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神和武财神都叫什么 财神到底有几个(1)

财神

财神是中国民间供奉最为普遍的善神之一,逢年过节,各家各户都要悬挂财神像,希望财神能够保佑自己。

财神并不是只有一个,按照民间信仰,财神包括“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以及“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大致上可归为文武两大类。

在人们奉祀的财神当中,影响最大的是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赵公明神通广大,变化无穷,有唤雨呼风、降瘟剪疟的本领。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赵公元帅”。在旧时年画中,正财神赵公明的形象一般为头戴铁冠,黑面浓须,手持宝鞭,面目狰狞,故而人们将他视为武财神。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著名商人。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便功成身退,离开越王,四处经商。他每到一处,都白手起家,当财富积累数万以后,又将其财产散于乡里,自己另到一处再谋生计。由于他精于商道,且仗义疏财,加之他本为文官,因而民间将他奉为文财神。

关羽被人们尊称为关公,他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关羽本来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他以忠义勇武著称。因此,众商贾都钦佩他的忠诚与信义,希望他能够成为自己发财致富的守护神。此外,人们也都希望商贾能够坚守诚信,因而把关羽奉为公正人,希望以此来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在民间所供奉的文武财神之外,还有偏财神“五路神”。所谓“五路”,就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百姓对其供奉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一出门就会得到财神的保佑。

在民间信仰的财神当中,有一类只能称之为准财神,即未获得财神封号的神。由于此类神能够给人带来财运,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财神的职责,故而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最具代表的一位。刘海蟾是五代时人,曾官至丞相。传说,他曾降服了口吐金钱的金蟾,因而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民间因此奉他为准财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