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电影《树先生》正式上映,这也是王宝强首次以疯癫的小人物形象出现在荧幕上,

唯唯诺诺、慌张又无助的“树”先生,在王宝强的演绎下,疯癫成魔,明明是轻喜剧,看完却让人觉得内心悲凉。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

有人说:这个角色,最能凸显王宝强的演技,扭转了人们对王宝强的看法。

然而,王宝强却说,真正扭转人们对我的看法的,是另外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就是《一个人的武林》中的武痴“封于修”。

在这部影片中,王宝强一改之前老实、淳朴的形象,扮演一个对武功痴迷,出手狠毒的变态杀手形象。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2)

尤其是和甄子丹的对战中,拳拳到肉、招招致命、快、稳、准、狠,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上映后,被网友们公认为拍得最好的动作电影,还一度斩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动作设计奖”。

《一个人的武林》到底展现了怎样轰动的场面?

【1】

2009年,陈德森的电影《十月围城》一上映,就轰动了整个电影界,不仅接连斩获8项大奖,票房也相当可观,以2.9亿稳居当年票房总排行榜第四位。

除了大咖云集自带的流量加持,影片中真实的场景再现,也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电影里上个世纪最繁华的香港中环,竟然是陈德森耗费4000多万,按照1:1的比例,在上海真实再造的场景。

影片杀青后,眼看着耗费巨资搭建的场景,仅用了一次就要拆除,陈德森心中十分不舍。

他本人比较喜欢功夫,也喜欢拍功夫片,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升腾:拍一部让全世界都觉得赏心悦目的功夫片,用来致敬所有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3)

于是,一部融合了南拳北腿王、擒拿王、兵器之王等多种功夫元素的片子的雏形,应运而生。

这个颇费周折才打造的场景也得以二次利用。

可是,陈德森在准备剧本时,却费了一番力气。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4)

他本来打算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某位武术宗师开立宗派的故事。

在精心准备剧本两年后,陈德森才发现市场上相同题材的功夫片泛滥,观众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

“我不想跟风,想让这个电影多元化。”

感慨惋惜之余,陈德森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没拍成的《变态杀手在香港》的故事。

在友人的建议下,他把这个两个剧本整合起来,同时加入悬疑推理、武术、警匪等多种元素,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去修改,才最终有了新剧本的诞生。

陈德森的九部电影里,有六部是动作片,他始终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林,但路都要一个人走,于是给新片取名《一个人的武林》。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5)

剧本就绪,接下来就是演员的选择。

主演自然而然选定了,刚刚和陈德森合作拍完《十月围城》的甄子丹,并且由他和元彬、元华一起担任武术指导。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6)

然而,主角确定后,和甄子丹对打的反派演员,却让陈德森很头疼。

放眼望去,整个香港动作演员中,能与甄子丹势均力敌的武打演员实在寥寥。

李连杰已经隐退、成龙英雄暮年、赵文卓又与甄子丹不和,香港武术没落的颓势让陈德森感慨万千。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甄子丹极力推荐了和他合作过《3D冰封侠》的王宝强。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7)

其实,早在这之前,二人就有过一面之缘。

2004年,《天下无贼》热映,王宝强凭借“傻根”一角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8)

一次影片的宣传宴会上,王宝强和甄子丹相识,一向崇拜功夫明星的他,极力找甄子丹套近乎:“丹哥,我也练过武,给我指导指导。”

说完,当场表演了一个空中一字马,真诚质朴,让甄子丹印象深刻。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9)

陈德森导演对王宝强也有耳闻,但他并没有立即拍板。

5年过去了,王宝强早已不是当年籍籍无名的新人,可荧幕上的角色,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始终是老实充楞的傻小子,再加上他瘦小的身材,让人很难与一个疯魔的武痴挂上钩。

慎重起见,陈德森又翻看了一遍王宝强的片子《天下无贼》和《盲井》。

发现王宝强“真的很会演,而且能吃苦,不是一个自我设限的演员”。这才发出邀请。

王宝强在接到邀约后,一听说是武打戏,还和甄子丹演对手戏,梦想成为功夫明星的他,想都没想就立即答应了下来。

事实证明,陈德森的眼光的确精准。

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在拍摄前一个月,王宝强就开始了规律的肌肉训练,他专门找了4个健身教练给自己辅导。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0)

电影拍摄期间,王宝强一有空,就让甄子丹带着自己去烤灯,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皮肤烤得粗糙黝黑,突出练武之人的特点。

他饰演的“封于修”是个跛足,为了演出效果,在拍摄期间,他就一直穿着高低不一的鞋子,所有的打斗戏都亲力亲为完成。

当那句“既分高下,也决生死”一出口,一个狠辣,为功夫痴狂的小人物形象,豁然从荧幕走出。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1)

“傻根”、“麻烦精”、“老实人”等等特质在那个叫“封于修”的武痴身上压根找不到。

王宝强靠着对功夫的“痴迷”,一举颠覆了以往的形象,不仅征服了整个剧组,这个反派的角色,风头甚至盖过主角甄子丹。

陈德森喜出望外,连连夸赞:“会摆动作的明星很多,真正能打的明星屈指可数,王宝强是个真正的动作演员。”

作为该片的主角兼武术指导,甄子丹的表现同样不俗。(王宝强的所有打戏动作,都是甄子丹为其量身定制的)

电影开头,甄子丹饰演的夏侯武在监狱里1VS17的戏,瞬间重现了《叶问》的辉煌。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2)

整个影片中,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也是最难的一场戏,就是甄子丹和王宝强在公路打斗的场面。

两人在紧张打斗的同时,还要同时警惕飞驰而来的汽车,面临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风险,这段精彩的打斗,将整个影片推向高潮。

虽然荧幕上只有十分钟,可是剧组却拍摄了整整6个星期。

因为在公路上拍摄,既要调度汽车,还要五六台摄像机同时配合,每天成本高达十几万。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3)

为了主演的安全着想,导演规定每天只能拍摄4个小时,最终花费500万才拍完了这场精彩的公路大戏。

【2】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专门有一个长达三分钟的怀旧片段。

悉数历任动作电影的台前幕后,有耳熟能详的李小龙、林超贤、徐克、成龙、元彬……,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4)

也有很多寂寂无名的幕后武师:《功夫》的武指袁祥仁、《无间道》的武指值林迪安、武侠明星姜大卫……。

他们或是露脸,或是献声,或是仅以海报、字幕形式在荧幕上回放闪现。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5)

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令人感怀。

可是看到这些人一个个青春不再,才明白陈德森的焦虑:不是功夫片没落了,是拍功夫片的人没了。

成龙、李连杰等人逐渐退出荧幕,霍元甲、陈真、黄飞鸿的故事也早已被塑造成经典无法超越,叶问也被甄子丹一人包揽了。

不管是导演、演员、还是幕后的武指、编剧,曾经的辉煌已经走远,接棒的新人却不见。

以至于,对于王宝强的出演,有人戏谑地说:“香港武打片的颓势最终要靠一个喜剧演员来挽救。”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6)

看似戏言,却也反映了当下的现实。

电影中,王宝强在和樊少皇饰演的当红武打明星“兵器王”对打之前,说了这么一句话:

“谁能想到,荧幕前的戏子,一身功夫不是演出来的。”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7)

我想,这也正是陈德森几十年来对功夫电影和这个行业的真正体会吧。

他不忍心动作片被特效所替代,可是对于这种“后继无人”的现象,却也无能为力。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8)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借用影片中长达3分钟的“高光”时刻,重新唤醒观众对功夫片的热爱,

让观众们知道:功夫片渐行渐远的背后,曾伴随着五代电影人的辛酸与荣光。

只可惜,陈德森的愿望还是落空了。

【3】

2014年10月31日,这部耗时5年,耗费1.9亿港币拍摄的《一个人的武林》正式在内地上映。

没曾想,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最终以1.18亿的票房, 6.5分的豆瓣评分,惨淡收场。

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动作电影没落了,很难再有之前的辉煌。

对于这样的成绩,陈德森很难接受。

外界曾传言,因为票房扑街,陈德森曾抱怨说“给甄子丹打电话,结果人家说最近不太方便”。

不知道甄子丹听到后作何感想,只是整个武打片的颓势,绝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扭转的。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19)

有人说,这部电影更像是陈德森最后的倔强。

影片中,有一幕极具讽刺意味。

当封于修拳拳到肉、一招一式奋力出击,终于打败夏侯武,兴奋地大喊:“我是天下第一”的时候,下一刻却被匆匆赶来的陆玄心“一枪撂倒”。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20)

这种降维打击,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让人觉得悲凉又心酸。

就像他每杀一个人就要留下一枚“堂前燕”的标记一样,无论曾经的功夫片如何辉煌,终究只是帝王家难以停留的“飞燕”,在新的时代到来时,它只能黯然离场。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21)

影片中,这样的暗示很多,曾经的武林高手们,或隐退、或改行回归平凡人的生活,而只醉心“江湖武林”的封于修,为了武术放弃了一切,他本身就是时代和潮流的牺牲品。

而和他一同被淘汰的,不光是“武林”,还有功夫的没落,和辉煌了大半个世纪的功夫片的落幕。

曾经的武林高手,纵然可以徒手以“一敌几十”,但是终究会被各种精良的装备所替代。

曾经风靡一时,拳拳到肉的功夫片,也逐渐被器具和特效运用的大场面所替代。

谁的功夫片拍的比较真实(一个人的武林幕后)(22)

大势所趋,封于修的坚持,只能是个人的悲剧。

正因如此,本片取名《一个人的武林》,才更让人觉得悲怆。

武林不是一个人的,当武林只有一个人时,只能是寂寞和悲凉。

我想这才是陈德森导演最终想表达的意思吧:武林不再,功夫亦远,动作片亦远。

这部影片是总结和致敬,是隐喻和不安,也是对香港武侠片的收尾和哀叹。

陈德森的坚持,也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江湖。

俨如他电影中身怀绝技的武侠英雄,在如水的夜色中逆风而行,形单影只,如月般清冷。

关注10年前被骂成烂片的《树先生》,为什么在10年后纷纷改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