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STEM”这个词,很多家长应该听到过,可到底什么意思,是一门课?是一项综合活动?又说不清楚。就在这个暑假,杭城不少老师参加了以“STEM”为关键词的学习培训。从新学期开始,你可能还会从孩子的讲述中,越来越多地听到它。

stem课堂的9个特点(新学期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接触它)(1)

01

“STEM”和“STEAM”,哪个是“正版”?

家长的第一个疑问,说平时听到过两个版本——“STEM”和“STEAM”,哪个是“正版”?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管光海老师做了解释,他也是省教研室中小学STEAM教育联络员。

“STEM”的说法起源于美国,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2006年,美国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而在国内,2016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实践推进中,发现很多内容会涉及人文、艺术等,比如有学校开展西湖景区智能游览车项目,学生在设计一辆车时不仅考虑解决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问题,而且会考虑车辆的造型、色彩以及西湖的人文特点等,所以在‘STEM’的基础上加入了字母A(艺术Art)就有了‘STEAM’的说法,这代表STEAM包含着较广泛的人文艺术领域,两个概念并不冲突的。”管老师说。

02

“STEM”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吗?不是不是

“STEM”教育的优势已经被广泛认可,家长的第二问也随之而来:我们学校也会开“STEM”课吗?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理,分管区域的课程与教学工作,其中就包括“STEM”教育,他说:“‘STEM’并不是像语文、数学一样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更多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课程组织形态。‘STEM’强调跨学科学习、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具体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它和我们近些年强调的“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改革是一脉相承的。”

stem课堂的9个特点(新学期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接触它)(2)

他结合区内工作介绍,目前,在现有课程框架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借鉴和渗透“STEM”理念:一是在一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把STEM作为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的策略;二是基于STEM理念来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拓展性课程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三是目前中小学有一门特殊的普及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和“STEM”教育理念有相通之处,学校可以创造性地运用 “STEM”理念和策略开发适切的学习项目,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态。

03

杭州哪些中小学“STEM”教育推进较快?

胜利实验学校、长江实验小学、卖鱼桥小学、保俶塔实验学校、大关中学,这几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浙江省STEAM教育首批种子学校,全省一共15所;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是首批培育学校。这是去年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名单。“新学期开始,他们会陆续形成各种案例,分享给省内更多学校。”一直在参与此事的管光海老师说。

管老师介绍,在推进这项工作中,省教育厅有一个很重要抓手——“浙江—印州中小学STEM课程平移项目”,把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课堂,原汁原味“搬过来”,全程上课的都是美国的一线教师,连教具都空运过来。“连续两年暑假,今年的场地主要安排在上城、拱墅、西湖,三个区6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两周STEM学习,来自全省各地的450多名老师分两批观察课堂学习过程,体会美国教师课程组织与教学实施的经验。”

卖鱼桥小学就是连续两年的场地学校之一。“通过平移项目收获很大,这些年学校相继推出了面向全体的拓展性课程——渔之韵课程、玩创课程等,在‘STEAM’理念下不断改进升级。”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说。

04

今后“STEM”教育会有一个怎样的走向?

浙江省首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当时就在大关实验中学举行。该校的“STEM”教育开展较早,目前已架构起一套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分类分模块实施。同样在胜利实验学校,已成立了“STEM”教研组,20多位组员都是来自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教研组负责人余国罡老师说,新学期开始,学校会招募一批这方面有特长的家长志愿者,在“学后托管”时间开展更多活动。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STEAM’教育可以作为促进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应用型和实践型课程开发以及技术与工程课程发展的手段,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通过STEAM教育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提升,促进教和学方式的改变,凸显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真正实现教育以素养为指向,以学生为中心。”管光海老师说。

stem课堂的9个特点(新学期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接触它)(3)

(杭州日报记者 张向瑜)

,