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大家对睿智强势,权倾朝野的圣皇太后刘娥逐渐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由贫穷的银匠老婆华丽转身为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刘娥本是成都华阳人,襁褓之中便父母双亡,孤女刘娥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寄人篱下的刘娥,长大后成为歌女,能歌善舞,擅长乐器。

刘娥十多岁时,嫁给蜀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由于生计困难,龚美带她离开蜀地,来到了北宋都城汴梁谋生。在京师,龚美因生计艰难,就将刘娥卖掉。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刘娥聪明美貌,能歌善舞,很快得到赵恒的专宠。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记载:“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

太宗闻听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大怒,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赵恒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又难舍刘娥,于是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的家中,常常去私会。

宋太宗驾崩后,赵恒承继帝业,即宋真宗。宋真宗对刘娥的确是真爱,即位后立即将刘娥接入宫中,从此,刘娥走上了平步青云的逆袭人生之旅。

清平乐刘太后是好人吗(清平乐刘娥由银匠老婆变身为大宋皇后的华丽逆袭)(1)

宋真宗景德元年,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不久,深得宋真宗喜爱的刘娥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景德四年,郭皇后驾崩,宋真宗想要立刘娥为后,但是遭到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帮重臣都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刘娥另辟蹊径,策划让她的侍女李氏受真宗宠幸,为宋真宗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刘娥将皇子占为自己的儿子。在大中祥符五年,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被册封为皇后。

刘娥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经常到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在皇帝左右,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刘娥“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信任、倚重,就连外出巡政也要带上刘娥。

宋仁宗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刘娥临朝称制后,施展其出色的政治手腕,杀伐决断,刚柔并济,在与宰相丁谓等权臣的斗争中大获全胜,很快清除异己,大权独揽,直至65岁薨逝。晚年刘娥身穿帝王之服,被宋仁宗以及大臣们尊为“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清平乐刘太后是好人吗(清平乐刘娥由银匠老婆变身为大宋皇后的华丽逆袭)(2)

刘娥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她统治期间,功绩赫赫,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富足。《宋史》赞美她“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后人常常把她常与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后世称赞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一个出生平民的改嫁女子,为什么能在簪缨世家美女如云的帝皇后宫脱颖而出,最终登上权力巅峰?

我们来看看刘娥超凡之处。

超过常人的努力,出色的才华睿智的头脑让刘娥的地位不可动摇。

刚入韩王府的刘娥,年轻漂亮,能歌善舞,还打得一手好播鼗(一种打击乐器),她的美貌才情打动赵恒,才使她在韩王府高门贵女簪缨美女。

刘娥被宋太宗逐出王府,藏在张耆家的时候,她趁机充实自己,她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书史,尤其对政治史鉴感兴趣,她研习琴棋书画,陶冶艺术情操,将自己修炼得才华出众。

回宫后的刘娥才华超群,又善于学习治国之道,熟知政事,能在政事上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有治国才略的刘娥。“以色侍人,必不长久”,四十四岁,年老色衰的刘娥能得封皇后,靠的是她的德行与才华。《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

刘娥当政期间,她以睿智的政治手腕,结束了党争,她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兴修水利、刺激经济发展,她广开门路,创设谏院,政治相对清明,她重视教育,兴办州学,选拔贤才。这些措施,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平乐刘太后是好人吗(清平乐刘娥由银匠老婆变身为大宋皇后的华丽逆袭)(3)

刘娥待人宽严有度,处事果断谨严,胸怀宽广,有少有人能及的高情商。

我们来看刘娥完美的处理的人际关系,足以看出她少有人能及的高情商。

刘娥入宫为美人之后,没有忘记贫贱的前夫龚美,而是认龚美为兄长,让龚美改姓为刘。宋真宗还为这个大舅哥加官进爵,龚美后一生荣华富贵,对刘娥也是感恩戴德,对刘娥鞍前马后,忠心耿耿。

刘娥夺得李宸妃的儿子之后,像对待亲儿子一样把仁宗养大。厚待李宸妃,尽力笼络,难得李宸妃也毫无怨言,从来没有因为是天子的母亲而自傲。后刘娥又命人找到李氏的亲属,把她的弟弟升任官职。宋仁宗得知自己非刘娥亲生后,曾派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礼厚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

刘娥从不与真宗后宫的嫔妃们争宠。有一个杨淑妃极为受宠,常伴皇帝左右,受宠程度与刘娥几乎不相上下。对于宠妃杨氏,终刘娥一生,都与之情同姐妹,互相帮助,在后宫中共同进退。是以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真宗驾崩后,权臣丁谓想要架空刘娥,独揽朝政,刘娥亦察觉到丁谓的野心,二人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刘娥将丁谓罢相,抄没家产,贬到海南,一些大臣在丁谓掌权时写信给丁谓表忠心,刘娥令人当面全部焚烧,群臣们豁然解开了心结,无不真心归附。

传说,刘娥当年与龚美从蜀地泛舟而下,船过真州,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看出此女日后必然贵不可言,遂资助刘娥入京。后来,刘娥做了皇后,捐出百万私房钱,给高僧重修庙宇,新寺院极为壮观,冠绝南北。

出身穷苦,被夫贩卖,最终却龙袍加身,君临天下,刘娥一生,真正诠释了“传奇”二字。

清平乐刘太后是好人吗(清平乐刘娥由银匠老婆变身为大宋皇后的华丽逆袭)(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