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才情,是后世公认的。李清照最为我们熟悉的成就,是她的词作,李清照的词,以宋朝南渡为分界线,可以鲜明地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作品,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之类的游赏之作,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表现少女情韵的传神之作,当然还有“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情之作,而闺情作品,在其前期作品中,不在少数,佳作也多,比如下面这首极其简短的《点绛唇·闺思》。

十首点绛唇(千古第一才女不可复得)(1)

这首词的写作地点,是青州,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被调出外任,只有李清照自己一人独居青州,其孤寂伤感之情,无疑是浓厚的,她把这种感情,写在了一首首的词作中。这首《点绛唇·闺思》虽然篇幅极短,但是情韵却浓,被后人誉为是“易安作矣,不可复得”(明代茅暎语)、“情词并胜、神韵悠然”(明代陈廷焯语)的佳作。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词人开篇便点明主题,“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将“一寸”与“千缕”列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对照感。词人一个人独居在深院闺房中,心中仿佛积聚了千万种愁绪,由此足见,词人的寂寞和愁苦,其绵长的深情实在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十首点绛唇(千古第一才女不可复得)(2)

接着词人笔锋一转,不再言愁,转而写春景:“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这种微妙的感情活动,也只有女子才能如此细腻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滴落在花瓣上,仿佛在催促春天快点归去。这虽然是环境描写,其实也烘托了主人公愁闷的心境,词人“惜”的是春天,更是自己的青春,在惜春惜花中,表现了词人对青春年华的怜惜之情。

十首点绛唇(千古第一才女不可复得)(3)

下片又转而抒情,表现了词人对爱人的强烈思念和期盼归来之情,“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古典诗词中,“倚阑”常常表现人物内心的离情别绪、百无聊赖,词人不仅独倚栏杆,而且“无情绪”,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这正是她心情惆怅所致,虽然只有两句,却鲜活地刻画出一位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孤寂之情。词人极目远眺之下,只落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无奈,这种感情,当真是销魂之极。

末句“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词人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意,巧妙地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结尾:人在何处?只有那望不尽的萋萋芳草,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十首点绛唇(千古第一才女不可复得)(4)

这首小词,从伤春、伤别中,为我们刻画了词人肝肠寸断的浓愁,一个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深闺思妇形象,在这简短的几句词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从愁肠寸断写起,到望断归来路结束,感情层层积聚,到末尾达到了最高峰,读罢有无穷的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