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篇文章红遍网络,不管你是公司白领还是路上摆地摊的,“会写作”“文案”标签一贴上,整个人都高端大气上档次起来,不少人还通过写作发家致富,摇身一变成为了知名作家。

  人们心生羡慕的同时也纷纷想着效仿。

  作者这个职业,自由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我修养,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作家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

  有人说:写作是人类最后的职业。

  这个话所得忒狠,但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

  1、写作的人没有露脸的机会,别人谈笑风生时写作的人只能坐在电脑面敲键盘。

  2、写作令人疲惫不堪,导致生活不规律;腰酸背痛、睡眠不足是常态,整日为写什么而发愁。

  3、前期写作是没有稿费的,这个“前期”还是不确定性,不知道是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十年,就算是著名作者张嘉佳也是写了十年才出头,总之,写作是个吃力但不一定能讨好的事情。

  看完这些还想继续深耕写作的,先赞叹你勇气可嘉,然后再送上一本写作宝典: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1)

  《写你想读的文章:改变人生的简介写作法》(下面简称《写你想读的文章》)的作者田中泰延是个有着24年广告策划和文案经验的书虫,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了长文领域。

  正所谓一时兴起欲罢不能,田中君仿佛中了“文字毒”,深受其害的他连干了二十多年广告策划的工作都不要了,于2016年“裸辞”,真正变成了一位自由职业作家。

  田中泰延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奉行一句话:为自己写作,只写下自己想读的文字。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2)

01、 随笔产生于事象和意象的交织处

  “随笔产生于事象和意象的交织处”这句话多次出现在本书当中,应该是田中泰延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就是随笔一记。它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网络上有九成的爆款文章是随笔。

  事象:世界上的事、物、人,个人耳闻目睹以及所有了解的事情都成为事象。

  意象:当我们与事象接触,心灵为之触动,便会产生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的念头。

  就拿我这段的第一句话举例:

  “随笔产生于事象和意象的交织处这句话多次出现在本书当中”是摆在明面上的“事象”;

  而“是田中泰延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整本书的判断,这是我的“意象”;

  两者形成了一句话,视为“交织”。

  同理,以上举例是我对“随笔产生于事象和意象的交织处”这句话的理解,换做另外一个人来写,或许又有不同的观点;

  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你读完《写你想读的文章》之后和我的见解不同,那是属于你对《写你想读的文章》一书的“意象”。

  “随笔产生于事象和意象的交织处”可以说是我们对世间万物的看法——这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3)

02、焦距于一个特征

  有些人刚开始写文章时内心有千万种思绪,恨不得都一次性付诸于笔,可是你要知道:随笔不是一篇大几十万的小说,不可能装得完你的三千烦恼丝。你这么洋洋洒洒一大篇写出来不止显得啰嗦,还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人到底在表达什么?

  小说还有个大纲梗概故事转折呢,你没头没脑写一通,除了字数多之外估计找不到一点儿优点了。

  我们必须要学会割舍,从你众多的念头当中选取一个深挖拓展。

  就拿我这篇文章来说,我写的是《写你想读的文章》的书评,这本书有十几万字,几十个观点,我要全部写完得写上三天三夜,写完了你们一看我这么长篇,指不定扒拉两下就点返回了,未必能看得下去。

  但我要是只选取两三个观点拓展延伸就不一样了,三个观点总有一个能戳中你,戳不中你也能戳中别人;要是两边都戳不中,我还可以自己写给自己看,毕竟,是我想这么写所以才这么写的;文章的长度也是不长不短的两千多,恰好能让你在蹲厕所的时候看完。 

  冰山一角虽然只是一角,但别忘了,单单只是那“一角”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了。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4)

03、耕耘自己的写作方法

  作家蓑依曾说:文章要用70%的时间思考,花30%的时间写。

  田中泰延说道:文章的99.56%来自于调查。

  两句话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文章的前期工作是有多重要,可想要往哪想?调查又要往哪儿调查呢?

  ——想生活,查图书。

  想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身边的每一点都可以当成素材。

  我看到过一篇下班走路回家,对路上的一切感慨的文章,它唤醒了我沉睡的悠闲细胞,提醒我不要那么着急赶路;

  我看到过一篇心血来潮的“探索”之旅,将前去探险的地方都描绘得新奇讨巧——那只是作者途经的一条岔路;

  我还看到过一篇去赴同学约,得知对方竟然是传销的忽悠故事……

  生活多么多姿多彩,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5)

  查图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12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贝尔纳说过一句话: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路走来的深厚积淀如同参天巨人,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物才能取得进步。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想出的每一个点子或者话题都以为是空前绝后的,殊不知,我笔下那些题材都已经被别人写烂了。

  在《写你想读的文章里》,田中泰延就专门为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篇幅,可见有这种心理的人不止我一个。

  有时候我们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怪别人不懂欣赏,殊不知类似的文章别人都已经看腻了,已经不感冒了。通过两个月的书籍恶补我对这点有真切的体会,一些引以为傲的独特观点早在几年前的书籍里面就有写了。如果我们吸收了他们的观点再度创作可能还会引来一些人的共鸣,但却因为无知写出了类似的文章,那已经是“炒冷饭”了,不受欢迎那是必然的。

  身为一个写作人,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画家作画,没有足够的颜料是不行的,虽然一幅画里面用到的只有几种颜色,但是画家绝对不会让自己的颜料稀缺。

  画家有一双巧手,可以用基础色调出千百种颜色供他所需;作者也可以运用手里的知识编织出千百种观点线;两者唯一的不同的是:颜料的颜色永远不会变,但知识会更迭。

  所以,想要写出新颖的文章,脑袋里的储备知识就必须经常更新。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6)

结语

  罗伯特.麦基说过:在艺术之前,写作先是是一门技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将这门技术学好。但正如人生有千百种活法一样,写作的方式也有千百万种,我们只有像写出《写你想读的文章:改变人生的简介写作法》的田中泰延一样抱着只为自己写作、写下自己想读的文字,才能找到自己的文字区域,并在里面自得其乐。

读书笔记或书评怎么写(写你想读的文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