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四年级学生 赵家卉

《精卫填海》是部编语文教材中第三篇文言文,另外两篇是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满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一、预习课后生字

1、拼读要求会认的字(每一步都要读三遍,每一步都要扎实)

2、 要求会写的生字

(1)注音

(2)给课后生字组词,每个字组两个词

这一步要注意的是:有的同学把组词写在生字旁边,生字不写或用符号代替,这种做法不好。写组词也是在记生字,生字一定不能忽略不写

帝 dì(皇帝)(帝国)

曰yuē(或曰)(名曰)

溺 nì(溺水)(溺爱)

返 fǎn(返工)(返修)

衔 xián(衔接)(头衔)

这篇课文中多音字有:

少shào (少年)shǎo(多少)

二、读课文

文言文朗读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三、理解词语

结合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是解词常用到的方法:

之:的

少女:小女儿

曰:有两个意思,一是“说”的意思,二是“叫做”的意思。在文中指的是“叫做”。

游于东海:游,游玩。于:在。在东海游玩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为:变成,化为,变为

堙:填塞

四、理解短文内容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她化成了一只精卫鸟。她经常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块儿,填到东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五、围绕单元主题展开预习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本文共有两句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交代人物姓名及身份)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起因)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过)

也就是说“精卫填海”是故事的重要部分,即经过,结果怎样?文中没有交代。。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1)女娃死后变成一只精卫鸟

(2)精卫鸟从西山衔着树枝和石块儿填到东海里

四上精卫填海预习笔记(13精卫填海预习策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