下笔和文采。不过后来,人事皆变,李白被唐玄宗驱逐长安城,并且永远不得回来。一带文豪,彻底归隐于山水,彻底销匿于仕途,令人惋惜,又不难理解,这大唐有多繁华,有多了不起,他锦上添花时就有多风光,他不再做点缀时就有多落魄。可是,在后人心里,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是诗仙,亦是盛唐的折射。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