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喜马拉雅APP爱儿学社的精品课《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编辑|阿愚

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句诗是这么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其中的“王谢”就指的是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以及晋孝武帝的丞相——谢安。

西晋王朝建立以后,内忧外患不断,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王导就是开国功臣。后来前秦苻坚进犯,谢安又立下大功,因此两人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丞相。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1)

人们常说,他们两个人,一个为东晋开辟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这半壁江山。也因此,这两个家族成为东晋最有威望的名门望族。

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

随着西晋王朝爆发八王之乱,王导兄弟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导一度权倾朝野,与其兄王敦内外相合形成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可是刚开始东晋的统治并不稳定,王导的哥哥王敦掌握兵权,司马睿就想着削弱王家的势力,可这一动作导致王家的愤怒。

有一天,刚登上帝位没多久的晋元帝司马睿接到消息,说大将军王敦竖起“清君侧”的大旗自武昌起兵,正在向京城进发。晋元帝吓得惊慌失措,这才想起来找王敦的弟弟,宰相王导商量对策。王导对于哥哥造反这件事一开始就是不同意的,得知消息后马上进宫向司马睿请罪。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2)

可王敦还是打进了京城,当他赶到了王导家,见王导全家并没有遭遇什么不测,这才放了心,他希望王导跟他一起谋反。王导坚决反对,并劝告王敦。王敦不肯答应,坚持要废了晋元帝司马睿。

王导则是一定要保晋元帝,王敦很生气,直接派兵占领了皇宫,打算向晋元帝司马睿兴师问罪,可当他看到弟弟王导站在司马睿旁边时,又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退兵,司马睿这才缓了一口气,自从这件事以后,再也不敢对王家怎么样。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3)

后来,司马睿病死了,儿子晋元帝继位,王敦还是不服气,最后还是丞相王导的努力下化解危机。王家在东晋王朝的地位更加巩固,王导还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叔父,后来有人说:“没有王导,东晋王朝早就灭亡了。”

东晋“偶像 ”——谢安

谢安比王导小40多岁,他是晋武帝时期的丞相,因为长相俊美,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谢安几乎是那个时代的偶像,他和王导一样个人魅力很大。在当时,这两个家族的人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东西都能成为流行。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4)

有一次,谢安的老乡被免后想回家,因为盘缠不够十分苦恼,谢安本想直接赠送些盘缠给老乡应急,但是又怕伤了这位老乡的自尊心,于是就想了个方法,帮这位老乡卖蒲葵扇。

谢安从里面随便拿了一把,在平常和那些名门子弟交往的时候故意拿在手中,表示自己爱不释手。那些名门望族子弟,一看谢安喜欢这种扇子,而且看上去很潇洒的样子,就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5)

那些仰慕谢安的人找到谢安的那位老乡后,纷纷向他购买这种扇子,都城中突然就流行起来这种扇子了,很快抢购一空,甚至还带动了其他扇子的销售。谢安这位老乡,不但赚够了盘缠,还发了笔小财,十分高兴的回老家了。

谢安不但智慧过人,还和王导的侄子,大书法家王羲之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切磋书法,他还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经常和王羲之吟诗喝酒,非常要好。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6)

谢家的后代谢灵运是谢安的堂重孙,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朓是谢安的堂曾孙,也是中国著名山水诗人。

南京秦淮河岸有个著名的乌衣巷,自古以来是促使诗人们诗意大发的好去处,其中最有名的就属刘禹锡那首《乌衣巷》中,所写的那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时王谢两家结局(直击东晋两大贵族)(7)

关于主播:

100期声音电影,纵览华夏5000年,囊括孩子一生必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爱儿学社联合数十位历史学家、教育专家,从《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剑桥中国史》等上千万字的历史文本中精挑100个适合孩子的历史节点,变成轻松有趣,又波澜壮阔的声音电影,讲给孩子听。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