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

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部分,因向上翘起,舒展如鸟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顶相邻两坡屋檐之间。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

苏州留园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3)

苏州娄门

中国古代房屋多有深远的出檐。《诗经》就有“如晕斯飞”的句子赞美建筑物,可知西周大屋顶已引人注目,但不知有无翼角。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4)

出土的战国铜屋、铜阙和铜器上镂刻的建筑图象都是直屋面和挑出很远的直屋檐,无翼角。

现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现在东汉石阙上,檐口是直的,在45°线上有斜置的角梁。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5)

飞檐—美妙的弧度,好似苏州古城的微笑 ……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6)

武当紫霄宫

角椽的排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角椽同正身椽平行,愈至角则椽愈短,椽尾插入梁侧;一种是角椽逐根加大斜度,向角梁倾斜,如鸟翼上的羽毛,椽尾也插入角梁侧,椽长虽也逐根缩短,由于倾斜,所以长度大于前一种。

这两种做法沿用到唐代,翼角的具体形象最早见于南北朝石刻中。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7)

南禅寺大殿

最早的实物是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的翼角,它的角椽排列方法属于第二种。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8)

听香别院飞檐

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

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9)

这样屋檐至角处就出现平缓的上翘(清代称为“起翘”)。

这做法大约始于南北朝后期。

中国古代建筑翼角上翘的特点,至此形成。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0)

苏州 阊门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1)

[定州]

徽州宗祠的五凤楼上高高腾起的翼角都是这种龙。

相传,有一种龙叫“鱼化龙”便是人们常说的鏊鱼啦。

“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2)

徽州宗祠的五凤楼

五凤楼的五对翼角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它是徽商的标志性建筑。

它原本该是这般的金碧辉煌,它曾风靡晚唐,徽州便是那时从中原迁来了大批的皇亲贵胄。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3)

苏州灵岩山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4)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5)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6)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7)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8)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19)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0)

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1)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2)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3)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4)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5)

飞檐设计构图巧妙,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6)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7)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8)

屋檐上翘,若飞举之势。常用于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建筑上。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秦牧 《社稷坛抒情》:“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29)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30)

古建筑屋檐(飞檐如翼古建筑屋檐)(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