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桐华,青春不悔,哪有不悔的青春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1)

很早就想写《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书评,敲出来却只寥寥数语。小说读了没有十遍也有七八遍,每一次读到某处都沉思许久,游离天外。故事虽跌宕起伏,动人心魄,人物性格也栩栩如生,更有年少的青春热血,让人不忍释卷的,是书中值得珍惜的那种奋不顾身;这是大多数人,只有在年少时才拥有的宝贵品质。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2)

《年少》是一本回忆性质的书,可以说是作者桐华的半自传体小说。这样的书读起来毫不费力,甚至能读出哪些地方是作者真实经历过的,哪些地方是作者编造的,哪些地方是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写的。网络小说有多好?文笔相差无几,故事大多雷同,所有作者之所以出名,不是讲故事的技巧有多好,而是情感到位,引起读者共鸣。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3)

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对罗琦琦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小的时候会在怎样的家庭中成长,成长中会遇见谁不是个体能够决定,这就是所谓的“运气”,可以提炼为“论投胎的重要性”。 聪明、敏感、早熟的罗琦琦一早就明白了这个世界,所以才会有关于成功的感悟,而不只一味的将成功仅仅归功与“天赋”或“汗水”。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4)

罗琦琦最幸运的,不是遇到了高老师,不是遇到了小波,而是在童年时期,有一个“对我的溺爱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的外公。没有外公,罗琦琦即使遇到观音菩萨,也未必能修成正果。所以,在她向父母提出不想再读高中,而要去上技校时,妈妈的一番谈心,都是拿外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让罗琦琦决定继续读高中,考上大学。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5)

“作为驯马人,聚宝盆很失败,他不但没有把我这匹马的野性驯服,反倒激发出我无限的潜能,他在我身上尝试到了什么叫挫折。但对于我而言,他真是良师!他对我的羞辱从坐垃圾堆开始,一步步升华,直到在几千人面前,让我连站一个多周兵乓球台,而且几千人中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张骏,一个叫关荷。经此一役,我想不出这世上还能有更难堪丢人的事情。”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6)

这个时候,罗琦琦已经不再是小学时那个反抗过冤枉自己的赵老师后消极度日的小女孩了。她用自己的倔强和自尊面对所有轻视、侮辱她的人。一个人,只有不再以他人的眼光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才能够无视其他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一直向自己的目标奔去,所向披靡。我记下这几句话:“有人羡星星之丽,伸手摘星,努力多时,却不可得。人嘲笑:自不量力。他答曰:伸手摘星,虽未得星,却心纳美景、手不染污。”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7)

这世间有很多道理,未必适用于每个人,也未必人人都能明白。在这部小说里,三言两语,出自肺腑,往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如果大人们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不肯承担责任去保护小孩子,那么小孩子只能快速长大,像一个大人一样保护自己;我有时候,很难相信,一个人就这么不见了,可这个世界却依然这么生机勃勃地运转,它难道感受不到我们的伤心吗? 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转动,这是一句最诚实的话,也是一句最残忍的话。

每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李一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8)

成长,如同参加跑步比赛。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并不一定会急着悲伤,唯有被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日渐超越时,才会急着伤悲。也许你不会记得那些已远远落在后面的人,可你会永远记得那个跑在你前面的人。十字路口,也许你们挥了挥手,也许你们连挥手都没有,就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方向,你舒了口气,以为比赛终于结束,却不知道自己又站上了另一起跑线,新的比赛已经开始。你质问怎么没完没了?何时才能休息? 永不!这就是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