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

《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40首古诗词,是中考考试范围。40首中九年级上下两册共包含13首,即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的《满江红 》、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 》

任务较多,中考占比较大,九年级新生可以提前学习,学会鉴赏,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打下基础。清平乐老师将依次逐首讲解,请同学们及时关注。

中考古诗词赏析归纳选择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1)

行路难(其一)

一、原诗与节奏 4/3拍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文常填空

1.《行路难》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2.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三、【写作背景】唐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四、解词

1.金樽(zūn):对酒杯的美称。 2. 樽:盛酒的器具。 3.清酒:清醇的美酒。

4.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5.玉盘:对盘子的美称。6.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7.直:通“值”,价值。 8.箸(zhù):筷子。

9.忽复:忽然又。 10.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 11.安:哪里。

12.会:终将。 13.云帆:高高的帆。 14.济:渡。

五、解读诗意:

金樽中的美酒一斗可值十千, 玉盘里珍贵的菜肴可值万钱。 (心情愁烦使得我)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监冰堵塞河道, 想登太行山,大雪布满高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繁,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渡过苍茫的大海。

六 、归纳中心: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气,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虽情感大起大落,但基调豪迈乐观,表现了诗人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七、历年中考题集锦

1.理解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通过美味佳肴难以下咽,衬出自己内心的悲苦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行路难》(其一)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艰难,表现出无端的惆怅和无所适从的迷惘的句子是:__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的“_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_”两句中,以两位历史名人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遇到贤君明主,成就大业的志向。

(4)《行路难》(其一)中,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在失意时仍怀着理想和希望的句子是:__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5)《行路难》(其一)中“__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_”表现了诗人对抱负终能施展的坚定信念。

(6)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困难与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这是一首古体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金樽清酒斗十千”两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停杯投箸不能食”两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决心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

D.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5.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分)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变化,与上文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6. 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运用象征,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形象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表达出怀才不遇的惆怅和迷惘。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3分)

用典,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

9. 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2分)

修辞: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前路的艰辛,表达诗人内心的迷惘、焦灼与苦闷。

句式: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表达诗人内心的迷惘、焦灼与苦闷。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为什么历来为人称道?(赏析)(3分)

这两句借用“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来形容自己的抱负,表现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中考古诗词赏析归纳选择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2)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克服困难、摆脱困境。

如果有用,请关注收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