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聚精会神地谋发展,“突然”遭遇美国的强力阻击,令中国人心乱。尤其是网络媒体,各种意见都有,有的意见还非常激烈且极端,反映出一种焦虑情绪,包括我自己也有焦虑。但我渐渐觉得对美国也要有颗平常心,你太把它当那么回事,就可能不知不觉地被带节奏,随着美国政府的魔棒起舞,反而可能限于战略被动。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1)

一、美国遏制中国是早已有之的事

美国不是在特朗普上台才想起遏制中国的。新中国诞生之初,美国政府就试图把她扼杀在摇篮里。无论是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还是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打造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等等,都不是今天发生的事。当下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的力度远远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公知污蔑中国“闭关锁国”的那些年,事实上是美国率领西方盟国封锁中国的时段。美国对中国的封锁长达30年,到1979年中美建交才实质性地结束封锁。中国早已习惯了在封锁中求发展、求突破。有人说,中美建交是因为美国要利用中国对付苏联。这是原因但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是中国自己已经发展到有足以突破美国封锁的实力,建交便成了必然的结果。中国成为美国不得不重视的一个东方大国,按尼克松说服其反对者的话,大意是:和一个近10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敌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二、中美建交后美国并未停止遏制中国

有人认为,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便进入了蜜月期,其实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错觉。像一直吃着苦的东西的人突然吃到不那么苦的东西就觉得是甜的一样。美国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台湾问题上就埋下了一颗可以随时拉响的雷:弄了个《与台湾关系法》。试想,你既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美国作为一个国家针对中国的省制定一部美国国内法,这是什么性质的做法呢?这是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啊!这是挑战中国主权的做法啊!中美三个联合公明文写着允许美国与台湾保留民间关系,这是美国与中国商定的结果,即也是经过中国政府同意的国际法,是美国与台湾民间交流的法律依据,美国有必要另搞一套国内法么?不过就是在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嘛!

翻翻这段历史,就不难发现美国一直在给中国制造麻烦。1989年美国率领盟国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制裁。1994年,美国制造黄海危机,其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中国海域耀武扬威,其战机居然低空掠过中国机场。1996年美国利用分子李登辉访美制造台海危机,台海周边集中了40艘美国军舰。1999年克林顿政府指使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布什政府制造了南海撞机事件。

随后,由于发生“9.11事件,美国需要中国配合其反恐,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中国趁机啃下了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最后一块硬骨头美国。2011年,奥巴马重返亚太,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阻断中日韩自贸谈判,中日关系遭到严重破坏。2012年美国挑起黄岩岛事件,推动所谓“南海仲裁案”。奥巴马第二任期搞了个“tpp”,和拜登当下搞的“印太经济框架”是同样性质的东西。接下来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等一系列骚操作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打压不是拜登政府才开始的,而是美国对华的一贯政策,从其烈度看也没有达到历史的最高峰。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2)

三、中国一直在美国的遏制中成长

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所谓“蜜月期”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力度相对缓和的时期。只要美国缓和一下遏制力度,中国人的舒适感就倍增,在某些专家嘴里就叫作中美关系“回归正常”,还“无比亲切”地称之为“蜜月期”。就像一个被别人捆紧的人,别人把绑松一点他就觉得很舒服,就感激涕零,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可怜相呢?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美国的遏制打压下成长着,的确已经习惯了、适应了、不怕了!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我们自己的反遏制做得好,美国的遏制打压还往往使中国成长得更快。如果不是美国人天天“提醒”中国,中国人说不定已经忘掉了国歌里那句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某些领域不就有活生生的教训吗?就有中国人认为,全球化时代了,没必要啥都自己造,买人家的还节省开发成本呢!

比如大飞机,中国就错过了最佳研发时机,我们的“919”大飞机晚了十年不止吧?尤其是芯片的开发研究,今天被卡脖子很痛苦对吧?卡脖子的不止芯片吧?据说中国把被卡脖子的项目列成了一个长长的科技攻关清单呢!不过,历史留下来的也不都是教训,也有经验。许多领域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上“虚心学习、吃苦耐劳”,美国没有卡住中国。比如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比如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比如华为的5G。更不用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成功研制的“两弹一星”,那可是在美国严密封锁下取得的成果啊!

我这样说,好像是盼着有人遏制打压似的。我倒不是那个意思,没有遏制打压当然舒适。而是说,美国打压中国是必然事件,中国不可能躲掉。有人归结为意识形态,那只是大国竞争的借口。美国对自己的盟友日本、欧盟不照样打压吗?现在日本、欧盟对美国低眉顺眼,那是被美国打服了对吧?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3)

二战不仅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而且还获得主导国际事务的权利,苏联倒掉更使美国如日中天。它必然不容许任何国家挑战它,它要拼命地维护它的世界霸权。无论谁,无论是某些单项还是综合实力,它以为谁有超过它的可能,它就会打压谁,这有一种必然性。美国一直都认为,如果不遏制住中国,中国一定会超越美国的,所以美国一开始就遏制打压中国。

中国不可能不发展,也不可能按美国给中国设定的角色发展。美国希望中国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扮演什么角色呢?那就是低端产品生产地和垃圾倾倒地。受环境污染的是中国。记得还是八年前吧,中国才宣布停止进口国外的垃圾。中国人民可以长期忍受这样的国际地位吗?当然不能!

中国要发展,美国不容许其发展,这就构成一对矛盾。这矛盾消解得了吗?消解不了。有人说,中国就认可美国的安排,做一个美国的顺民,不照样可以吃香喝辣吗?日本不就做到了吗?说真的,日本可以中国不行。美国拿捏得住日本是因为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本和平宪法是美国主导制定的。如果战后的美国的真正于公心,控制住日本军国主义,当然好!但是二战时的日本想称霸世界,二战后的美国也想啊!所以美国会去实现日本没有实现的野心。

二战使美国的实力空前高涨,按美国人的秉性,它会接受日本的教训?不会!美国一定会演绎一套“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游戏。美国允许日本逐步恢复经济是因为美国要把日本打造成对付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还要对付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所以美国不遗余力地支持日本,使得它战后经济很快恢复,在上世纪末达到顶峰。当美国感到日本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就用一纸广场协议将日本打回原形。

当下,拜登为了对付中国,不断地给日本松绑,岸田文雄会不会突破日本和平宪法?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什么日本可以中国不行呢?中国人自己都要说嘛!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积淀,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且在美国的严密封锁下中国居然站立起来了,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还吃了个大亏。它如何放心中国强大了就不跟它争霸主呢?美国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当然怕别人仿效自己嘛!这和中国封建时代当皇帝的看谁都像要和它抢帝位的心态是一样一样的。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4)

四、中国怎么办?

既然不可避免美国的遏制打压,中国当然不可能停下发展脚步。怎么办?前文不是说了吗?中国一直是在美国的遏制打压下成长,就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去反遏制、反打压。而最根本的反遏制、反打压还是把自己做大做强,使美国遏制不了、打压不动。无限提高美国的遏制打压成本。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的国宝,坚持得好,中国就发展,坚持的得不好中国就挨卡脖子!我想,如果中国的独立自足自力更生做得再好些,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会主动得多。要做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能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心存幻想,尤其不能对其形成某种依赖。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中国近40年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

改革,就是要在保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让中国市场更活跃、有更大的容纳度、更有效率。开放,就是要更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把国际上的资本和科学技术吸引进来利用、学习和消化,就是要把整个国际市场做成中国市场的自然延展,就是要努力打造中国式的全球化。

也就是说,我们的开放是自主的开放,是不伤害国家独立性的开放,是中国完全掌控开放进程的开放。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开放。这种开放还是互利的开放,要让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国家也得到实利,就是要坚持好“一带一路”的共谋、共建、共享原则,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5)

第三,坚持科技强国

美国遏制打压的主要着力点是科学技术。所谓脱钩,就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精准脱钩。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一定要加强基础科学探究,要出更多的原创的成果。当下必须抓住科学技术这个牛鼻子,首要任务虽然是突破卡脖子项目,但必须有更长远的布局,争取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走在前面、占得先机。因此,加大科研投入、培育科研队伍、创新科研机制就成了中国取得最后胜利的长期的和关键的任务。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曾是中国革命的制胜法宝,也必是中国发展的制胜法宝。中国曾经在国际反霸战线搞第三世界的统一战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天,我们着力打造发展中国家的统一战线,又多了“一带一路”这个纽带,效率一定会更高。

美国似乎也在学中国搞“民主”统一战线,拜登政府不断搞遏华小圈子和所谓“民主峰会”。但是它学不到“统一战线”的精髓。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在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的,即大家共同发展,一起争取过上好日子。美国的统一战线是美国优先、一家独赢的,是要大家一起来保证美国的霸权稳固。这个道理中国一定要给世界人民讲清楚。

中国这个统一战线成功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供应链就基本成型了,美国想封锁中国就基本上成为泡影。

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的典范效应应该推广,中国和阿拉伯联盟,和非盟、和南美国家、和太平洋岛国、和中亚及东欧国家都可以达成类似RCEP东西,这东西就是“统一战线”的一种新形式。因为所谓“互利共赢”主要指经济上的,大家都能改善基础设施,都能赚到钱,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说的“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观”。谁可与之争锋!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6)

第五,坚持舆论导向

说实话,这是我们坚持得不太好的一个领域。我们的许多好的主张要么宣传不出去,要么说出去别人听不懂。过去,中国可能没有这个实力做国际宣传,说白了拿不出这笔钱,现在情况应该好一些。这方面,的确需要学习美国。美国可以把坏的说成好的,让你相信它到它干坏事时人们也以为它干的是好事。我们干的是好事,自己确说不明白,加上美国一忽悠,别人以为我们干的是坏事。比如“一带一路”,美国就污蔑中国搞新殖民主义,搞债务陷阱,有些国家还真上当。再者,我们的宣传方式很单一。你看美国,文学艺术作品、好莱坞电影、各种电子游戏、甚至产品说明书。美国还有一招针对性地攻击中国的方法,比如他的媒体专门雇佣一帮反华分子在媒体上天天造谣,胡说八道。造谣我们不学,但说事实真相我们总可以吧?

过去,听公知忽悠,我们真以为中国太喜欢搞意识形态、搞政治挂帅。今天才知道与美国比中国真是小学生。美国才是玩弄意识形态的高手,它的政治挂帅就是所谓政治正确,价值观挂帅。美国的政治正确不仅绑架了美国人民,还几乎绑架了其所有盟国。你看欧洲,为了政治正确,为了价值观,连自己的根本利益都不要了,自己的人民也不顾了,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

中国恰好在国际关系中很早就摒弃了意识形态优先。最说明问题的证据是中苏关系破裂,不是因为所谓意识形态争吵,而是因为苏联追求霸权威胁到中国利益。中国遵循的是和平外交,对所有国家都发展友谊。中美关系长期不好,意识形态只是借口或工具,关键是美国一直封锁遏制中国,怕中国崛起。但美国搞意识形态的外交能量如此大,不学其内容,其运作方式还是可以学的。中国不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作为外交的内容,但不等于我们在国际舆论宣传中没有中国的价值观。我认为,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价值观体系就应该是中国外交的价值观,这个体系有诸多要素,我们一定要理清楚。比如:人民中心、相互尊重、民主共商、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对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要以事实为依据,对其理论进行系统解构,揭露其真相、戳穿其画皮、暴露其虚伪、控诉其罪行。特别建议引入文学艺术、电影戏剧、电子游戏等形式,在全世界推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文化交流这一块,可以与之合作一起批判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7)

第六、坚持实事求是

这里说的“实事”即美国国家战略、美国对华战略这个“事实”。“求是”就是求到其本质、其规律。

美国的国家战略就是一个:谋求稳固世界霸权。对华战略服务于其国家战略:必须遏制打压中国。美国宣扬“中国威胁”,不是本质,只是手段。说中国威胁了,让老百姓相信中国威胁了,好支持美国政府遏制打压中国。所以,中国没有必要去苦口婆心地解释。美国威胁别人才是事实,这个事实就是美国在全世界有多少军事基地、多少武器部署,干什么?威胁人啊!中国只需反复地实事求是地以各种方式给全世界讲明这一点,对比一下中国有一兵一卒驻外国吗?没有啊!(联合国维和部队总不能解释成中国驻军吧?)。这就是实事求是。

美国打压中国,分裂中国是手段之一。目前,台湾是其首要着力点。西藏,达赖大概走不动了。达赖死了后,西藏人民可以再选灵童培养一个爱国的新达赖。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跃升,达赖一伙自然就没有了市场,美国也就失去了支点。新疆,美国的指责子虚乌有,中国可以在新疆举办国际活动,让全世界看到真相。中国只要和伊斯兰国家搞好关系,联手把疆独分子制住,新疆问题可解。香港,有了国安法作保证,再彻底去殖民化,美国也翻不起大浪。只有台湾,因为有蔡英文之流,所以格外麻烦。

美国的意图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只当牌打,中国真的动手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国最多就是阻扰。二是不惜代价在台海与中国干一架,强行打断中国发展进程。现在,中国不能确定美国究竟选哪个选项。怎么办?立足选项二做准备,争取让美国选第一项。美国在台海复制“俄乌模式”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佩洛西窜台暴露出美国有些迫不及待,希望激怒中国,中国一旦动武,美国就纠集盟国对中国极限制裁,向台湾运送武器支持台湾消耗中国大陆。但是否就这样美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旦选俄乌模式,说明美国钟情于选项一。但在过程中会不会伺机升格为选项二呢?中国按选项二做准备,就可掌握主动权。做好准备,不一定就按美国的意图动手,而是形成一种态势,让台湾当局绝望——一旦开打,外部一只鸟都别想飞进岛内,逼其“投降”。

到不得已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台“去军事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部队本来随时都要准备保家卫国的,随时都要进行军事演训,只不过把常态演训摆到台海、东海、南海罢了,故演训也不算无益地消耗。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尝试多种做台湾工作的方法。例如,在围岛演训加拒止外部势力的双布局下,阻断台湾与外部的经贸来往,只开放大陆一面,且鼓励台青年赴台发展。久而久之便可抽空民进党当局的所有底牌,逼其自己“去军事化”接受招安。如果民进党当局负隅顽抗,那就一举灭之。武力统一最大的顾虑不是台当局、也不是美国,而是怕伤及台湾民众。所以,围岛的同时鼓励台湾民众来大陆躲避战火是一个妙招。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8)

美国打压中国,搞乱中国内部是其手段之二。中国人多,人员构成及其复杂,即便仅有0.1%的内鬼,加起来也有一百四十万,破坏力不容小觑,因此要足够的重视。美国的手段大家都熟悉,故点到为止,不再多说。

美国打压中国,阻止中国经济发展是重点。前面已经提到,美国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高科技,不再赘述。中国的反击还有一个点就是推动全世界去美元化运动。今天看到中央四台的专题节目讲这个话题,过去中国是不太公开讲的,这是个积极信号。另外,中国应特别注意美国政府剑走偏锋。比如在疫情问题上,两届美国政府都想在溯源问题上做文章,鼓动全世界向中国索赔,想一招击垮中国经济。

最近又大肆攻击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其实美国政府明白相比“没有准备好的与病毒共存”,“动态清零”对经济的影响最小,美国的意图是如果中国放弃“动态清零”,也搞“没有准备好的与病毒共存”,中国医疗系统会立刻蹦掉,中国的经济会立刻趴下。中国人民只要理解美国政府对华没安好心就明白美国想中国做什么,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最好的应对。当然,前提是对美国的意图判断准确,即的确做到实事求是。

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的手段很多,做坏事嘛,总会挖空心思的。比如,最近中国破获的美国国安机构对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实施的网络攻击。说到这里我想说,中国应该主动从新定义“战争”“侵略”这些词汇的含义,因为美国的许多做法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这些词汇的传统意义。以国家机构对对方国家实施网络攻击应该定义为“战争”行为和“侵略”行为。中国网络与中国国土具有等价性。此外,俄乌冲突中美国给乌克兰输入武器应该是一种“参战”行为,美国对俄的许多极限制裁、明枪暗夺,都是“战争”的一部分。如果把俄乌冲突界定为俄美战争,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的正义性就无可置疑。中国应该明确宣布:美国对台输送武器是对中国的“侵略”。如此,中国会主动得多。

美国对华的遏制打压,我们有了平常心,就可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掌握主动,精准反击。就不会在慌乱中彷徨失措,贸然出手。这就是我提出平常心的本来之意!

胡锡进中美交锋(对美国也要有平常心)(9)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