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倩彤是我在临床中接诊的第一位性爱成瘾女性患者。昨天的文章描述了我和她的面诊过程,介绍了她压抑的成长过程,离奇的幻觉,以及无法自控的性爱成瘾行为。

可惜,仅靠两个小时的面诊,我们未能发现倩彤罹患性爱成瘾的真正原因,只能结合她的叙述和我的临床经验作了一些推测。

要侦破这个“迷案”,并令倩彤的性爱成瘾高效康复,恐怕离不开催眠治疗师Lucy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心理干预。

01

一般来说,正式开始心理干预后,并不是一上来就能对患者进行深度催眠下的心理干预,而是要经过前期几次的认知心理干预。

我与倩彤回顾了她的病情,详细地询问了她在等待期中的症状变化和心理变化,并深入地解释深度催眠下心理干预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倩彤的父亲。

倩彤的父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传统观念重,非常务实,事业心强,能吃苦耐劳,但同时也有比较重的“大男人主义”。家里的重要决策,一般都是父亲说了算;儿女的教育问题,他也一般很少过问。

所以,父亲对倩彤造成的心理创伤比较少,但是父女俩也非常生疏。在倩彤患病之前,父亲与她的沟通仅止于偶尔问一下学习成绩。

在倩彤的父亲的创业时期,倩彤的母亲尚能默默承受着丈夫终日不着家,尽力在孩子维护父亲的好形象。但当父亲的事业站住脚跟之后,他仍然缺乏回归家庭的意识,闲暇的时间主要用于跟生意上的朋友吃喝玩乐。

渣女隐藏三年内的秘密(的背后竟是性爱成瘾)(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倩彤的母亲开始与父亲吵架,虽然不算很频繁,但也明显影响到了儿女的情绪。倩彤记得,有好几次他们吵架的焦点在于母亲指责父亲总是在外“搞三搞四”,而父亲的反驳理由则是“男人做生意,在外面都这样,只是逢场作戏”之类的。

倩彤回忆那时候大概读中学,并不能完全明白父母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但到了18岁那年,她终于懂了。

那年暑假,她高考结束,父亲说要带着她和哥哥出去放松放松,还打电话叫上了他的几个兄弟,让他们也带上孩子。没想到,父亲带他们去的是歌舞厅。

那个歌舞厅显然是父亲和他的铁哥们儿常光顾的地方,一进去,倩彤就看到好几个打扮得性感、美艳的姑娘迎上来,亲昵地搭着倩彤父亲的肩膀和手臂,高兴地说说笑笑。

倩彤有点惊讶,可眼看着父亲不但没有一点儿不自然,还顺势地搂了其中一个姑娘一下,假装要亲她。

“虽然他和那些女的没有进一步的亲密举动了,但就是不停地有一点打情骂俏的感觉。何医生,我后来也喜欢上夜店,会不会跟我爸有关?”

说实话,我惊呆了,见过男人上歌舞厅的,但真没见过男人带自己的闺女上歌舞厅的。

倩彤的父亲在三观上肯定存在着一些扭曲。至少,在他看来,带女儿出入这种场所没有问题,甚至他在女儿面前跟别的女性搂搂抱抱、表现亲热也很正常。

而这肯定会对倩彤的认知和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她自己身处酒吧或类似娱乐场所时,当有陌生男子对她采取这样的轻佻行为时,她也不会十分排斥,甚至在无意识之中也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第二个问题是,倩彤最近几个月来备受失眠折磨,晚睡之前脑海里总涌现出大量过去的性爱画面。

她说,患病那么多年,她的情感已经比较麻木了。对于自己的性爱成瘾行为虽然不认可、不理解,但正如她面诊时说的,已经有点“无感”了。

但跟我面诊之后她感触良多,总是经常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止不住地想起过去发生的一些细节,痛苦不已。

她脑子里出现得最多的画面有3个。第一个是倩彤大四时,她和同学去夜店喝酒,认识了两个白人男性。后来同学离开了,两个男性问她要不要去开房,她就跟着去了。“我当时喝了很多,但意识是清楚的,内心是痛苦的。我一点都不在意那些男的是谁。”

其中一个白人男性在那天晚上之后还找过倩彤,两人又发生了关系。在那过程中,那名男性会咬她,掐她,她觉得很痛,但内心反而觉得很兴奋,“有一种解脱和释放的感觉”。

她洗澡时发现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心里反而有愉悦、放松的感觉。“我当时没有自责和羞耻,只是觉得自己有点变态”。后来,倩彤频繁与陌生男子发生一夜情的时候,也喜欢让对方咬自己、掐自己。

第二个画面是倩彤又在酒吧认识了一个男生。两人发生关系后,那名男性躺在床上与朋友打电话。当那位朋友问及他正在做什么时,那名男性直接回答“在酒吧勾到了一个女的,爽了一把”。倩彤当时非常生气,感到被羞辱了,直接就哭了出来。

第三个画面是她与另一个男生“约炮”,她自称当时还挺喜欢这个男的,长得很有明星相。可两人发生关系后,这个男的却率先把她拉黑了,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所以,她晚上总是不停地想到这些画面,“这些事我一直都记得,但以前觉得做了就做了,就那样吧。但现在觉得实在是太丢人、太羞耻了!我怎么能做出那样的事来呢?”

其实,那些事件发生时她已经出现幻觉了,精神心理障碍非常严重,又有性爱成瘾症状,不能因此指责她品德败坏,她其实是没法自控的。

在认知治疗时,我引导她尽量理性地看待自己过去的行为,必要时可借助低剂量的镇静安眠药帮助入眠。

本来,她在情感上对这些过往是麻木的、无感的,只是理性上不认可,这其实不利于她的康复。现在她有了强烈的羞耻感、自责感,这对我们的心理干预来说反而是好事。很可能是那次深入的面诊激活了她的一些创伤,让她的问题浮现出来了。

于是,对倩彤的心理干预很快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我为她进行催眠测试,她当时因为性爱成瘾及肥胖问题非常焦虑,初次催眠测试的感受性不佳。我继续为她强化认知治疗,训练催眠感受性。

一轮准备后,倩彤终于准备好接受催眠治疗师Lucy的心理干预了。

02

简单来看,倩彤的性爱成瘾是频繁地与不同的陌生男子发生性关系,但仔细询问发现,她这个重复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有规律性的。

首先,她不是随意选择对象的, 一般要符合这几个特定的外貌特征:皮肤白、或白人,看起来干净、帅气,不戴眼镜,初步接触时脾气比较好,头发带点卷。

只要碰到符合这些条件的男性,她就忍不住地去“勾引”,她甚至说,“这成了我的一个爱好”。如果对方也有意愿,就算刚认识不久,她也会与其发生关系。

她说,跟这些男生发生关系后,有一阵短暂的“恋爱”的感觉。但很快她就会主动结束联系,像没发生过一样。看到下一个符合标准的,她又如此操作一遍。

渣女隐藏三年内的秘密(的背后竟是性爱成瘾)(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她一旦发现对方想持续与自己联系,会马上感觉厌恶,立刻拉黑。如果对方透露开始真心喜欢自己了,“那就更加完蛋了,这对我来说是个煎熬,而且我忍不住有个想法,一定要折磨死他”。

当然,倩彤没有真的变着法子去折磨对方,也只是马上拉黑、不联系、“人间蒸发”而已。不过,如果是对方先把倩彤拉黑的话,她会气得不得了,难受好几天。

所以,她的性爱成瘾里其实是包含这几个环节的:

一是对男性有固定的外表特征要求;

二是哪怕刚认识,也非常想和对方发生性行为;

三是发生关系后有恋爱的感觉,但如果对方想建立亲密关系,对她来说是个煎熬;

四是虽然没有后续行动,但有“折磨”对方的念头。

我跟倩彤打趣说:“你这种行为,放在大众眼里就是典型的渣女!”

倩彤对我们信任度很高,也毫不介意地笑着说:“对,我也这么觉得!我看过您之前治疗过渣男的案例,于是我就来了。”

Lucy首先处理的是以上第一和第二个环节,没想到,在深度催眠下她发现了倩彤的一段“虐恋”经历。

倩彤在美国念过一段中学,经常被其他女生捉弄、欺负,没有知心朋友。但有一个男生总爱挺身而出保护她。那个男生对人非常友善,头发自然微卷。

“英雄救美”的情节上演多了,“英雄”和“美人”很快就在一起了。那是倩彤第一个男友,据她所说,也是她感情最深的男友。

两人日渐亲密后,有一天,男孩送倩彤回家,并肩着走的时候,男孩突然非常不好意思地问:“今天晚上,我开车载着你,咱们找一个旅馆,好吗?”

倩彤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她非常难为情,但还是说了“好的”。

倩彤回忆,当时她其实很不安,但她看到男友小心翼翼、生怕伤害她的表情,又想到男友对自己有恩,便又不忍伤害对方。

那天晚上,男孩偷偷地开着父亲的车,倩彤找了个借口骗过了母亲,两人会合了。可不知道是否因为男孩心不在焉,就在去旅馆的路上,他们出了车祸。两人伤得不重,只是轻微骨折,但闻讯而来的双方父母都得知了他们的秘密。

在深度催眠里,倩彤表现得非常痛苦。男孩的家长先是将男孩骂了一顿,然后指责倩彤勾引自己的儿子,倩彤的母亲也当众扇了她好几个耳光。在深度催眠下想起这些细节的倩彤非常痛苦。

自从那以后,倩彤再也没见过这个男孩。她出院后休养了两周,回到学校时得知男孩已经转学了。而且,整个年级都知道了她和男孩的事,以前欺负她的那些女生更加变本加厉地挖苦她,揶揄她。

这件事对倩彤的影响和伤害是非常大的,“我感觉我一辈子最真挚的感情都在那时花光了,我再也不会爱了”。

另外一个比较核心的创伤是在高中即将毕业时,倩彤交了另一个男友,还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他。“他成绩很好,人缘好,跟我合得来,我爸妈都很喜欢他。但他长得很丑,皮肤很黑,还近视眼!”

让倩彤意想不到的是,这名男孩跟她发生了关系以后对她渐渐冷漠,还无中生有地指责她花心、勾引别的男生,很快就把倩彤甩了,还迅速地追求另一个女生。

倩彤非常愤怒、委屈,这是她在深度催眠中的原话:“他长得像一坨臭狗屎一样,我也愿意跟他在一起,他居然还说我勾引别人!想起来都觉得恶心!”

她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知,“长得丑的都不是什么好男人”,下定决心一定要跟长得好看的在一起。她所指的好看,一定不能带有这个男友的显著特征。

当然,深度催眠下还发现其它一些创伤,但以上这两个是比较主要的,Lucy都做了相应的修复。

第二天的认知治疗中,我与倩彤梳理这两个创伤对她的具体影响。我认为,倩彤的性爱成瘾行为背后主要有3个因素。

一是性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兴奋感、放松感,倩彤在长期压抑下,这是她释放压力的方法之一,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是成瘾疾病中常见且必然具备的。

二是中学那段“虐恋”带给她的巨大遗憾。

倩彤对那名男生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甚至超越了喜欢,是一种真正的爱。虽然,她一开始对男孩提出的“性”要求感到不安;但发生事故后,两人的恋情骤然结束时,她极度痛苦、不舍、追悔,“如果当时我们真的发生了关系,那该多好啊”,她没能把珍贵的第一次交给真正心爱的男生,她感到非常失落。

所以,她一直很想找回这种感觉。当看到外表特征、性格与初恋男孩有一定相似性时,她会不自觉地想靠近、亲近,而且发生关系,心理上是为了弥补了当年的遗憾,“有恋爱的感觉”。

但发生关系后又发现,其实眼前这个男的并不是那个人,甚至感觉全无,于是很快会抽离,再找下一个。

三是高中毕业前,她的“第一次"给了“丑男友”却迅速被甩而带来的伤害。倩彤痛恨这个男生,并因此单纯地归因为“男人丑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见到与之外貌特征相反的男性反而心生好感。

以上3个因素,再加上其它一些较次要的心理创伤,倩彤便逐渐形成了不自觉地“瞄准”具备特定外貌特征男性的习惯,看到了就忍不住搭讪,然后发生关系,接着换下一个。表现出来就是性爱成瘾行为。

倩彤说,这次的催眠过程非常不可思议。她以前认为,恋爱、爱情,在她记忆里都是消极的、负面的,但在深度催眠中“看到”初恋男孩时,她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他的爱是非常美好的,“十多年了,我以为自己的心早就死了,原来还曾经有过这种感觉”。

在深度催眠下,Lucy也给她进行了一些认知上的处理,引导她正确面对这段遗憾,这种真挚、美好的爱,她以后还会遇到,而且会更加深沉。

通过这次催眠治疗,倩彤感觉自己放下了一个心理负担,对爱情的理解积极了很多,对男性的外貌特征也不再那么在意了。她内心甚至燃起了动力,渴望像个真正的女孩那样,恢复恋爱的能力。

03

下一个要利用深度催眠进行处理的问题,是倩彤对那些对自己动了真感情的男性有“折磨”的念头。这往往来源于其曾遭受了不少来自男性的伤害。

果不其然,除了上面的“丑男事件”外,倩彤的内隐记忆里还有好几个心理创伤,其中有两个最深刻。

初中,曾有一名男生处处讨好倩彤,不但频频送礼物,每天早上还等在倩彤上学的必经之路,陪着她走进学校。可想而知,倩彤是很感动的。

但偶然一次机会,倩彤发现这都是骗人的。这个男生跟其他几个男生打了赌,赌的就是他半个月内能把倩彤追到手,然后再甩掉,以此为乐。

另一个是在高中,学校里的混混头儿看中了倩彤,多番进攻,但倩彤躲得远远的。男孩怀恨在心,对倩彤撂下狠话,说要所有人都讨厌她。

果然,倩彤的文具总是莫名其妙地消失、损坏;有女生把揉碎的方便面当众倒在她头上,全班人看得哈哈大笑;总是有同学故意把她的眼镜撞倒在地,接着假装不小心地踩上一脚,她前后换了4副眼镜,每次都被母亲臭骂一顿。

最严重的一次,体育课上,趁倩彤跑步的时候,一名男生出其不意伸脚把她绊倒,她的手部骨折,痛得在地上打滚,而那个男生却指着她大笑。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傻子,随意被他们践踏,尤其是那几个男的”。倩彤感觉自己不断被人玩弄,内心的屈辱感不断升级;却又性格懦弱,从来不敢反抗,每次都是默默忍受。

以至于后来她的手部打着石膏上学,班上其实还是有一些男同学主动关心、帮助她的,但倩彤一概认为他们都是虚情假意,是为了看自己笑话。那时,她有一点偏执型的人格改变了,非常敏感多疑,对男性的愤怒有所泛化。

所以,她“勾引”男人的背后动机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对性爱的追求,对初恋遗憾的弥补,也有对男性的复仇心理,“虽然我并没有真正地伤害他们,但有一种逮到一个、祸害一个的快感!”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对于一般人而言,有异性真心喜欢自己,这往往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对倩彤来说,这是一个“煎熬”,她只发生“一夜情”,不但因为复仇心理,而且还害怕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

在深度催眠下,Lucy发现了一些家庭里的创伤,但大多是父母对她缺乏关注和亲近的生活细节,她的情感反应不算强烈,创伤程度并不深。

引起她强烈情感反应的核心创伤,反而与她的一个女同学有关,就是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那个带她去酒吧的舍友。

倩彤大一时,她和这个舍友关系特别好,一起吃饭、学习、参加课外活动。倩彤本来就缺少朋友,她把这个舍友当做知心闺蜜,特别依赖、顺从对方。

但她很快发现这是个“假闺蜜”。两人熟络之后,女孩总是毫不留情地贬倩彤,不是说她胖,就是说她穿得难看,还总是拿她的信用卡买东西,却从来不还钱。后来,倩彤换了宿舍,两人少了联系。

大三,这位女生突然又找到倩彤,邀请她参加学校的微电影比赛。考虑到如果得奖可以加学分,倩彤答应了。

当天,这位女生找了一位学长当男模特,倩彤当女模特。倩彤特意穿了一条明黄色的运动群,配上学校的嫩绿草坪做背景,非常有活力。

可这位“毒舌”女生一见面就开始数落,“倩彤你这是什么品味,明知道今天要拍微电影,还穿得这么土。”

倩彤的脸“刷”一下红了,旁边的学长也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她简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 他们到教学楼上取景,拍完下楼的时候,这女生还故意推了倩彤一把,她一屁股摔在楼梯下面,所幸没受伤,但还是出了个大洋相。

倩彤委屈极了,可还是只低着头,一声不吭。

渣女隐藏三年内的秘密(的背后竟是性爱成瘾)(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微电影作品得奖了。按理来说,这是双人作品,而且微电影的编剧主要是倩彤的创意,她和女生都参与了拍摄中的设计和后期处理,可女生报名的时候耍了个心眼儿,最后发下来的证书没有倩彤的名字。

倩彤真是气坏了,从头到尾都被人坑了自己还不知道!催眠状态下的她愤怒得咬牙切齿,而且非常不认可自己当时那么窝囊。Lucy在深度催眠下进行了快速修复。

当我得知这个创伤后,我非常惊讶。为什么她无法跟男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原因与男性关系不大,反而和一个女生有关?

后来,我和倩彤一起梳理。我们认为,个中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并非与男性关系不大,只是男性对她造成的主要创伤在之前的深度催眠中已经得到修复了。

而另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她和这个女生的经历触发了相关创伤,并发生了演变。

倩彤经历过很多男生对她造成的伤害,包括欺骗、玩弄、侮辱,而这个女生对她的所作所为也是类似的,这激发了她类似的、强烈的负性情绪。而这个女生和她曾经形影不离,非常亲密,倩彤把她视为最亲近的人。

以上因素一结合,对于倩彤的内隐记忆来说,亲密关系就“等同于”被欺骗、被玩弄,两者产生了链接,她条件反射般地敬而远之。

04

处理了上面的问题后,心理干预进入尾声了。随着得到修复的创伤越来越多,我对她的认知治疗越来越深入,倩彤的性爱成瘾症状也逐渐消失,暴食问题迎刃而解。她还有意识地锻炼、健康饮食,体重减轻了不少。

后来,她以接受抑郁症的心理干预为名,请父母前来接受了一次家庭治疗。当然,我们都没有把倩彤的秘密告诉她的父母,但我特意单独向其父亲说起那个“歌舞厅”事件,让他一定要纠正自己扭曲的三观,否则不但对妻子、女儿造成伤害,还会成为儿子的“坏榜样”。

后期,倩彤有过一次情绪波动。她在商场里看到一只泰迪熊,突然连续哭了三个小时,她的父母都吓坏了。

“这个泰迪熊勾起了你的一些回忆吗?”我问。

“这个泰迪熊我不是最近才看到的,以前并没有这种感觉。但最近这次看到,脑子里一下子想到一个男孩,他追过我,甚至为了我放弃了上海的工作,跑到广州来。”

“就在广州机场,他给我发来一张泰迪熊的照片,说是要送我的,还给我打了电话。我一听到他喜欢我,我马上挂掉电话,也不相信真的会有人为了我放弃了工作。”

“现在,我突然意识到他对我确实是真心的,我的感觉非常矛盾,既开心、又难过,结果就哭个不停”。

倩彤的这个变化让我深有感触。倩彤以往对爱情是无感的,甚至是厌恶的,全都是消极的感觉。她几乎想不起来任何关于异性的、爱情的美好细节和感受,连刻骨铭心的初恋感受她也忘了。

但是经过创伤修复后,她对爱情和异性的积极情感开始浮现,一个泰迪熊让她记起过去曾有男生对她付出过爱,并因此而感动。她说,“我有点情窦初开的感觉了,似乎开始相信爱情了。”

这一点与我们修复青少年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的效果非常相似。很多青少年病情严重的时候,只记得父母对自己造成过的伤害,恨得咬牙切齿。但创伤修复后,他们才慢慢想起父母的付出和爱,一家人其实也有不少其乐融融的时刻,孩子对父母的积极情感才浮现出来。

倩彤的案例令我对性爱成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积累。

渣女隐藏三年内的秘密(的背后竟是性爱成瘾)(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体而言,倩彤罹患性爱成瘾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对初恋遗憾的补偿心理、对男性的报复心理、性行为带来的快感(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释放了她长期的压抑,以及她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未能正确引导她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价值观。

尤其是这种补偿心理,与我以前治疗过的另一恋童成瘾案例有一定相似性。

那位患者中学时隐约看到一名女孩微微隆起的乳房,产生强烈的性兴奋,想去触碰,却被家人发现并喝止。他的性兴奋一下子被压下来,并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此后一直对未成年、刚开始发育的女孩的身体存在性冲动。

这个患者想补偿的是当时的性冲动,而倩彤想补偿的则是当年那份珍贵的爱情。成长时期未竟的“心愿”,很可能是一些性心理障碍形成的关键因素。

性爱成瘾一直以来都是个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从道德角度去批判性爱成瘾患者,而国内外的精神科医生对性爱成瘾疾病也缺乏真正的理解。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性爱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疾病,是病理性的性行为。而且,从目前我们的临床实践来看,性爱成瘾的核心根源其实是与“性”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高尔夫明星“老虎伍兹”就是著名的性爱成瘾患者。幸好,他及时醒悟,接受了性爱成瘾的专业治疗,已走向了康复。

NBA球星威尔特·张伯伦曾在他的自传《俯瞰》中提及自己曾与20000个女性发生性关系,且从十多岁开始,每天都要与超过一个女人发生性行为。若此言属实,恐怕他也是典型的性爱成瘾患者。顺便提一句,“多人运动”罗志祥可能也是性爱成瘾患者。

所以,性爱成瘾患者其实并不罕见,只是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疾病,又或者羞于求医,担心遭到歧视。因此,“性爱成瘾”这个概念的普及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该病症的高效治疗手段仍然非常缺乏。

在这种前提下,父母一定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如今信息资讯发达,这一代孩子很早便接触到与性相关的信息,而且网上有大量不良的性信息,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父母还是抱有落后、陈旧的观念,对“性”闭口不提、藏着、掖着,这可能成为孩子后续出现性心理障碍的隐患!

#性心理障碍# #精神心理# #青云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